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求您学学"深呼吸"黄钺

发表于-2006年11月29日 上午11:36评论-1条

以前,我也看过不少新闻业务方面的书,但除了得到一些陈旧、过时的基础知识外,仍是不得要领,直到我读了“中国第一名记”——中国青年报高级记者张建伟写的《深呼吸》一书,特别是它的下卷之后,我才对什么是新闻、怎样写新闻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名记”有了理性和感性的认识,因此愿意把这本书以及这本书中的精彩之处推荐和介绍给大家,请大家与我一起跟着张建伟学学“深呼吸”。

在这本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讲述了他由一名普普通通的新闻记者成长为“范长江新闻奖”、鲁迅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得主的传奇故事,同时也将他与“中国第一名编辑”李大同对于新闻以及深度报道的理性思考公诸于世,使我受益非浅,并生出“相见恨晚”的感觉。

作者首次将“事实”与“真实”区分开来,提出“事实不等于真实”,只有从事实中提取读者欲知(因为有趣)、应知(因为重要)而未知的信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拒绝“信息遮蔽(政治的与认识的)”,运用“信息短缺组合”的方法,选取经典案例或“本质瞬间”,用“脑”而非用“脚”,用“证伪性”而非“证实性”的思维逻辑,充分发挥主体功能,采用最适合的表现形式(即“文气”),阐释某一社会现象,以影响当代社会,才能称得上是有深度的“好新闻”。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1986年,张建伟写出了影响政府有关部门放宽留学生出国政策的《第五代》;1987年,写出引起国务院总理高度重视的《命运备忘录——38名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境遇剖析》;1994年,又写出为“民工潮”拍手叫好的《第三次解放》等一大批好新闻。

张建伟是成功的。他的成功除了有“要做就做最好的”这一先天素质外,更重要的是他具备了后天的知识素养(包括数学、历史和哲学等)以及良好的人文环境。在书中,他动情地向我们讲述了他的“顶头上司”——原中青报总编辑王石和他的“最佳拍档”——现中青报《冰点》编辑李大同对他的提携合帮助。1985年,为了他一年前写的《玩命地干,拼命地玩》一文,总编辑王石写了六份“检讨”,但却丝毫也不责怪他,而是让他“该怎么写还怎么写”。后来,王总编虽然“提前离职”,但对新闻事业仍然一往情深。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天午夜,有一篇代表民意、几乎是中青报全体在京编辑记者共同完成的报道,需要总编辑层的最后决策,以决定是见报还是“枪毙”。已经退休的王总也来了。他不时地到正在讨论稿件的总编辑室望一眼,然后就在楼道里倒背双手走来走去。终于,王总走进许多编辑记者等候的办公室,忽然流下两行热泪,说:“稿件被枪毙了!”说时,泪水还在涌流。

李大同也是如此。1985年,当张建伟还是中青报驻天津记者时,为了《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这组报道,李大同与张建伟通信数十封,具体指导采写过程。文章见报后,他又及时从理论上予以总结、提升。诚如张建伟在一篇小文中所写的那样:“你的稿子到了李大同手里算是有福了。倘若是个`重大题材,他甘愿不吃饭、不睡觉,陪着你改稿子,先是调动他的全部素养帮你润色,继而便拿着小样,到编前会上为你呼喊,争上头条。有重要稿子,他还愿意同夜班总编一起上夜班,反复修改小样,保证它‘天衣无缝’”。应该说,先要有这样的总编和编辑,才能造就这样的名记者,这也就是当今社会缺少真正的“名记”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黄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逝者如斯”点评:

《深呼吸》真有如此神奇?请发给我看看,也跟着学学怎样“深呼吸”。

文章评论共[1]个
黄钺-评论

这是两本很厚的书,我在国家图书馆借的。at:2006年11月29日 中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