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网上一图“博士学子,赌桌上面显神通”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时而一群饱学儒士,侃侃而谈。他们将积累知识当作生活的全部,认为只要有了知识,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还愁什么。真的吗?
积累知识乃大学生活的主旋律,无可厚非。我们知道,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劲动力,没有知识,社会就没有进步。脱离了知识的掌握,来大谈社会的发展,是飞机无翼,轮船无浆。
我们也知道,大学时代,是人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如泉涌的时候。
因为有了知识,国家重视你,公司聘用你,大众景仰你,生活青眯你。
但仅有知识,丧失了人格,还剩下什么?
世人皆崇尚人格的培养。《诗经·小雅》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大利但丁也说:“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缺陷。”
若一人才高八斗却有着不健全的人格,缺乏独立自主精神,仁爱互助的品德,诚实的工作作风,最多也只能算个两脚书橱,人肉词典。对社会毫无用处。自杀,跳楼,厌世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原因是什么,就是他们没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诚实作风,仁爱品德。
人格的缺失必然导致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人重视现实,轻视理想;热衷功利,漠视义理;珍视个人,忽视社会;关注物质,鄙视精神。
教育旨在传递文化,塑造人格。道德人格、道德品质的培养比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难,更根本、更重要。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凡事皆能做,一个工具化的人只能机械的完成一件事情。人品重于学问;文品重于文章。道理就在于此。
知识越多,人格不健全者,对世界的危害性越大,希特勒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然而就是他的畸形的人格,那满脑子复仇主义,功利思想,挑起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而雷锋同志,受人景仰的恐怕不仅是他高深的学问,更是他那积极向上的精神;周恩来那“为天下崛起而读书的”的情操更是令世人称道。
知识只有和道德相生相伴,才会力量无穷。否则,这个世界早已克隆人满街跑,原子弹满天飞,生化武器弥漫四周。这样的社会只能称作难民收容所,或走向毁灭。
轻视人格塑造,那么所谓的知识就很可能变成争名夺利的武器,危害社会的工具。卑鄙,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来,鱼不可少,熊掌也不可忽视的,两者兼得才是最佳选择。
-全文完-
▷ 进入姜开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