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双峰山纪游云中云

发表于-2006年11月24日 中午12:40评论-0条

双峰山纪游

公元2006年11月11日,秋高气爽,晴空朗朗,市诗联协会的朋友相约去游双峰山。

下午,我兴冲冲地骑着摩托车回家,一位好友远远地叫住我:“戴冰,你到哪里?”

“到游双峰山。”

“双峰山?就是以前那麻风医院的地方?”

“是的”

“还有麻风病人吗?”

“有啊。”

“怎么,还有麻风病?”

“是巳经治好了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家里没有什么亲人了,就留在那里。”

“他们的生活谁管?”

“政府呀。他们过得不错。一位老人说,有吃有穿,无牵无挂,很开心。”

“那是一段历史,骇人听闻的历史。是共[chan*]党救了他们。”

“一共是270多人,现在活着的还有70多人。”

“他们应该感恩。”

“他们是应该感谢共[chan*]党,不过共[chan*]党也有要感谢他们的地方。可以说,双峰山和这里的洪觉寺是因为他们才保护下来的。”

“说说看,怎么回事?”

“文化大革命你可是经过的,那时候,红卫兵的眼里能容得下什么寺什么庙吗?可双峰山的洪觉寺住着的是人见人怕的麻风病人,谁也不敢去。”

“是的,他们再革命,上刀山下火海,可麻风这座山他们就不敢上。”

“不要说麻风……走,去家里坐坐,我跟你讲个真实的故事。”

回到家,倒上两杯茶,我们聊了起来。

“那年,我在万山要塞当兵,部队在岛上。岛,你知道吗?就是海中间的山。这里是边防,是禁地,干部家属上岛都要在地方公安部门登记,打了证明,拿着证明再到部队办了边防证才能上岛。可红卫兵不管这些,他们说要揪军内的走资派,岛上他们也要去‘造反’,不管军事要地不要地。部队没办法,最后不知是哪位高人想了个高招,让部队派了一艘炮艇送他们上岛,但就是不靠岸,在海上来回转。你想想,在海上的风浪中,能有几个人不呕吐?还没转上一两个小时,那些红卫兵一个个呕吐得一塌糊涂,只好说不去了。他们口口声声说的捍卫毛主[xi]革命路线就这么点决心。”

我的朋友大笑起来,说:“人,其实很脆弱的,特别是被一种狂热支撑起的那种时候。那种时候他往往会想,是那革命重要还是生命重要。说实话,捍卫毛主[xi]革命路线,对有些人而言,不过是一个幌子、一个招牌而巳。”

“双峰山的几位医生我还真佩服。有一位何楚平医师是从省城来的。还有创始人之一的王裕光医师,从卫校刚毕业就来到麻风医院的周玉贞医师等人,在那种环境中坚持了几十年。这与那些红卫兵相比,恐怕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

“双峰山好玩吗?”

“不错。但以前的‘双峰十景’现在难得找了。不过这里的一些老同志还在寻找,尽量要让人们看到那个美丽的双峰山。有个叫毛汉凡的,原来是武冈一中的体育教师,家在双峰山脚下,为了寻找那被毁弃、被遗忘的美,经常一个人带着砍刀满山奔波,这种执著,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这种情怀,也是一般人没有具备的,甚至不能让人理解。这次,他带我们去看了一个山洞,那是一个埋葬了许多僧人的山洞。洞外的石崖上有些风化了的文字,记着僧人的法号、年龄,最大的有95岁,小的也有79岁。洞内有一座禅塔,高约3米,18层,塔下的门是活动的。这样,圆寂的僧人就可以不断地放进去。是呀!从洪觉寺建寺到他们离开,巳经300多年了,不知有多少僧人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一生。他们留下了什么?是双峰山的烟霞还是洪觉寺的晨钟暮鼓?似乎什么也没留下。只是洞内石壁上的那双‘脚印’给了人们许多的遐想……”

朋友起身走了,也把遐想留给我。

有人想象,那“脚印”是僧人圆寂时升天留下的。天堂那一块净土,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其实,天堂在何处?只不过是人们一种追求罢了。有了这种追求,他(她)们就可以无怨无悔地把一生寄托在虚无中,这就是信仰,一种力量,一种精神的所在。这种精神,这种信仰,使他们把一些人认为不该抛弃的抛弃了。可到底什么是不该抛弃的呢?在双峰山的麻风医院里,那位从省城来的何楚平医师,有高超的外科手术;周玉贞医师是卫校的优等生,他们不也“抛弃”了很多吗!而有些人,正是不愿“抛弃”而被钉在“耻辱”的石柱上。

人们很欣赏南唐李后主(李煜)的两首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令》)

从艺术角度评价,它是李煜遭受生活剧变后的成就。若从人生角度思考,我觉得是一种反省与自责,是他对过去腐朽奢靡生活的反思与忏悔。他曾经有过“红日巳高三丈透”的生活,有过“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往昔,可还是没有逃脱“落花流水春去也”的命运,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叹息中结束了一生。

眼下,我们也看到不少贪官在牢笼中,在法院的审判台前留下他们的“反省”,留下他们的“忏悔”,如果他们真有良知,如果他们还想回到做人的理念中来,应该懂得把应该抛弃的勇敢地抛弃,无须留恋,无须牵挂。李后主的忏悔是迟到的忏悔,人世间,这样的忏悔越少,才越能让人们感到社会的和谐,人生的美好。

茫茫人海中,有多少身居高位、权压一方的官僚;有多少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款爷,也有多少感叹命运的百姓。如果也能去双峰山一游,那他们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感慨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云中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千叶红
☆ 编辑点评 ☆
千叶红点评:

也许自然的灵性真的能洗涤和陶冶一个沾染世俗的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