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要戴墨镜,因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认出来;签名售书要出动保镖,因为前来排队的读者太多;媒体争相报道,因为他太红太火;他有自己的“粉丝”,有自己的博客,有专门的贴吧……这些发生在当红明星身上的事,如今却真实地发生在一位教授身上,他就是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国》节目在《百家讲坛》播出时,火爆大江南北,创下收视奇迹,引起了全社会的三国热,新近出版的图书易中天《品三国》更是首印55万册,支付稿费178·6万元,成为出版业神话。易中天的听众和读者队伍很庞大,更多的都是年轻人,那么多年轻人一起喜欢年近退休的教授,开始追星,这是很少见的。正因为此,“易中天现象”引发了各方的讨论和争议,关于他的观点,关于他讲课的方式等等。穿透炒作迷雾,还原真实易中天。《品易中天之任人雕刻的大理石》即将展示在大家面前,敬请关注。
※在本章里,我将围绕着关于易中天争议比较大的几个问题谈一谈什么是历史,谈一下个人对易中天的折中看法。画龙点睛品易某,继往开来说三分。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品易中天。说起易中天,我们就会想起他的著作《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文学、历史学等研究,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由他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首播即获热评,紧接着主讲的“品三国”更是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他的学术著作在全国持续热销,占据着畅销书排行榜前几位。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易中天是个成功的人物。一个人的成功,一定有他的道理,易中天也不例外。易中天的广受欢迎,应该说有很多原因,比如他的研究成果,他的学术观点,还有借助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广泛影响等等。但我们看到,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超凡的口才和他与众不同的演讲风格,无论是他的书还是他的演讲,都有着独特的语言魅力和个性风采。
易中天教授不论是从年龄、学历还是从事业成就各方面,当之无愧的要被我们尊称为易老师。易老师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引入了现代语言和视角,特别是他语言的时尚和时髦,幽默与趣味,通俗与轻松,给听过他讲课看过他书的人以极大的“听觉”或“视觉”冲击力,新鲜感。而易老师的口才,还表现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他与媒体记者的各种对话中。而这所有的种种,恰恰是与现代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他的语言和观点,没有脱离时代,没有远离人群,特别是喜欢读书、对历史感兴趣的那部分年轻人。
易老师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准确地抓住了当代人的阅读心理。说实在话,当今中国人究竟有多少人在研究历史呢,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看懂《三国志》呢?我想大多数的人都是把三国演义和一些戏剧传说当作历史看待的。易中天把演义和三国志对照来讲,对于历史普及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情。我听过易老师在《百家讲坛》里品三国,个人觉得他能把枯橾的历史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举例生动,还挺幽默和诙谐的。至少他能让一般老百姓知道了三国到底是怎么回事,从三国中应该学习些什么?我认为,无论什么科学、艺术、历史等,研究它、发展它、创新它的最终目的是要给别人看的,如果搞出来的东西没有人能看懂,那它就失去了基本的存在意义了。所以,像易老师的这种方法还是值得推广的。
*以上我们对易中天的成功之处进行了初步的评价,正当易中天的品三国红透半边天时,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有“美男作家”之称的葛红兵在博客上的一声棒喝《如此易中天,可以休矣》!葛红兵说,易中天“歪品”三国,把严肃的事情变得娱乐化、庸俗化、粗俗化。葛红兵的高呼引发了网友“历史能否娱乐化”的热议,对于易中天的一些观点,关于他的讲课方式,就是所谓的“历史到底能不能这样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这里我要郑重声名:我既不是“意粉”、也不是“乙谜”。我不过是一个史学爱好者,也是易老师的一个对于三国历史有不同理解的人。我对易老师的学问和人品都没有质疑,但是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我对他的说法是不敢苟同的。在易老师对三国人物的评价上,很多地方根本无法接受。尤其是他对诸葛亮的讲述,对三国演义的态度。
在我之前就有很多人反对过易老师。反易和倒易之声不断,但是现在已经基本瓦解了。我也无意在扛这面旧旗。我认为史学切磋没有必要弄的那样火药味十足。谁要是有什么新鲜的观点,说出来就是了,有错则改,无则勉之嘛!
关于易中天老师的争议,焦点之一,易老师在他的著作里,究竟是品三国还是在品曹操?很多人都对此都感到很模糊。他品的三国与其说是在谈史不如说是在评说演义,我感觉易老师的史学知识远不及他的文学造诣。我在易中天吧和文言文吧中都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三国志•魏书•易中天传》,作者署名为广土居士,文章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虽然很短,但很精湛,颇有良史之才。这位广土居士把我们的易老师列入魏书,理由就是易中天“所述褒太祖过甚,有失偏颇,盖循其个人喜好矣”,意思就是易中天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曹操的评价过高了。这一点我个人是很赞成的,《品三国》第一集中曾经说过,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站在平民立场,通过近代视角,运用三维结构,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我当时就给别人纠正说,易中天站的绝对不是平民立场,而是文革时期法家英雄论的朝廷立场。
曹操在历史上还算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是他在民间的威望一直不高。建国后,曹操的地位才开始被人为的拔高,自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中一句“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开始,郭沫若立即心领神会,用了七天的时间,写出来一部《蔡文姬》为曹操翻案。郭沫若说:“曹操对我们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的确是有过贡献的人。在封建时代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但以前我们受宋以来的正统观念的束缚,对他的评价是太不公平了。”此后正名一类文章如过江之鲫,不能数量,其中不乏夸大失真之处,尤其是在批林批孔的时候最为歪曲。易老师年轻的时候正是文革盛世,耳濡目染难免受其影响,我一直感觉《品三国》,仿佛当日文革时候的论调,所以说易老师站的绝对不是平民立场。真正的平民立场是什么,他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真实、详细地了解现实三国,而是把三国人物三国故事理想化,来寄托自己的抱负。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曾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座听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快唱。”如果说易老师的拥曹贬刘是平民立场,那涂巷中的小儿又能说是贵族立场吗?
通观一部《品三国》,很多地方都是易老师用个人的喜好和想法去猜测当时人物的心理,大量的“我认为可能是这样”“我认为不该是那样”之类的话语就是这方面的佐证。易老师的口才学识还是不错的,只是历史不容加入太多个人色彩。况且易老师的讲座里也一再说明,只是个人推测。把自己的个人喜好加著到讲座中,易老师因此招来了不少的非议。
我国古代对历史研究者的要求非常严格,要做到绝对的铁面无私和认真负责,所以说司马迁的史记和董狐之笔一直都被后人所称道,但易中天却把自己的喜好加著到其上,在讲述过程中把曹操这个文学人物形象和历史人物形象区分开来,意在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但对曹操的屠城等劣行一笔带过,而对于其他人,特别是蜀汉人物往往大放厥词,如第一集中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幅对联,明明是称赞诸葛亮的治理少数民族的政策,易老师偏说是对诸葛亮暴政的指责,我不能不说这是很遗憾的事,用这样不客观的说法是没法普及所谓的历史的。
焦点之二,历史能不能这样讲?葛红兵在批评易中天时说道:“历史大义的解读才是严肃的解读”、“从讲法上看,讲课自然可以轻松一些,幽默一些,但是,过分地俗化,就会让本来严肃的事情变得粗鄙,反而没有韵味了。”我认为,只要观点正确,持论有据,这种讲课方式是可以被采纳的。有位署名同心园的网友也认为:老葛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用什么语言方式去讲,而是老易讲的是不是与三国真实历史事件不符?白酒可以喝,啤酒可以喝,但假酒就别喝了。显然,在我看来,老易品三国不是卖假酒。
葛氏认为易中天“是解释三国的功绩者,更是攻击者”、“说是在品三国,但是,反复这样做,就混嚼三国,把‘三国’变成了肥皂剧。”在品三国时不该把三国演义当笑料,如果是讲三国,他就应该讲历史,为什么老拿演义开涮?三国演义是名著,是我国文化的大成,但它始终是一部小说。应当承认,是有些人把演义当成了正史,但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和演义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他对演义的冷嘲热讽,多多少少难免玷污了这本小说,说不上纠正什么历史,其实演义就是要教导我们如何做人,面对曹操之奸,诸葛亮之智,关羽之义,刘备之仁,那么我们以后要走怎么样的路还用说吗?况且司马光写书也不过“臣光曰”,司马迁“迁愚见”都是告诉大家那是自己的观点,而易老师却干脆“曹操如何如何”“诸葛亮如何如何”,不明所以的很容易把他当成真理,面对现在浮躁的青年很容易产生叛逆思想,你不是讲仁义道德吗,我怎么就看出“吃人”两个字呢?你不是“拥刘反曹”吗,我偏偏就要“拥曹反刘”。有理智的人会理智的看待这种整体文化背景下的群众心态,而有些过激的人却沉迷于翻案,几乎是想要把传统观点上的历史一竿子打倒——如果我们的文化真的走上了这样的道路,我们会非常危险。一个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常常固执己见,不听父母之言,认为父母的思想太落后了;吃了亏、碰了壁之后才知道父母的教诲是多么正确。恐怕一味地否定传统的观点,以后也会吃亏碰壁吧。而在这样一个国际竞争如此激烈的世界,我们没有时间用来纠正错误,一个错误的代价也许就是落后多少年。
*综观所有的批评者,他们批评易中天有这样几条理由:第一,过多地解释了权术,而较少地关注了历史;第二过多地讲了故事,而较少地阐释了人文理念;第三,以《三国演义》为假想敌,用历史来要求文学,对文学不公平——伤害了《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解构了《三国演义》中的人文理想。例如,“三顾茅庐”的历史真相可以分析、还原,但是,“三顾茅庐”作为文学创作,体现出来的作家对知识分子价值、身份的自我体认,要求统治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文诉求,却不应该解构。
历史的错误其实很多时候不是道德的错误而是制度的错误,但客观、公正与严肃的对待一件事却是道德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不是我强行要求的什么。如果所谓的品历史品出的是一群受功利主义影响,是非不分,宁做真小人不做真君子的叛逆少年,那么这个品不如不要,这正如植物的根子本来就是烂的,你根本无法期望他长出什么好果实。真正的退步是什么,真正的退步是我们忘记了那股精神,那段真正要我们记住的,历史是胜利者书写,即使再考证也无法说明什么,但历史要我们如何做人就必须记住。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鄙视教育部去除文天祥、岳飞等人民族英雄的行为,也正我们批评易老师的地方。
西方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所谓的历史,不过是一块任人雕刻的大理石罢了。历史是古人记载,或是经过后人考察推测出的,本身的真实性就不是太可靠,我认为没必要在史实上争论,只要不把康熙放到唐朝,不把李世民放到秦朝,我认为其他的没什么。因为再客观的人,在记载历史时都会有主观因素在里面,哪怕他再客观,再刻意要求自己客观,他毕竟是人,人无完人,是人就有弱点,就有缺陷,他一定多多少少受一点主观因素的制约,加一些自己的感情在里面,夸大或渲染某事。比如,街上有个人抢劫,有人见义勇为,奋力与歹徒搏斗,但是新闻报道,或是记载此事时肯定会有夸大的地方在里面。历史上大的朝代、人物、大事记可能会是真的,但是其他的记载都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既然他不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就可以像看《红楼梦》一样去看它了。一百个人看红楼梦,会有一百个贾宝玉,一百个林黛玉,一百种不同的观点。
在中国民间,真正感人的是诸葛亮的故事而不是《三国志》中的几句古文,另外还有文先生的正气歌,岳元帅的满江红,和无数仁人志士的浩然正气而不是一部煌煌的二十四史!
易老师说西汉也好,品三国也罢,只要依据公认的史料,不篡改历史事件,而在讲述细节时加一点儿现代语言,增强趣味性,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探索。问题的关键是,中文系教授来讲历史,比正经学院里历史系的名教授还有影响,因而才有人心理不舒服,这和之前刘心武讲“红楼”,遭到“主流红学家”的批评是一样的道理。不过,严格地说,易老师的确还没有把历史讲得真正有趣,他也并没有提出独特的见解。易老师的走红,主要还是中国人的历史知识的普及太缺乏了,中国的历史研究也太不够鲜活了,不过,这种局面的改善是指日可待的,因为易中天的走红,已经打开了一扇门。随着更多学术明星的出现,也许易老师会逐渐相形见绌,但人们还是会记住他,因为,是他形成了这股潮流。
俗话说盖棺定论,是非功过三七开,任何人都难免会受到别人的评价,无人生前不说人,无人身后无人说,这就是评论。圣人说“人言可畏”,如今还听说过一句“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的好:作文人人说好,毕竟一人说不好,此一人可畏也;作文人人说不好,毕竟一人说好,此一人可待也。我们的一生都在等候着这样的一个人,生前不能等到,就在身后去等;身后还没有等到,就在千百年以后再等。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给大家笑谈三国,品读易中天。而我们所要讲的第一件事,就是一个在当今最红最响的一句口号,那么这句口号到底是什么呢?请看下一章——嫁人就嫁易中天。
*网上有人说:“我不管,我要嫁给易中天!多好啊,又有学问又有本事,又温柔又可靠,心胸宽广,还又惧内,绝世好男人,我一定要嫁给易中天。”当记者问易中天怎么看待“嫁人要嫁易中天”这句话时,易中天笑着调侃道:这句话省掉了三个字“那样的”,如果都嫁给易中天那就麻烦啦,判我重婚不知道有多少回了。《品易中天之嫁人就嫁易中天》即将发稿,敬请关注!
-全文完-
▷ 进入战国李公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