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林总总的报纸中,我对《温州日报》情有独钟。她极少浮躁、媚俗,而独守一份真诚和责任,始终为温州的改革和发展鼓与呼。六十年来,她以自己独特的版式风格,面向基层、贴近生活,与时代共舞。以良好的办报质量吸引着众多读者,在报苑里犹如一株绽放的鲜花,芳香万里。
一直来,我虽然是《温州日报》的一名忠实的读者,虽然也曾以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身份向其它报刊投稿,却迟迟没有勇气把自己粗浅的文字寄给她。今年八月,看到“我与《温州日报》”的征文启事,总想写点什么的欲望就一直在心里涌动。手中笨拙的笔提起了一次又一次,却总是觉得笔尖下那些苍白的文字无法表达出自己心底里对《温州日报》那种近乎感激而又敬畏的心情,便一直搁了下来。直到这个月,《温州日报》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才有勇气和信心再次提笔,当我写着这篇文章的时候,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黄泽老师对我说时那亲切的声音:温州日报是广大读者共同的芳草地,只要我们大家想写、敢写、勤写,多向她投稿,她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
与《温州日报》的交往算起来也有二十多年了。那时,我还在念初中,当时家里穷,根本没有其他的课外书,但我非常喜欢看书,而当时的《温州日报》(那时还称《浙南日报》)就成了我的精神食粮。
被人废弃的、包扎过的、糊在墙上的……这些《温州日报》均成了我的“俘虏”,即使只有半张报纸也不放过,我总想方设法到处搜寻。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简直是在捡破烂。
农村的条件有限,房子很简陋,不象现在装潢得富丽堂皇。隔开房间,中间用“番薯丝篱”,房顶用小铁丝拉成方格状,买来旧报纸糊上,算是一个崭新的房间了。当然,这旧报纸之中少不了有《温州日报》,我把报纸按日期排列起来,把有社论和副刊的一面,糊在外面,把广告部分糊在顶棚上。
这样,在天气晴朗,或是下雨刮风不能出门的日子里,我就可以脱去鞋子,上到床上,或仰或卧,或立或坐,重新阅读我所喜爱的文章了。
后来,我喜欢上了剪报,《温州日报》成了我首选报纸。我开始关注起每天报纸上的一些短小的、精炼的文章来,对报纸上的一些修养性强,富有生活情趣的文章倍加关注,把它们搜集起来,贴在一本本子上,有空就拿出来看看,一个人仔细地、慢慢地欣赏,不可谓不是一种休闲方式。
虽然到处去收集旧报纸,但毕竟有限,去买旧报纸又成了我的另一件事情。等到周六,手放在裤兜里死死按住那几个平时省吃俭用出来的硬币,或一个人,或约上几个小伙伴,用“11路公交车”,从下垟街穿过一条曲折的田间小路步行到寺前街,大约四十多分钟。来到寺前街一老伯那里买旧报纸。那时候好像是两分钱一斤旧报纸,我一去就是买十几斤。回来时,是那样的高兴雀跃。到家后,也顾不上劳累与饥饿,急匆匆就翻看起报纸,那劲头和认真不亚于在造原子弹啊!不是我这样“顶真”,我生怕遗漏过一些好东西,让自己遗憾不已。
看多了,读多了,心思也多了,内心在蠢蠢欲动,要不要给《温州日报》投稿呢?一直在犹豫。高中时,写了一首小诗,忐忑不安地把小诗投给了报社。接下去等待的日子自然难熬啊!一学期下来,也没有发现自己的小诗发表,那当然是夭折了!我的[ch*]女作就这样难产了!
参加工作以后,办公室的报纸自然少不了有《温州日报》。每天清晨,泡上一壶好茶,茶香氤氲,拿上《温州日报》,心灵便进入了一种宁静的意境。读到会心处,或击掌而笑,或临窗而立,呷一口茶,虽难为人理解,却能自得其乐。
日子久了,给日报投稿的欲望又来了!每每投稿过去,还是“外甥给舅点灯---照(舅)旧”,给毙了。于是有一天,鼓起勇气给黄泽老师挂了一个电话,请他指点一下。电话那头传来黄泽老师鼓励的话语:文章写得非常美,只是空洞些,以后写实的东西多点,好好努力,相信会有所收获的!没想到一个大编辑是这样的平易近人,他的鼓励对我来说,何其是莫大的鼓励?
时光流逝,岁月蹉跎。正如一首歌所唱的,“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这是我们的选择”,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与《温州日报》这来之不易的缘分情结?想起《温州日报》,实在是爱也悠悠,乐也悠悠。
-全文完-
▷ 进入wqfp8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