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书上看到,或者听人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听说,有的地方有一种风俗:刚出生的小孩,大人就让他第一口尝到黄莲,孩子尝到苦味,往往就会哇哇大哭,据说对他以后都好。
我也不怕苦。可能是小时候家庭的条件一直不太好,一直就在那样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都是简单、朴素的生活中成长,不以苦为苦了。
小时候爸爸会带着我,拉着板车,到离家有好多站之远的地方,去拉煤基(我家当时烧的是铁炉子)。爸爸拖着借来的板车,矮小的我跟在后面。爸爸的大脚步越来越快,我有点赶不上了。记忆里这些事都好象发生在冬天,所以现在想到去拉煤基的事,总感觉不到冷,而是热呼呼的。
到了煤场,我们先排队,要排好长的队,然后轮到我们了。爸爸用大手起劲地搬,我也不甘落后,小人也在旁边忙个不停。人小,只能一次搬二到四块煤基,往往弄得狼狈不堪,脸上鼻子里全是黑灰。买好的煤基放好了,顶着凛冽的寒风,爸爸拉,我在后面推。回家后,姐姐们全部要出来搬,就用木板,还有搓衣板,还要忙乱上一阵。
生活也一直很艰苦。我想爸爸妈妈姐姐们吃的苦肯定要比我多许多,因为我是家里最受宠的老小。吃很差的饭菜,走很远的路,姐姐们的手上害着冻疮,除了爸爸严肃的脸孔,没有什么放松,更没有什么娱乐。剪男孩式样的头,背着别人给的军队里用的黄书包,集体唱歌的时候,老是到处借着白衬衫和蓝裤子,并且只能穿姐姐的又旧又大的白球鞋,认真执着使劲地在上面涂着白粉笔灰…
家里没有花草,大人忙于全家的生计,没有人想到去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培养兴趣爱好。家中没有花草,没有小动物,没有机会体味一种关心自然关心别人的情感…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了,也许也算个好人,但对家人来说,对我爱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对自然和小动物没有什么爱心的人,也不会体贴别人的人,淡漠的人…
但其实回忆起来,我还很喜欢当年的苦,我还很感谢当年的苦,我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体会昔日的苦,苦是一种幽远的滋味,越是品尝越是有回味。因为我本来就喜欢我这个人呀,所以我吃的苦,也是我所喜欢的。
苦让我从小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曾在一本杂志上看有写道:没有经过苦难的人,基本不能真正认识生活,因为他的思想一直是浮在水上,麻木的,不曾受触动的。我觉得说得很对。苦让我过早地踏实了,认清了现状。我认为:与简单,清贫结伴的人,往往有一个清醒的大脑。
除了必要的学业,我没有给家人提出过什么条件。上高中时,女同学穿着艳丽的裙子花枝招展,我没有,我也不难受,我明白,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环境,只要能用有限的几块攒起来的零花钱买几本我爱的书,没有什么好难过的,爱看书的普通女孩也有一份属于她的天然纯真。
苦让我养成了简单和简朴的习惯。我对大房子,好多钱,奢华的生活,没有什么向往之情。我只是想踏实地工作,面包会有的,一个人要那么多干吗?来自尘埃,在光影的照耀下,也是尘埃中一颗快乐飞扬的小尘埃。
苦让我的人生变得有点单调,但这也是我喜欢的。除去在工作中的热情,我在生活中是非常枯燥的。竭力推掉不想参加的请客吃饭,做些简单的家务,就去看书,就去写文章。仅此而已。
我不怕流那么多汗水,我不怕走那么远的路,我也不怕因为看书写字睡那么少的觉,我真感谢童年的沉淀。
朋友从海南带给我的苦茶,一根细细的,泡起来就是一杯,味道苦极了。平时我是不喝茶的,可是我喜欢喝这样的茶。一口下去,苦味无边,觉得整个胃都是苦的,但是过后,却觉得有一份清凉,慢慢地充满了心间,那感觉呀,真象拥有了一份绿色无边的平静心湖…
苦有回味,越是回味,越觉得苦是比较适合我的滋味。从体味苦中,我整个人都沉淀下去了,静静地,将自己的浮躁轻轻洗去,将自己的心胸惭惭伸延,将自己的人生慢慢丰盈…
想起了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想起了张学友的歌:“…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就算是为了分离与你相遇…”
啊,那苦呀,让我清醒,让我深思,让我更能脚踏实的苦…
-全文完-
▷ 进入美丽蚊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