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连同《高山流水》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千古绝唱。
很欣赏这种深刻的感情,很欣赏这曲《高山流水》的韵味与旋律,虽然我不懂音律,但是这些缓缓流动的音符却流进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让我深深地感动与震撼。
这么美丽舒缓的音乐,这么空灵的声音,遗憾的是我无法形容出它的美丽与轻灵,我只能在极度的震撼中用心来聆听它的美丽,声音犹如泉水般清澈空灵直指人心:淙淙铮铮,如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如松根之细流,悠悠扬扬,宛若行云流水。穿越这些声音我仿佛看到了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正愉快地进行着它的江河之旅,沿途发出愉悦清脆的笑声,我仿佛看到了巍巍屹立的高山,身着绿装,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与朝气。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看到了伯牙荒山弹琴,子期在山中避雨听琴的场景,我仿佛看到了伯牙、子期一见如故淋漓尽致海阔天空倾谈的场景,我仿佛看到了一年后伯牙待子期而子期不至时郁郁对江抚琴的郁闷与失落,我仿佛看到了伯牙在获知子期已逝之后的怆然与悲伤,我仿佛看到了伯牙伤心之至,进而摔琴祭子期的决绝与心痛: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伯牙没有了子期,他的《高山流水》无人能再听懂,进而摔破琴,此生不再弹琴。
我忽然间很想流泪,说不出为什么,我深深的被这曲《高山流水》所感动,被伯牙与子期的感情所震撼。
音乐仍然在继续,几千年以前的古人的世界离我很遥远,但人类的感情却是一样的,没有时空的距离,我通过他们流传下来的音乐与故事,感受着这个世界上亘古不变的主题,感受着一些似曾相识的东西:无论是在一千年以前出生还是在一千年以后出生,我们都需要一个知音,需要有一个能听懂自己心声的知音来倾听心灵深处的音律,在心与灵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烛照。
05·12·18
-全文完-
▷ 进入微雨轻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