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秋风吹来凉意,第一阵秋雨沉淀了夏日的喧嚣,将天空洗得碧蓝,一股沁人心脾的清爽,便会裹挟着一丝伤感涌入心间。南归的雁行、斑斓的落叶、金黄的稻浪会提醒人们,一年就要结束了。收获的秋天一直是人们的企盼,可秋天的收获也宣告了一轮生命的终结。于是,我便常常在萧瑟秋风的淡淡寒意里,走进马勒。
知道马勒,是从一位朋友的口中,他发烧多年,极爱马勒。他说,马勒的音乐是描写“死亡”的。
第一次聆听马勒,低沉、忧郁,宏大的结构和绵延的旋律滔滔不绝、喋喋不休,似在吐露痛苦的反思,让我想起唠唠叨叨的妇人。甜美欢快的片断就像暗夜的闪电,稍纵即逝,却又给人留下了曙光般的遐想。
随着对马勒的渐渐熟悉,慢慢品出了马勒音乐中优美的抒情性及丰富的和声,还有极为恢宏的音响效果,这才相信了马勒曾经的预言:我的时代终将到来!朋友说,欣赏马勒,越高级的音响越有气势。我以为,还要加上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秋天。马勒的音乐,正是充满了落英缤纷那既美丽又苍凉的气息,宛如秋之絮语。
窗外,曾经绿得耀眼的树叶依然摇曳,却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吹走了盛夏酷热的秋风,又带来了寒流的凄凉。在退却了夏日浮躁、舒缓静谧的秋季,放上一张马勒的cd,旋律便会伴着无边的思绪蔓延,就像一树的秋叶在微风中舞蹈吟唱。
马勒曾说,他是三重意义上的无国之人――在奥地利人中他是波希米亚人,在德意志人中他是奥地利人,在地球上所有的民族中他是犹太人。于是,他的音乐便饱含了世纪末的悲观与颓废,漂泊于生与死的挣扎。既有消极的绝望、沉重的压抑和浩大的死亡之舞,也有大自然从漫长冬季中的苏醒和对人类的爱的怀恋,交织着一种浪漫温馨的抒情和对人的生存痛苦的感叹,犹如灵魂的呻吟。
融入马勒,庞大的规模和丰富的配器,营造出极为绚丽的色彩,令人陶醉。冗长的时间和哀怨的曲调,却又展现了一种无法抗拒的衰败与苍老,令人哀伤。“他的音乐挣扎于狂喜与绝望之间”,巨大的情感落差,会给聆听者带来极大的感观享受。
年少轻狂的人是读不懂马勒的,他们缺少一份岁月跋涉之后的从容。心浮气躁的人也读不懂马勒,他们缺少一种灵魂净化后的沉稳。似乎只有经历了春的蓬勃、夏的灿烂,尝尽了人生酸甜苦辣的人到中年者,才会在淡泊如水的清雅中,真正感悟出马勒的婉约缠绵、宁静高远。
马勒的每一部交响曲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美酒已在金杯中荡漾,暂且莫饮,且让我为您唱首歌”!起源于中国唐诗的《大地之歌》,不仅承载了马勒晚年深沉的情怀,散发出一种绝伦的凄美,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对青春、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向往:人生百年,难免一死,而大地永恒――“可爱的大地在春天里到处绽放,再发新绿,永远永远”!
在月光澄澈、万籁俱寂的秋夜,每一次聆听马勒,我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瘦弱的身影,怀着淡淡的愁绪,在秋的画面里踽踽独行。在容不下先驱的世界里,马勒用孤独的心,吟诵着灵性深远的流浪者的歌谣,用死的神秘诉说着爱的永恒和无限,在自我陶醉中吐尽真情,企盼着春天。因为,他早就明了,飘零的秋天预示的不是冬的沉寂,而是春的勃发。
寒秋的孤影,终于走进了春的繁华!
-全文完-
▷ 进入山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