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勿忘精神救助彼岸郎君

发表于-2006年11月09日 上午10:55评论-1条

每年都有因贫困失学、辍学的适龄儿童以及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青年学子,也总能在报刊上看到他们被个人或企业救助的消息报道。我们提倡多写这样的报道,因为扶危济困精神需要大力宏扬,也更希望有更多的人或企业向贫困生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扶危济困的精神在我们这个优越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正在得以发扬光大。

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些获得救助者的精神更需要救助。他们的精神状态如何?有这样几个例子可以说明:大学里,某班班长通知:“张三、王二……下午去开特困生会议。”设身处地想一想,班长这样通知或许无意,可为什么这些话总是伤害了我?他们又该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又如某企业资助了一个大学生,在报纸上大写特写地报道了一番,结果全城人都知道那个大学生是个贫困生,贫穷出身本来就有一份潜在的自卑感,通过报纸的渲染在这个大学生的心里种下了更加自卑的种子,每当他在公众场合,总是很在意的别人的眼光。面对诸如此类的现状,贫困生说:“我们是穷,但也有起码的自尊。我们是苦,但绝不是因为被救助就可以受辱。我们十分感谢那些对我们提供帮助的人,也希望有些人不要拿我们的贫穷作文章。贫穷不是罪恶,但嘲笑贫穷绝对是一种罪过。”这是贫困生们真实的心声。至于那些尚未成熟的孩子,有没有这样的精神压力?也不例外。

所以,在给予物质金钱救助的同时,勿忘精神救助。如何进行精神救助?我认为,一是还得大力发扬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风格,这样给人的关怀才是纯粹的关怀,送给人的温暖才是真正的温暖。要有为名而善非真善的思想。令人感动的是在很多的捐助活动中,有许多的老干部默默地资助着贫困的学生,从不张扬,在他们的心中这不过是为社会尽一点责、献一份爱,很多人都做得到,没什么“新闻价值”。二是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教育,使同学们对贫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对贫困生要加以正确引导,如进行心理咨询,使贫困生在精神走出贫困的阴影。三是媒体在宣传个人或企业的善举时,应以提倡扶危济困精神为主,尽量不涉及贫困家庭的“隐私”。或许这样,贫困生才会有一片比较晴朗的天空。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彼岸郎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chen红叶点评:

人们在救助贫困时,往往忽略的就是精神上的打击;
那些受助人物质上是有了很大的收获,同时在某些时候也失去了些什么。

文章评论共[1]个
帘外落花-评论

y 有一部分人是无所谓的,有一部分人是在意的,看心态哦。
我的点网页那个找不到了,删除了,快点救我哦,帮我找出来,不然我要哭了
  【吴雨梓 回复】:不要紧,妹妹。你在哪?是不浏览器不在了?我传一个给你,比系统自带的好用多了。 [2006-11-10 11:52:56]at:2006年11月10日 上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