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关于门的随想邬海波

发表于-2006年11月21日 晚上11:26评论-16条

《圣经》里面有一句名言,就是关于门的,圣者的定义是:“上天堂的门是窄的,下地狱的门是宽的。”可见得这个门的问题是一个相当大相当大的问题呀,一个人的要上天堂,是需要大勇气与大智慧的,即使你在走向天堂的路上只差那么极小极小的一步,如果稍微不留意,也是会前功尽弃的,甚而至于会落入地狱的无底深渊。再进一步讲,走向天堂之门的路径是混迹于众多的走向地狱之路径中的,是无法区别出天堂与地狱之路的特别之处的,更多的时候,走向地狱之门的路径是会显得一片明媚的阳光灿烂无比的,而走向天堂之门的路径也就成了所谓的羊肠小道了。人们啊,也就很容易被道路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更容易走向万劫不复的地狱之门。

天堂是美好的,地狱是可怕的,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天堂在哪里,地狱又在哪里,好像也是使许多人感到迷惑不解的问题;而在未进入天堂或地狱之门的时候,是会有更多的人要将地狱之门误认为是天堂之门的。呵呵,大家都不是认为这个酒色财气太多了是不好的吗,但是要让你放下手中多余的东西,恐怕对于你来说是比登天还要难的事情啊。不是从古到今都有人在说美女是一层皮下面的粉面骷髅吗,嘿嘿,还说什么美女内里的肮脏是比任何东西都要肮脏的啊,但是从古到今就是有更多的人包括那些英雄豪杰都是喜欢得不得了的,而且我们世界历史的社会发展进程,在某些时候是会受到美人们的影响的哟。其结果都是弄得个祸国殃民的下场,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在色欲的追逐中玩完了。

我们中国的古老经典《太上感应篇》打头的一句话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在这里,所谓的门就成了一个随着人的起心动念引发的外部行为而有了各自的祸福的归宿。其实本来是没有什么祸福之门的,所谓的祸福完全是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召而来的。善与恶的报应,就好比影子与造成影子的形体一样,是立竿见影的事情,是真实不虚的。伟大的佛陀释迦牟尼佛也曾告诫我们:“善恶之报,如箭射地。”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可见于我们的日常的心行中,是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的,处处无门也是处处有门啊,就看你是怎样的一种心行了。

中国的先哲们反复的一再的讲啊,人哟,你可要注意呀,“举头三尺有神灵”,人切切要留意的是不要自欺,你不要以为只有你知、我知,而其他的人是不会知道的,老年人不是经常说“人不知天知”吗,也可见得这个祸福之门也是有一个冥冥中的神灵在主宰着的。

浩瀚无穷的宇宙时空,生命的轮回之花有形或无形地存在着,那些久远时空的生命体,大概也是如同我们地球人类一样,是按照各自的心行而走向决定他们祸福的大门的。虽然生命的存在形式是不一样的,但都要经过死亡与轮回转世的大门,得福者便会通过天堂之门去享受无穷无尽的喜乐生活了,得祸者也就通过地狱之门承受无穷无尽的苦楚了哟。

据佛经的记载,我们作为人的来到这个世间,是因了我们转世时的神识的认同于情爱,就跟其他的所有的有情生命一样,是从一个很不干净的生育之门降生在这个世界的;在降生前的十月怀胎被称为胎狱,在这个地方是会吃许多的苦头的。我们不知不觉地因为了情爱的贪念,就成了一个赤luo裸的生命力十分脆弱的婴儿,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最初一刻,我们是多么不情愿地发出了声嘶力竭的一阵又一阵的“哄俺……哄俺……”的洪亮但很脆弱的呐喊。

出生的那个时刻,世界之门在我们尚未成熟的感知器官面前,哗啦啦地全部打开了,凭我们的感觉,大概也觉得是一件极其不情愿的事情,也是一件让我们尚未清醒的神识感到非常恐怖的事实,因此,我们面对这一道世界的大门所展示出来的陌生的世界,发出来的第一声感叹就是响亮但很脆弱的“哄俺……哄俺……”的哭声。

随着我们心灵门窗的逐渐打开,我们开始了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地,我们的意识中,也就形成了自己的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成份,于是我们的意识中的爱与恨、亲与疏、乐与哀也就产生了。世界的大门已经清晰地将一切关于爱恨情仇的内容,陆续地演示给我们体认,我们也就在这样的体认中,将后天的关于怎样生存得比别人好的念头,牢固地缠缚在自我的灵魂深处。

我们是随着自我的情爱的神识来到了这个世界的,而我们生命历程中的一切,也无不与我们有关联的亲者或仇者发生着斩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了,情爱的大门已经打开了,仇恨愤怒的大门也已经打开了,我们已经变成了好像是完整的有血有肉的独立的生命体,可是呢,我们生命的本真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于是,我们开始变得世故圆滑,我们开始学得善于将自己的丑陋用华丽的外表掩饰起来,我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切身利益,随时调整自己的爱憎。

我们在渐渐地长大,当情窦初开的时候,情爱的大门便敞开了令我们陶醉不已的假想与假想的追求,当一阴一阳的交合的大门又一阵哗啦啦的在我们的身心的快感区域敞开之后,那样的时时刻刻,无不充满着冒险式的情感激流的涌动,一扇阴柔的大门打开了,一杆猎猎的阳刚的大旗开始往里面冲锋了,在这样的一进一出的交合中,门的概念也就成了关于男女之间情欲的抒发的具体内容了。

生命是由情欲的大门创造的,情欲的大门是人间一切情仇的根源,正因为有了人类的根本情欲的永无止境的困扰,才使得从古到今的智者圣人们不断地探索着超越情欲的觉悟之路,希望那一扇灵性之门在我们灵魂脱离躯壳的时候最终打开。

所以呀,这个门,从古到今,不知寄寓了多少人的野心或理想,我们也只是从过去的那一扇牵引我们情爱的大门来到了这个世界,我们肯定也会通过我们未知的那一扇大门迈向新的灵魂的升华或堕落的行程。

天地悠悠,时空漫延,茫茫宇宙的玄机就是由一道又一道的门所组合而成的。老子《道德经》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的众妙之门,是会聚大道玄机的所在。可见这个“众妙之门”,是人们走向觉悟的必经之地,但其中的滋味是妙不可言的。

天地之间有门可入,也有门可出,这个通过门的进进出出与出出进进,正好应和着天地阴阳的交媾之中的生命的新陈代谢。天地之交处,也就是我们身处其中的滚滚红尘,立于之间的既可以进也可以出的无形的大门,是我们有情众生迈向天堂或地狱的必经之路。

观红尘滚滚演绎无数时空风云变幻,悟生命兴衰于朝朝暮暮。花开了,花谢了,秋月圆了,秋山瘦了,对镜照衰颜,无端的愁绪也就犹如满城的飞絮梅子黄时的雨。无论是观色而悟空,还是悟空而观色,生命的花朵总是伴随着欲望的日益膨胀而鲜艳了而衰萎了。门,你这供肉体及灵魂生命进进出出与出出进进的无所不在的大门呀,从来就是将那些不可一世的暴君狂徒的气焰无情地浇灭的呀,那些想要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无知暴君们,总是在你无私又无畏的铁的规律面前,不得不低下他们高昂的头颅,也不得不被无常将他们的血腥的业绩一笔勾销了哟,哈哈哈,天地为一大熔炉,一切有情众生不过是这一大熔炉中的材料,经过提纯后的生命形式,大概是会通过这一传说中的轮回的大门,走向各自应该的去处。

可见,这个门的关键作用,是在不断地吞吐着有形无形的生命,是在不断地熔炼提纯一切有情的生命体的存在形式,也是在行使着无私无畏的惩恶扬善的职能。门啊,宇宙之门,生命运行中的轮回之门,你是永永远远地默默地进行着生命的吐故纳新的伟大事业的呀。

钱钟书先生的巨著《围城》引用法国谚语感叹婚姻对于人的困扰,大概意思是,在城外面的想要冲进去,而在城内的则要想方设法的冲出来。当然,这个关于城内城外的问题,总是与城门有关系的,也就是从这个婚姻的城门冲进冲出的一种人生的必然的游戏。

城外的人为什么很想冲进去呢?大概是在婚姻这座城堡的外面,我们只见其里面的幽深中的玄妙,也会从我们的本性中产生一种自有意识以来就有的情爱的归宿吧,就跟鸟儿的倦飞中的渴望求得一栖息的枯枝,颇有一种急不可待的情爱的冲动。我们从婚姻的门外看进去,大概是会想像得出里面的让外面的我们朝思暮想的激情燃烧的情景的,里面的那道让人渴望已久的情爱的门扉,已经向对方打开了,热烈的欢快的令人神魂颠倒的男女之间的于情爱门扉冲进去又冲出来的人生游戏,也是站在城门外久久窥视的人儿深入骨髓的念想啊。

这个情爱之门,也正如《圣经•创世纪》关于伊甸园里面的亚当跟夏娃的由天真无邪到情窦初开,随着这个情欲快乐的大门哗啦啦地打开在这一对本来生活得无忧无虑的男女的面前的时候,大概就是人类灾难的开始了,于是,爱恨情仇就将人类的本真逐渐地淡化了;情欲的大门的开放,好像就如同古希腊神话传说里面的潘多拉魔盒的打开一样,将天地自然的本真的面貌也弄成了人的情欲的发泄对象了,战争、仇杀与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也就接二连三地进行着对人类的处罚的工作了。可见得这个情欲的大门,是不能随便打开的呀,虽然在尚未打开的时候,是会令男男女女们神魂颠倒的赏心乐事;但只要一打开这一永无止境的缠绕心神的情欲的大门,身处其中的人想要抽身出来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哟。

因为我们是有情的众生啊,自然是先天具有情欲的倾向的,譬如上帝造人,也是根据自己形象来造的呀,西方的上帝都是有血有肉的,更何况是根据他自己的形象所造的人类呢。可见西方的上帝也是一个十分小气的家伙,古希腊神话传说里的天神宙斯不是喜欢独自一个人来到世间与女人们来个最亲密的接触吗;还有我们中国的神话传说里的玉皇大帝也是有美丽无比气质高雅的王母娘娘的哟,大概他的后宫也是有无数的佳丽供其随意地驱遣的哟。

可见得这些东西方的神话传说,其实质都是将人间帝王将相的浮华奢侈的生活照搬照套到了高高的天上,也体现了从古到今所有的人包括最底层的最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也是想要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上尽量地将情爱的大门打开在眼前,也让自己登堂入室去零距离地享受情爱的欢乐的。

我们从婚姻与情爱的门外观赏里面内容的时候,是感觉着新奇而激动的,是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法子冲进去的。但是,一旦我们通过千辛万苦真正地冲了进去,大概也只是短暂的情热与爱恋过后的落寞的逐渐来到并逐渐加重其份量了。这个时候,我们从婚姻与情爱的门窗看出去,可真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般的开阔与富于层次感的美丽与浪漫啊,总之,是会感觉着门外世界是要比门内的世界精彩多了,也就产生了想要从这座婚姻的城堡冲出去的念头了。

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有味道。”这就牵扯到了门内门外的事情了,文章是自己向外寻求名利的资本,当然是要说自己的好,如果你都不认为自己的文章好,你是大概不会将这个东西拿出来向众人展示的哟,这就是从门内向门外延伸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至于说到老婆是别人的有味道,也大概是追求自家老婆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在身边的这个老婆也许经过时间风雨的摧折已经变成了不再年轻貌美的黄脸婆了,那当然是从婚姻的大门往外看,外面的花花世界的任何一个女子都会成为你白日梦里苦苦念想的美丽对象啊。

婚姻的门内门外的话题,说白了,其实就是关于人类根本情欲的怎样自然抒发的问题了,站在门外的念想是美丽动人的,而从门内向外看出去的情境也是让里面的人脸红耳热心跳加快的哟。所以说哇,有了门,也就必然存在着门内与门外的交换着的美丽动人的情境,让人类永远地拥有着诗意的情爱之美。

门窗在建筑中的作用,除了防盗的实用价值以外,还有修饰美化建筑格局的作用。一扇扇各式各样的门窗,处于不同的环境与角度,或是处于不同的季节,或是由于观赏里面或外面风景者的心态的各异,那些门窗就仿佛是将里面或外面的风物映衬成了一幅又一幅的美妙图画,而门窗也就成了里面或外面这一幅幅大画的画框,经过这个大画框的修饰,里面或外面的风物之美也就越发地显得精彩了。

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这里的幽深的庭院,肯定也是由各式各样的门窗所隔阻而成的吧,这里的“深深”当然也说明了里面的豪华与隐秘之美。古典的门窗之美感,总是让我们假想那些久远年代的那些个明月之夜,有那相思的少妇的独倚门窗而无望的情境,也可以看得出门窗对于情感激烈者是大有吞吐其与远方人儿情感交融的功能的。

我们身处房屋之中,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老百姓,这个门的作用是相当相当大的了。特别是那些高官显贵们,那些家私万贯者,对于门的依赖是要比一般人要严重得多了,是既要讲求外观的豪华,更要讲求其牢不可破的防盗功能的,有条件的,大约是会安排把守大门的武士来以防万一的。平头老百姓虽然没有过多的财物让盗窃者觊觎,但跟自己的老婆经常要游戏的事情,也是需要有一个隐蔽的工具才成的,于是门的紧紧关闭,也就让彼此之间心安理得地例行夫妻之间的公事了。

房屋的大门对我们的开放,让我们有了一种流浪汉回归家园的温馨;而房屋的关闭,则让我们与外面嘈杂纷乱的世界隔绝了开来,成为精神漂泊者的很好的避风的港湾,同时也给我们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感。

古人曰:“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如此,这个门的所谓牢不可破给人带来的安全感也只是相对的了。在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由于人们道德水准的大幅度提高,也就会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这个门也就成了一种装饰品了,但是夫妻之间的情事还是需要有一个门来作掩护的,要不然,就是有辱于斯文的。反之,在一个表面歌舞升平的乱世,那些贪赃枉法的家伙的夜晚,或是那些杀人越货之徒的夜晚,即使是门的防盗功能是如何的先进,都会是提心吊胆的,也许会在一阵又一阵的恶梦中惊醒过来怀疑盗贼或仇家已经穿墙破壁进来了,于是不得不发出一阵又一阵恐怖的呼叫,非此不能平息心中的恐惧。但作为我们两袖清风的臭知识分子来讲,因为无职无权,平时是不会干出损人利己的事情的,家里面的那些破旧的图书和破电视、破电脑,大概也不是现在的盗贼所喜欢的东东啊,只将门一关,倒头也就睡得死沉沉的了,此种情况的门也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吧,即是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跟外面的广大的纷繁复杂的世界相对隔离开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个休息的良好空间。

苏州园林艺术的门与内外环境的巧妙组合,使得形状别具一格的门成了展示风景的很好的一个点缀,从外面看进去是很有蒙胧美的景致,从内面看出去同样如此。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人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的大智慧,是将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在了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通过门与窗的摆布,就让那些内外的景致既合乎自然之美感,也将人们的诗意的艺术构思融入了进来。

门的话题,是可以包罗万象的,宇宙自然与社会人生,都不过是在进行着进与出之间的一种能量的交换吧,这一道又一道的门,意味着生命的不断诞生和不断演化。一个小宇宙跟其他的小宇宙是不是有一道门存在在那里,也是值得世人假想的一个命题。按照佛教的说法,生命层次的提升或堕落,大概也是需要经过无数道门才得以完成的。

玉皇大帝所居住的华丽宫殿也是有大名鼎鼎的南天门来与外界隔开的,当然,由于玉皇大帝的极高的威权,是需要若干威武的武士的把守的。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大闹天宫,也是从这个南天门出入的。

我们中国古代的城市,其实就是由外面的城墙包围形成的一个与外界相对隔开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比较集中的地带,城墙的门就具有了一定的军事防御及治安管理的功能了。城市的外围还有一条护城河,进出是需要架起那座吊桥的,所谓的“固若金汤”也大概是这个意思了。

譬如古希腊的特洛伊战争,也是攻防双方的关于城门防守与进攻的激烈战斗,如果守城的一方将城门牢牢地守住了,敌方也退却了,这就证明了守城的一方的战斗的胜利;如若这城门被进攻的一方攻破了,也就说明了进攻者已经奠定了胜利的最坚实的基石。那个利用木马的计策得胜的典故,恰好就是一个关于攻进城门与守住城门的明证。

当然,我们人类的这个肉身,也是有着大大小小的门存在着的,我们体内的心脏的运行,如果没有一定的能量通过一些管道输入心的大门,大概是很快就会让人死亡的,其余的数不胜数的管道与门,都是维系我们生命正常运行的必备的条件,是缺一不可的。我们身体外部的七窍,是直接的与外部的能量进行交换的通道。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本文开头所论述的天堂之门与地狱之门的话题,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与起心动念,无不关系着我们的或者升上天堂或者堕入地狱的最终命运。

所以,这个门的问题,可不是一个小问题呀,我们应该好好地把握好这个门的开关呀,老子《道德经》曰:“塞其兑,闭其门,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总体意思是要我们将导致放逸散乱的门户紧紧地关闭,向内寻找自身本有的灵光,同时把心灵深处的愤懑化解掉,以平和的心态来跟理想界与现实界相勾通,也就是要将小我超越为心气平和的大我。

我们无不是从一道又一道的有形或无形的门中进进出出着的,在这样的进进出出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时时被各种各样有形或无形的门的迷惑其真正的归路,生之门或死之门,灵魂净化之门或灵魂堕落之门,欢乐之门或痛苦之门,等等等等。

当我们登堂入室于大宇宙迈向清凉世界的时候,也就是引导我们灵魂得救之门的向我们真正地打开的时候。

2006年11月21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邬海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暖玉点评:

人是从门里来,又将到门里去,利是门,欲是门,生是门,死是门,爱是门,恨是门。门有时洞开,有时紧闭,有时抬腿即入,有时强行挤入,人就在这出入间游戏着人生。
文章理性思维有深度,让人读来颇有收益。
如果能将语言再精炼,并摒除不合于文章的诸如“东东”等时髦语,是否更好?

文章评论共[16]个
千山我独行-评论

深刻而不晦涩~读后回味深长~~
  【邬海波 回复】:谢谢先生,共勉。 [2006-11-22 12:13:06]at:2006年11月22日 早上9:18

梅岭居士-评论

意味深长啊!!欣赏了!!问好!!
  【邬海波 回复】:谢谢朋友的鼓励,问好。 [2006-11-22 12:14:16]
  【pmghy 回复】:客气了,有时间我还会来取经的!! [2006-11-23 13:08:11]at:2006年11月22日 上午10:45

帘外落花-评论

这道门足足看我好几个小时
  【邬海波 回复】:谢谢朋友的厚爱,问好。 [2006-11-22 12:14:47]
  【帘外落花 回复】:呵,不谢的,是你文字值得看呢
[2006-11-22 12:26:14]
  【邬海波 回复】:以后多联系,多交流,以求得共同的进步。问好。 [2006-11-23 12:17:47]at:2006年11月22日 上午11:25

沉默紫丁香-评论

好一篇关于门的随想,读来令人回味。与之前发表于烟雨的<门>有异曲同工之妙。
  【邬海波 回复】:谢谢朋友的鼓励。 [2006-11-22 12:15:32]at:2006年11月22日 上午11:27

邬海波-评论

谢谢暖玉,你的建议很好。at:2006年11月22日 中午12:12

川子-评论

给人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
  【邬海波 回复】:谢谢川子,问好。 [2006-11-22 12:19:24]at:2006年11月22日 中午12:17

芳菲四月-评论

我还没有到可以领悟到你文章意思的深度,只不过觉得能从一扇门可以想到如此多的东西需要的是一种阅历吧。
  【邬海波 回复】:谢谢你,不同的阅历自然有不同的生活感悟,但其实质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些关于生老病死方面的话题,或忧悲苦恼的感觉吧。 [2006-11-22 14:00:54]
  【芳菲四月 回复】:这个我倒非常赞同哦,因为亲人的离去的确让我学会了如何让自己成长起来. [2006-11-22 19:31:51]
  【邬海波 回复】:你上大有希望的年轻人,祝你成长的一路行程快快乐乐,心想事成。 [2006-11-23 12:16:41]
  【芳菲四月 回复】:你的祝福我收到咯,谢谢,希望大家都可以一样快乐每一天. [2006-11-23 13:25:14]at:2006年11月22日 中午1:33

chen红叶-评论

一道普通的门却是隔着两重天,门里门外是完全不同的世界。文章分析得很细致,入理性强。
  【邬海波 回复】:谢谢红叶的鼓励。 [2006-11-22 19:02:36]at:2006年11月22日 中午2:10

田火火-评论

暖玉评得很好,我赞同。有些时髦语言象老年痴呆患者说的儿童话。
  【邬海波 回复】:谢谢田火火。作为随笔的语言,应该随意一些,使得在不乏严肃的基础上增加一点阅读的趣味性,可能将“东东”弄进来确实有点不大文雅。问好,共勉。 [2006-11-22 19:08:03]at:2006年11月22日 下午6:04

兴梦缘人-评论

我赞同,
  【邬海波 回复】:谢谢你的关注。 [2006-11-23 0:14:36]at:2006年11月22日 晚上9:43

千叶红-评论

深刻。。。。。
  【邬海波 回复】:谢谢千叶红的鼓励。 [2006-11-23 0:15:03]at:2006年11月22日 晚上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