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章华台启示录ferryman

发表于-2006年11月03日 凌晨1:41评论-2条

“尽土木之技,殚珍府之宝”的春秋时期楚国灵王于公元前535年完工,时称西周王朝“天下第一台”的章华台,而今仍长卧于“难名州县”的土台之中,虽因世人的猎奇而打扰着她长眠的灵气。也许当时楚灵王根本不曾设想2500多年后的人们还会对他的淫糜生活以及歌舞楼台钟情如此,致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等春秋战国时期能与南蛮荆楚之地沾边的地区,都不甘人后,争先恐后地在“贪婪”的寻觅中品味着幽幽古国楼台的奢侈余韵。

据史料记载,章华台又名章华宫,·这座“举国营之,数年乃成”的宏大建筑,以宫殿台阁为主(据说有大小宫殿3000多间),占地广阔,平地兀起,气势雄伟壮观。“台高10丈,基广15丈”(相当于现在十层楼之高),且四周曲栏环绕,宫阙巍峨,连绵十余里。曲栏拾级而上,须休息三次才能到达顶层,故别称“三休台”;又因楚灵王好声色,日夜沉溺于“楚腰纤细掌中轻”之廦好中而轻歌漫舞,导致无数宫女为求媚于王,甘愿忍饥少食,以图芳泽,一时间“不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故时人戏称“细腰宫”。“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虽有夸大之词,但其史实如此,今人尚且为之叹服。我常想起秦之阿房宫应是受了章华细腰宫之影响而建于咸阳,遮云蔽日,乃至渭水涨腻,楚人付炬。据《国语•楚语》记载楚灵王手下大夫伍举(伍子胥之祖父)批评灵王筑章华台:“土木之崇高、彤楼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可见其规模不在阿房宫之下。较之商纣王之鹿台,有过之而无不及。先秦古籍《左传》、《国语》、《韩非子》、《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水经注》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如此一台,倾国力而为之,尽天下之美女而藏之,供一人乐而淫之,春秋诸候七十余国,谁敢竞美?既使当年先祖楚庄王称霸诸候(春秋五霸之一),逐鹿中原,问鼎周王,欲一统华夏,虽一世之雄,孰能如此淫威?因此一台,风流于滋,权耀于滋,兴于此,败由此。历万世至今,章台风韵,时常洗耳。楼阁故事,花逐流水。长江岸边,云梦泽国,数千年滚滚东流之后,人去楼崩,只剩得史册留芳,而今辽阔楚天,楼台何处?

历史在周而复始中循环,如一艘航海的船,在雨打风吹中或达彼岸,或沉海底,或搁浅沙洲,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归宿。当我们留连圆明园废墟的时候,近代的足迹感召着爱国的心灵,留住历史,昭示后人,这是一艘沉不下去的船。当我们凝视古道咸阳,眺望远古阿房宫早已散尽的尘埃时,细细思量古代帝王之丝竹淫乐、国泰民安的背后,依稀看到从帝王将相的黄袍顶带里渗出的民旨民膏的血浆而凝成的早已干涸的河床上,一丝丝一缕缕象征文明与王权的血风腥雨扑鼻而来,这是一艘远古沉没的船。今天当我们进一步走进历史,凝视这2500多年前的楚章华台的一杯黄土之时,古华容人开始掘地三尺以寻找古代文物的蛛丝马迹,开启四库全书以查找古籍之中尚未完全消融的点点滴滴。也许世人就象寻找泰坦尼克号一样,要从世纪的睡梦中重新挖出这艘被历史的尘沙所湮没的船。于是,提壶执镐、背负前行的文人学者,于云蒸霞蔚处,极目楚天辽阔,留连湖光山色,探奇索微。一时间,湖北潜江龙湾说、湖南华容楚王台说、安徽毫州城父古城说、河南商水乾奚台说等等,如一首幽远的楚歌,娓娓长吟于心灵所指的“章华台”上。文明诞生在远古的时代,必然造就远古文明的历史。建筑一部远古文明的历史,需要万万千千的人肉作砖,人血为泥,岁月为基,朝朝暮暮堆砌而成。埃及金字塔如此,中国长城如此,秦骊山陵墓如此,楚章华台亦如此。而想抹去这人血凝固而成的历史,也许只在覆手之间。真正的美丽需要长年精心的呵护,偶而的失手就会酿成千古遗恨。章华台在阅尽人间春色之后,随着长江的暮雨秋风,淡淡地消融在流逝的岁月中,竟然不留一点痕迹,楚灵王以10万人力之众而筑此巍峨楼台,而今安在?昔日肉林酒池,丝竹声声之楚楚细腰而今安存?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1986年,当湖北潜江龙湾发掘出一地下遗址,专家学者认定其遗址就是楚章华台遗址。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作出结论,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邹衡也如是说。于是1999年出版的《辞海》,为了把这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的人间奇迹载入史册,毅然据此把古华容县城(清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华容:华容、石首、监利。”)的地理位置也移位到了潜江西南。据史料记载,古潜江龙湾并非古华容地域,而今却因为一并不明确的“认证”导致辞海为之改版,行政区域为之移位,章华台之影响力真可以移山填海了,更不说国外媒体绘声绘色地报道。为此,潜江市原博物馆馆长罗仲全老先生一生为此奔走呼号,殚精竭虑,到处筹措资金建博物馆,让他把专家们“认定”的章华台“文物”早早安家。而今可谓功成名就了(遗憾的是全部出土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尚无一件能够有把握的确认为楚灵王时期文物)。然则世人如何相信这连古地理位置都不属于古华容(据《左传》,楚灵王七年,“成章华之台,与诸侯落之。”杜预注:“章华台,在华容城中。”)的潜江龙湾怎么就一夜之间“楚腰宫”起来了呢?而真正属于古华容的湖南省华容县,而今确有一高出地层十几米,有明显的两层断层土台——古楚王台,在县城附近斗冈山区的清水村静静躺着,在一片茂密的橘园之中酣吻着2500多年前的灵气,数着分分秒秒的无人问津的寂寞。而且在距此不过十里之遥的华容县白顶山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建变电站而挖出大批古木棺椁(每副棺木一是一棵整树制成,没有发现一副是由几根木材拼制而成的)及出土文物如青铜、古剑、陶器之类(据专家初步考证为战国时期前后文物),其数量胜过潜江龙湾十倍。只可惜当时的华容人还看不到这千年土台之中透出的商机和古帝王呵护今人锦衣玉食的神力,更看不到那白顶山区周围几十里数十具古木棺椁与无数的破铜烂瓦的文化品位和时代意义。也许当时他们认为,这些“封资修”怎么比得上刹费苦心从省城里找来的上百万元兴修变电站资金的魅力?于是学西楚霸王付之一炬,无数国家一类文物在滚滚浓烟的如楚地巫歌的哀怨声中灰飞烟灭。而今仅剩斗冈山区清水一座“楚王台饭荘”孤芳自赏地以新时代的媚眼招睐八方来客。著名历史学家、炎黄文化研究所原所长、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光岳先生十分肯定地认为:这就是当年的楚章华台,并且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认定“章华台遗址在潜江龙湾”是草率的、不负责任的。然而尚无考古佐证的结论本显苍白无力,而更让人焦虑的是,尚在沉睡中的华容人能否象潜江龙湾人一样敢于先入为主,理直气壮地去力争古楚风流之地为已有而载入史册吗?今华容县委政府也许在考虑投资保护并加以建设,然则那白顶山区的一把大火给历史造成的巨大损失已经无法挽回,楚王台四周边临地带也正大兴土木,添房建厂,只有这一片高出平地十几米的两层断层大土台,至今仍然荒野一片,真可谓无论魏晋,乃不知有秦汉。除了农户的橘子树外,剩下的就是牲畜遗情饱腹的牧场。拥台种橘的四周人户只知楚王台就是章华台,老人也只是说这就是章华台,可至今没有一字半片儿灵王时期的文物佐证(仅有一些远古的条石静静地睡在农户的屋檐下,排水沟边,还有那白顶山区浓烟散尽之后给世人留下的深深遗憾),何以昭示世人?我无意中发现,章台诗社在华容人自愿捐资下已经成为一种较有特色的地方文学诗刊,可华容人为何就不积极主动地把真正有可能属于华容县城的古楚章华台扬而显之,招商引资呢?相反,安徽、河南两省从史料与地理位置来看,章华台实在难以归而附之,然而他们竟然在自己“认定”的楚章华台上大兴土木,把意想中的章华台旅游区建设得富丽堂煌,成为今天世人旅游热线。这古荆楚之地,云梦泽人(长江以北为云,长江以南为梦),因一长江之隔竟然如此不同,惑也。

旧国高邱何处,散尽楚泽繁华。叹细腰魂断,春前柳后,细说何人?已成历史陈迹的章华台,现在残存何处,也许并不重要。关键是世人如何看待远古文化的思想理念以及对历史文化载体的认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意义、价值远远超过其成因,并在历史文明的长廊中,璀灿夺目。

章华台文化构架宏大,融建筑、装饰、歌舞、音乐、饮食、娱乐等诸文化于一体,足以展示当时楚国之繁荣昌盛。而以鲜明区域特色著称的荆楚文化——楚辞与楚音(巫歌巫舞),与上古华夏中原文化媲美,甚至敢与同期古希腊文化相轩轾。其实,章华台的历史功迹不仅在其王者之风,窈窕之音,更在其自身的离宫建筑,开中国帝王将相园林化离宫别殿之先河。今人高介华、刘玉堂在《楚国的城市与建筑》一书中,认为楚国君主先后建了大量如渚宫、层台、钓台、九重台、荆台、章华台、乾溪台、兰台宫等的离宫、苑囿,其中灵王时期的章华台,则是楚国历史上最宏伟的超大型王家园林化离宫,是我国帝王园林化离宫的先导。自灵王兴建此台,我国楼台建筑发展的历史达到空前,创建了完备的园林化离宫建筑体系。就此而论,灵王于中国王家园林建筑功不可没。章华台以其绝伦的园林艺术与优美的文学舞蹈艺术而昭示给世人的文化底蕴与崇高的史学价值。

千古一绝章华台,如同埃及之金字塔,法兰西之罗浮宫,两河流域的“空中花园”,中国之阿房宫、长城等一样,无不出于统治阶级奢侈腐化以及保全其统治地位之目的,在其鲜花似锦、歌舞升平的背后,曾给历史和人民带来多么深重的灾难,同时历史上众多的王候将相也正因为骄奢淫逸,最终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当年楚灵王先祖庄王逐鹿群雄,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之时,何其不可一世,然则位及灵王,内兴土木,外寻干戈,以淫尽天下美女为乐,以侍强歁弱、背信弃义为荣。如此荒庸暴君,虽然没有晋灵公肢解厨师的癖好,也不像陈灵公以君臣通奸他人之妻(夏姬)而沾沾自喜,但最终弟篡兄位,自缢荒郊,真可谓章华春梦一朝破,千秋霸业几日无。一个繁荣强盛的楚国被他折腾得摇摇欲坠,落叶西风。正因他的昏淫无道,才使其弟平王篡位,占媳为妻,宠奸佞,杀贤臣,引出吴楚恩怨,怒使伍子胥掘墓鞭尸。病入膏芒的楚国完全被切割得遍体鳞伤,支离破碎,从此不再复兴。既使到了战国后期,上下求索的屈原又岂能重振楚国雄风?当楚郢都被秦所破之日,便是屈原汩罗沉江之时。忧劳可以兴国,淫逸可以亡身,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不正是章华台赐给今人的历史诏书么?章华台,昭示今人的不正是一面亮铮铮的得失兴衰之铜镜么?

历史的风掠过荆楚大地,沉睡的梦醉在警钟长呜之前。婀娜细腰,在花逐流水的历史长河里渐行渐远,巍峨章台,在感昭时代的千呼万唤中徐徐走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ferryma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晴茜绮梦点评:

历史的花逐流水渐行渐远
感召时代千呼万唤中徐徐走来

文章评论共[2]个
晨风而去-评论

呵呵,你读文学的吧?为何写历史的东西这样行云流水?
  【ferryman 回复】:晨风你好:由于工作太忙,好久没有去看你了。见谅!文史本不分家,爱好而已。祝好! [2006-11-3 19:18:54]at:2006年11月03日 下午6:55

害羞的女孩-评论

渔夫饱学之士也。看来你的散文很在自己的特色;游而不记,散中有史。精美之致。
  【ferryman 回复】:谢谢了。女孩你一美若天仙。 [2006-12-12 11:15:12]at:2006年12月12日 凌晨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