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就是捣鬼!”记得前年我第一次捣卖苹果时一位邻居老爸对我说。好吧,捣鬼就捣鬼!刚买时,连秤都不会捉,就学着捣鬼。结果,顾客发现我做买卖不诚实,纷纷避而远之。
赔了本,村里人马上揶揄说:“做生意就要日鬼大的人,老实巴结的人能做成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妄想!”我痛苦极了。从此,我对做生意产生了神秘感和恐惧感,嘴上再也不提做生意了。
寒假前的一天下午,我和刘友转市场,在双桥路上,我俩都忽发奇想,哪儿能赚点钱?
“做生意!”刘友试探地对我说。
“做生意要鬼大,我们两个都是老实人,能做成吗?”我反问。
“老实人才能做好生意,诚实才能使顾客信得过。”友说。
“那就试试看,你明天回家去,到咱县批发市场上看有没有蜡烛,有了就批发上,蜡烛可能卖起好着呢,因为临近放假,同学们都要应付考试,晚上熄灯后,一般都要用。”我建议说,友赞许地点了点头。
星期天,友果然取了一纸箱蜡烛,运到师专,我们还没顾得上吃饭,就挨门别户到各个宿舍去推销。
我在前面走着,刘友在后面跟着。走到一号楼三楼,刘友说:“试一试。”
刚开始推销我们心里不免有点紧张,也觉难为情。我敲了一下门,“进来”,随着里面同学的招呼声,我们进了那宿舍。
“有便宜的蜡烛,你们谁要不要?”我有点羞涩地问宿舍里的人。
“不要,不要,我们都有咧!”有一个学生大声说,语气里有点生气。
“你们在,打扰了!”刘友一边说,一边示意我走,于是我们便走出了那宿舍。
随后我们接连问了三四个宿舍,简直如出一辙,“不要,不要。”
刘友有点失望了,我也有点灰心,刘友说:“糟了,卖不出去。”
“不要性急,再问几个,”我安慰他说,“再坚持一下。”
后面我们改变了推销的技巧,采用迂回的战术,不是一听顾客说“不要”就打退堂鼓,而是先把蜡烛拿出来,让大家逐个看,并讲解蜡烛的质量和价格,这种推销方法果然奏效。宿舍中的人都听了心旌摇动,主动与我们讲价格。
我们要价是一块二一包。他们异口同声说:“一块!我们六个人一人一包。”
“那买不下,这样我们就赔本了。”刘友说。
“一块钱不卖,你们就到别处去吧。”其中一个同学下了最后通牒。
“那就卖……卖了吧。”刘友嗫嚅地说。
我给每人一人一包蜡烛,收了钱,我们便出来了。
“一包一块钱太便宜了,买东西,一般学生要讲价格,不如将蜡烛要价提高一点,这样他们讲价格时,我们留有余地,可以适当赚些。”我对刘友建议,刘友说:“好吧。”
此后,顾客问价格时,我们说一块三,有的学生一听,毫不迟疑,就付钱买蜡;有的要讲价格,我们便少一角。这样卖,一包蜡烛价格可以保持一块二左右,可以赚几块零花钱。
最难推销的是熟悉的老乡,我们一般情况避而不去。有时不注意,偶然相逢。他们一见我们很热情,就好像见了亲人似的。如果老乡买蜡烛时,我们口里说“不要钱,不要钱,你们用去。”我们越谦让,老乡越要给钱,我们也只好当仁不让了。出来时,老乡都要和我们握手告别,并送出门,招呼我们再来。
蜡烛推销的真快,当我们把一二号楼转完时,我们的蜡烛也推销完了。虽然赚钱不多,但觉得十分有趣。
从这次小小的生意中我重新意识到:做生意不是光靠捣鬼,而是要靠诚实,靠商品质量,靠推销的技巧,靠顾客信任,靠待人热情。光靠捣鬼,那只能做个一锤子买卖,这大概就是做生意的“经”吧。
-全文完-
▷ 进入鲁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