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关于公务员考试的话题已成为了每年的热点新闻之一。在年轻人群体里,特别是在应届大学生人群中,“你准备考了么?”已经成为了一句时尚的问候语。自2001年实行公务员考试制度以来,这股热潮是一年盛过一年,据统计,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员已达50多万,估计加上接下来将要开始的各个省(市)区的公务员考试参考人员数,至少要超过百万。百万民众抢“乌纱”的情形,也算是一道异样的景象了。
实行公务员考试制度,是选拔国家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一项科学措施,也是推行《公务员法》的必然需要。众多学子和有识之士积极支持和参与公务员考试当中来,着实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然而,随着这股热潮的不断高涨,感受着人们狂热的情绪过后,似乎还有些令人思索的东西隐藏在其中。而以一个平民百姓的视觉来看,在人们的热情里,我显然琢磨出另一种悲哀的内容来。
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按理说,在现今这个知识经济的年代里,推行市场经济的氛围下,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就业的机会都该呈现出万紫千红的姿态。然而人们却依旧对报考公务员抱以如此不懈的激情,还在以计划经济条件下“拿铁饭碗”的意识左右着自己的行为,显而易见,这绝非是一个仅仅值得大喜的的信息。依据“凡事存在必有其理”的逻辑,试析考公务员热的原因,有专家分析,其中包括社会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对就业存在畏难心理的因素,也有不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试一试运气者,考上则喜,考不上则作罢,反正成本低廉,无妨大碍。
其实,进一步探究大家狂热报考公务员的原因,我们便不难发现,“学而优则仕”的封建官本位思想才是其中最有说服力,最真实的根本因素。发此言论并非信口雌黄。从社会的现实分析,相对而言,当前国内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是收入最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养老最无患的职业。而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体制和法制建设并不完善的条件下,政府官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和贪污腐败的风险并不算很高,从而导致社会风气不纯,不可避免要给待业人群造成“当官就可能有前(钱)途”的意识,在这种不纯动机的左右下,时逢正好有个公开招考公务员的大好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为那些动机不良的报考人员投以鄙夷的目光。诚然,这类人不是什么好货色,但仅仅眼里只看到这些人的黑点,却是远远不够的。只知道鄙视报考者的观众,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自古以来就有“鸟为食亡,人为财死”的说法,人必须首先学会生存,之后才能寻求之外的其他的东西。何况目前因分配制度的不公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已经不再是秘密,假公济私、巧取豪夺等丑陋现象的滋生蔓延已经令人们开始产生诚信危机和价值观的错位,依靠诚实的劳动白手起家的崇高品质已经不再有着绝对的统治力量。于莘莘学子们而言,特别是一些好不容易实现“鲤鱼跳农门”的贫困子弟,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在即将跨出校门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之刻,带着家徒四壁的心酸,谁不想着有一个绝佳的机会,以最低的风险和成本来实现人生的一次飞跃?
考公务员,果真是实现自己梦想的绝佳途径么?那些抱着美好梦想的学子们,他们有许多人其实是不了解自己的实力的,甚至很多人对自己的前景没能作一个客观的评断。现实中的公务员工作和他们想象中的情形有时并不能划等号。实事求是地说,对于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年轻人而言,机关工作的氛围和方式往往容易消磨他们的锐气和朝气,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阴影环境更是容易让年轻气盛的学子们造成逆烦心理,而一旦因工作不顺而产生后悔心理和自弃念头,则更是得不偿失。从这个意义上说,盲目报考公务员,于一些具有创业实力的报考者而言,本身也是一种悲哀。
回过头来,让我们看看人们对报考部门和职位的选择,其中奥妙不言自明。据统计,除招考条件相对较松的一些职位外,人们争相报考的多为一些通常意义上享受“实权性质”和目前待遇较好的职位,如组织部门、党委和政府的办公室、税务局等,而一些所谓的冷门系统,如气象局、档案局等,有时竟无人问津。毋庸质疑,社会信息已经公开告诉民众一个道理:同是机关工作人员,同是公务员,部门和部门是不一样的,人和人的地位是不尽相同的,享受的待遇是有差距的。而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明摆在大众面前的现实。
社会的进步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分配制度的公正是最重要的一点。于一个国家而言,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劳动,公平地对待每个公民的劳动,这是表现一个国家民主的显要标志。如果不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那么,建设和谐民主的国家和社会无疑是纸上谈兵。用一句或许不很准确和成熟的比喻来结束我的这篇文字:如果某天大家不再盲目而狂热地报考公务员,人们不再疯狂地不择手段地追求封官进爵了,我们的国家一定是大大进步了。
-全文完-
▷ 进入章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