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点相思日日多,一天秋雨一江波。
风霜能染千山叶,日月难随五寸梭。
何况拥愁难入梦,纵然入梦又如何?
算来还是春光好,红豆时时寄几颗。
附 原诗
秋雨侵愁入梦多,江湖秋水万重波。
红颜晓镜慵添粉,素手机丝懒着梭。
塞雁迟来心不定,铜鱼一去意如何?
满原霜叶题诗尽,叶叶相思泪万颗。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慰闲斋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进入慰闲斋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心崇越石
检点相思日日多,一天秋雨一江波。
风霜能染千山叶,日月难随五寸梭。
何况拥愁难入梦,纵然入梦又如何?
算来还是春光好,红豆时时寄几颗。
附 原诗
秋雨侵愁入梦多,江湖秋水万重波。
红颜晓镜慵添粉,素手机丝懒着梭。
塞雁迟来心不定,铜鱼一去意如何?
满原霜叶题诗尽,叶叶相思泪万颗。
-全文完-
碧海青天夜夜心!
颗字似乎出律。
【慰闲斋主 跟帖】:是的,“颗”古为上声,因是步韵,我不好改动原诗的韵脚。不过,“颗”古代是小脑袋的意思,另一个意思是“土块”,到近代作量词后,就读为平声了。现在写古诗允许用新韵,所以,我对原诗的韵脚也就未提出异议了。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拙诗中也出现过,如拙诗《残荷》“更待袅娜承雨露,任凭憔悴委泥尘”,“娜”字古为上声,今为平声,也是会引起争议的。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2006-10-28 7:50:30]at:2006年10月27日 晚上8:55
粤语中文字发声皆依古韵,我乃广东人,故有此议。at:2006年10月28日 中午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