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圆则九重惟兹天坛运涛

发表于-2006年10月23日 早上9:42评论-1条

古代文明遗迹的发现,证明人类最早掌握的知识之一就有关于天的学说,包括天文学,中美洲砌琴的玛雅天文台、英国沙利斯伯里的巨石阵等神秘的面纱虽然至今没有完全揭开,但有专家学者认为它们就是祭祀天神、了解天文的场所,只有在中国,敬天祭天的仪式和场所都比较明确可考,未解的谜团较少。

天地混沌如鸡子,是盘古创世纪地开天辟地,才有了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支撑天地的不周山被共公触倒后,女娲氏炼五色石补天,天从此稳定下来,尽管也不时有杞人常忧天坠,但这种事情没再发生。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是他母亲感天而生,所以神农便称天子。后世帝王,无不是炎黄子孙,也就都以天为父,自称天子。中国历朝历代都以孝治天下,孝敬为父的天更是理所当然,《周礼·春官》记载,每年冬至,天子要祀天于南郊,迎接昼长夜短日子的降临。天地为什么总有变化呢?“阳不动无以行其教,阴不静无以成其化”,终日乾乾,夕惕若,君子法天就应该终日努力不懈,夜晚仍然戒慎恐惧,即使遇到危险,也会度过危难,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这也是祭天的本意。

我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祭天的场所就是北京的天坛。

我第一次到位列北京十大名胜之中的天坛,是一九九三年的五月,坐车到天桥下车,过先农坛,从西天门而入,门票是五角钱。

先看到南侧的斋宫,就从这里看起吧。它占地约四万平方米,双重围墙,内墙四周有廊一百六十七间,是卫士们避风雨处,正殿为砖石拱券结构五间无梁殿,建于永乐十八年(一四二o年)。顶部用蓝色琉璃瓦覆盖,表示在天之前不敢称尊,古人所尊敬的为“天地君亲师”,皇帝也只能排在第三位。殿前露台上右侧设有时辰碑亭、左为斋戒铜人亭,匾额正面题“敬天”,背面题“敬止”,楹联云“寅衷昭来格为馨,午夜端居钦日旦”。铜人高一点五尺,身穿古代文官服,手持一刻有“斋戒”二字的铜牌,相传是仿唐朝宰相魏征而制(魏征以敢谏著称)。正殿后是五间寝宫,为皇帝祭祀前斋戒的地方,南为典字房,北为夜包房,有“小皇宫”之称。

过成贞门,有九龙柏,生于辽金之时,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是北京市区最古老的一棵柏树,奇特的是它那直立粗大的树干和其它古柏的纹理不同,树干表层沟整怪异,旋转扭曲,犹如九条蟠龙缠绕嬉戏,名字寓意“九龙迎盛”。

内坛的圜丘、回音壁、皇穹宇三处始建于嘉靖九年,需要另外购票,票价三元,也没有不看的道理,购票进入参观。

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高五点一七米,下层直径五十四点九二米,上层直径二十三点六五米,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年)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因为我国文化中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九是最大的阳数太阳,纯阳组成的八卦是乾,象征天,并有东方苍天、南方炎天、西方浩天、北方玄天、东北旻天、西北幽天、西南朱天、东南阳天、中央钧天的九天之说。在圜丘坛的中心有一块石板叫“天心石”,站在上面大喊一声,由于音波折射的缘故,随之而来的是回荡久远的回声。可自从发明了照相机,自从中国的普通人都能买得起照相机,自从很多人有了条件出游开始,旅游景点的点睛之笔就成了照相的道具,你占着位置照相没人有异议,顶多催你快一点儿,但如果你对文物古迹感兴趣,想要仔细审视一番,则会犯了众怒,成为众矢之的。其实仅与文物古迹合影者,大多并不懂得古迹也没有特殊的兴趣,只是把照片当作“到此一游”的有力佐证;而想仔细审视的人才真的懂得或想懂得古迹里的道理和故事,胸中有数,却未必一定需要“相机行事”。

皇穹宇是放置皇天上帝和皇帝上八代祖宗的牌位的地方,砖木结构,殿内没有横梁,全靠八根檐柱、八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极有特色,为古建筑中少有。殿檐覆盖蓝色琉璃瓦,檐顶有镏金宝顶,殿墙是正圆形磨砖对缝的砖墙,远远望去,就像一把金顶的蓝宝石巨伞。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二十八星宿、周天星辰等神祗,西配殿是供奉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神牌的场所。嘉靖九年建时称泰神殿的,十七年改为皇穹宇。

不惟皇穹宇改过名字,明朝永乐十八年的天坛原始名称也不是天坛,而称“天地坛”,最早时它是供皇帝合祀天地之神的场所。明嘉靖九年(一五三o年)时,因在京城北郊另建方泽祭地(地坛),以合“天圆地方”之说,圜丘象天在南,方丘象地在北,此处才专为祭天祈谷之用,并在嘉靖十三年下令,“圜丘、方泽今后称天坛、地坛”。

皇穹宇殿周围圆形院墙即人们所说的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首的回音壁。皇穹宇圆形院落的墙壁自然形成音波折射体,磨砖对缝的砌墙方式使墙体结构十分紧密,墙的表面直径六百五十一米,围墙高三百二十七米。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轻声讲话,虽然双方距离相距很远,但是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因为圆形十分光滑,对音波的折射传递十分有利,由此形成回音壁这种奇妙的回音现象,给人们留下无穷的乐趣。很多游人趴在壁上听回声,到处都在喊都在听,一定听到回音才罢休,当一个人下来时,马上就有人把耳朵贴上去。

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前三块石板即为“三音石”。当人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只能听见一声回音;当人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人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这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三音石的回音现象与圆形院墙和周围的建筑物有关,声音从三音石发出后碰到院墙和建筑物反射回来产生回音,由于声音发出的位置不同,声音反射回来的速度不同,于是产生了不同的回音效果。

具服台又叫小金殿,就是更衣室,但却是天下第一等的更衣室,不同于现在宾馆、商店中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更衣室。经丹陛桥(神道)至祈年殿,这条甬道,又叫海墁大道,是一条贯通南北、串联中轴线上建筑的宽广甬路,以白石筑成。丹陛桥北连祈谷坛,南接圜丘坛,长三百六十米,宽二十九点四米,南低北高。路面中为“神道”(虚而待天帝),左为“御道(皇帝走的路)”,右为“王道”(陪臣走的路)。大道下有一东西走向的券洞,叫进牲门,每次祭祀,都用黄绒线将“牲”捆好,用木盆盛活鱼,击鼓奏乐穿门而过,因此此洞也叫鬼门关,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

祈年殿是一座三重檐尖顶圆形大殿。最初时,其三层檐从上至下依次为蓝色、黄色和绿色琉璃瓦,它们分别代表昊天、皇帝及庶民。清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年)才将三层檐统一改用成蓝色琉璃瓦。它是天坛的主体建筑,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所在。大殿建于高六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纯系砖木结构直径三十二米,高三十八米,白墙、红殿、蓝檐、金顶,纯系砖木结构,祈年殿建筑独特,殿顶无大梁长檩,全靠二十八根楠木巨柱和三十六根枋桷撑。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中围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檐柱”表示一天十二时辰,中、外两层也寓意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内、中、外围共计二十八根柱,代表天上二十八星宿。藻井由两层斗拱及一层天花组成,中间为金色龙凤浮雕,结构精巧,富丽华贵。

祈年殿曾是北京的最高建筑,也在人民认同天安门之前,长期做为北京最标志性的形象。

受“左”的思维定势影响,经常在文章里看到,人们仅把皇帝自称天子当做统治阶级用天的名义欺骗百姓,认为此说对皇帝有百利但对人民有百弊而无一利。这种想法是不全面的和错误的,其实无论是儒家的天地君亲师五尊,还是道家的域有道、天、地、王四大,都是把帝王的地位置于天地之后,树立帝王在人民中的威信,是为了统一政令,维护国家的稳定,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现在不也是在讲“要紧密团结在以***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么。这些人难道就没注意君王之上毕竟还有“天地”么,君王如果不道德,天地就会惩罚他和他的国家,发生天灾人祸就是天地的方式方法,君王必须及时检讨过错,修改政策,否则“天”也不肯认他这个“儿子”了,天不一定只有一个儿子的。汉末皇帝荒淫无道、大臣为非作歹,全国上下政治腐败、自然灾害频繁出现,便传出“苍天当死,黄天当立”的民谣,太平道张角、张宝、张梁借机率领在全国八州二十八郡的三十六方三十余万道徒同时发动起义,最终导致汉王朝的灭亡,“天子”也不再姓刘。

天地是属于监督皇帝体制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高部分,天地就是皇帝头上的紧箍咒,皇帝称“九五之尊”,九五是指周易八卦中第五爻的阳爻,代表君位,但君位之上还有上九的一爻,这一爻“太上而无位”,天子是奈何不了它的。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是为国家和人民设立的,皇帝也不能无法无天,当然现在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成了决定作用的“天”,这也是一大变化。

我们其实也可以把“天地”看作自然界的法则,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说的最明白不过: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其意思是:天终究公道无私,看到了有德行的才肯帮助。只有那德行高迈的圣人和贤士,才能够使得四海之滨成为乐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运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雨辉 | 荐/雨辉推荐:
☆ 编辑点评 ☆
雨辉点评:

祭天由来已久
除了要有专门的祭坛
仪式更是隆重而烦琐

文章评论共[1]个
素素-评论

想不到祭天由来是这样,上了一堂课。at:2006年10月23日 下午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