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大学即将毕业,求职就成为我最头疼的事。
对于一个无背景、无钱无权的农民家庭的儿子来说,要找一份工作,谈何容易!听到有的同学托人找到理想的工作时,我的心焦急如焚,夜不成寐,父母亲那饱经风霜的脸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要是找不到工作,不要说这几年大学的耗费白搭,尤其是父母亲望子成龙的愿望落空了,我怎能对得起含辛茹苦的双亲呢?
我的家庭情况决定了我不能像有的同学一样靠拉关系走后门找工作,横在我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渴望在人才市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但对于这条路,当时我并不乐观,因为人才市场的竞争是相当激烈,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多如牛毛,况且就业形势是供大于求。尽管如此,我还是要碰碰运气。
离毕业还有两个多月,学校组织我们统一到省人才市场找工作,几乎所有的人都抱着锻炼一下自己能力的心态,对人才市场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那天,在省博物馆举行甘肃省人才交流大会,来自全省各高校的两万余名莘莘学子参加了这一盛会。开幕式结束后,学生们像潮水般奔向招聘广告牌前,我像一朵浪花,随着人潮涌动。我拼命向招聘摊位前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怎么也挤不进去,真是水泄不通阿。此时我想,这么多人挤向招聘牌前,竞争那将是极为激烈,即使自己挤进去,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我退出了人才市场,回到我的旅社,悻悻然躺下了。
翌日,闲着还是闲着,不如还是碰碰运气吧,说不定那位“伯乐”能相中自己呢!有许多偶然的因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想到此,我又鼓足勇气向人才市场走去。今天,人已少得多了。我们班大部分人早已打退堂鼓了,有的人干脆坐火车返校了,有的转亲戚去了,有的到大街上逛去了。我看了几家招聘广告信息,觉得自己学的专业还适合,于是大胆试着去应聘。
有一家天水的大型水泥厂,效益不错,欲招聘一名秘书,我将我的推荐书呈给那位长得胖胖的女招聘负责人。她打量了我一下,连应聘合同和推荐书都未看,就说:“我们招聘文秘人员的要求是男身高1·75米,女身高1·65米,我看你身高连一米七都不到,所以你进不了我们的门。”她话音刚落,有许多人嘲笑地说:“又不是给你们家女儿选女婿。”我也觉得很愤愤不平,这是什么逻辑!
我又试了一家兰州的水泥厂,有三位招聘人员,两男一女,他们轮流看了我的应聘合同,那两位女的看了我在学校发表的文章,虽然是“豆腐块”,但十分赏识,便给那男的极力推荐,说我有能力、有实力,将来一定是好写手。看来那男的是负责的,对我说:“你确实写得不错,但你的文凭嫌低,我们要的是本科生,而你却是个大专生,所以我们不能用你。”我争辩道:“本科生未必比专科生强,有的博士生、硕士生一篇文章写不出的大有人在。学历并不能代表能力。”那两个女的也一直为我辩护,但还是遭到那个男的拒绝。我失望地离开时,那两个女的说:“你不要失望,像你这样的人才是有人要的。我们两个很欣赏你,但人家可能早物色好了。”我说;“虽然未能应聘,但我很感激二位。”
我在招聘牌位前随意地转,当我看到省交通厅招聘20名秘书人员时,我的信心又来了,便疾步挤向招聘牌前,将我在在校时发表的十余篇文章和招聘合同递给了一位英俊的招聘老师(后来得知他姓李,是招聘的负责人),他看完问我:“你怎么在班上排名第八?”我说:“我向来注重自己的素质,不注重分数。”接着我把一篇小杂感《打铁还须本身硬》翻出来让他看。他看后,赞赏地说:“你的这种学习态度很好,不为分数,不为名次,只为自己的才干。”然后他把我的习作递给其他三位老师轮流看,看完后都赞许地点了点头。看来我是被他们“相中”了,正想着,那位姓李的老师说:“我们都觉得你不错,只不过你来得晚了,现在只剩一个名额了,看你去不去?”我问哪个地方,他说:“甘南,那里气候寒冷,条件艰苦,比较偏远。”我想到求职的艰难,又想到交通行业比较好,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填了合同,并到公证处公证了。至此,我心头高悬的石头落地了。多少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多少年的期盼终于有了归宿。
回到学校后,得知我们学校被用人单位录用的只有十余人,我们班只有我一个,老师和同学纷纷向我表示祝贺,说我真是一个幸运儿。只有我自己清楚,这种幸运依然是建立在平时的刻苦努力上,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今后,我要继续保持拼搏奋斗的精神状态,为跨越人生高难度杠杆而不懈努力。
2006年10月29日
-全文完-
▷ 进入鲁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