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cba
古训云无规纪不成方圆,轻易的改变一个原有的制度,往往会引起很多人的不适,造成不小的混乱,cba的那些官员们就敢这样来搞,刚刚走上正轨的cba联赛又给他们把赛制一变,变得让所有人都无法捉摸。
原本南北分区比赛,现不分区了,比赛场次也变少了,更可怕的是进入决赛阶段时可以在未进入决赛的队伍中挑选球员加入,如此不按规则之举,有中国特色!当然了,官员们找到一些牵强的理由,那就是一切为了祖国的荣誉,一切为了08年奥运会准备人才,cba联赛应该为奥运会开道,让球员多集训,好取个成绩,给国人争个脸。我想懂点篮球的人都憏看清,两三年时间内中国篮球打造成走超一流的球队,那就是天方夜谭,任凭我国球员怎样去努力,饶幸进入八强就很不错的了,还想怎样呢?
而今cba官员不顾各俱乐部的利益,不是在培奍人才,用杀鸡取蛋的方式,把少数球员拉到国家队去集训,试问俱乐部的比赛少了,收入从哪来,球员的工资福利呢,看看水平不济了,一些球员摇身一变就成了联赛球队的主教练,真的是这些年轻人能干吗?应该是俱乐部花不起钱请有名的教练吧!冷落的cba,赞助商年年的更换,球队的名称也越拉越长,足见商人对这样的联赛并不太重视,cba在官人的统治下不得不越变越难看。
再看决赛阶段的疯事,所有手握国家队员名片的人都可能被请去打比赛,这样使得强队与弱队无法分清,简直就是一场大混战,今年混了一战,那明天又会会什么奇招来对付地、球员对付俱乐部呢?
很多篮球健将是从不断的比赛中成长起来的,减少比赛就是减少了培奍人才的空间,不让俱乐部有更多的赢利机会,就没有高薪来聘用球员,也难于使球员卖命去打球。而刚靠奖牌和什么荣誉那达慕种虚伪的东西,还是比为上实实在在的金钱,作为职业生涯短暂的球员,必然得为自己的生活着想,在球市低迷的状态下也不可能有怎样的斗志。
遥想几年前有个叫阎王的人接管了足球,他像一个英雄一样去改革,结果那只是一个根本就不了解足球的白痴,把足球弄到今天这种处境不良的地步。再问cba观赏性如何,观众是增加还是在减少,我们可以看到中央5台转cba联赛时的上坐率,那空空的大片座位就足见cba的近况。
奥运会只有一次,很重要,但也不能以伤害篮球的发展为前提,那些篮球的官员根本不了解篮球的商业规则,只是人员太多,没事找事罢了。笔者认为官员对俱乐部应该采取“积极不关预”的政策,也就是非出现不合规则的事情,不要对俱乐部指手划脚,关于比赛赛制之类的事,也不能年年修正,没有成熟的意见就不能去改京戏。cba是俱乐部之间的事,那么赛制应由俱乐部共同协商来解决。
cba已经开始,恶果即将酿成,面对饭桶,本想踢上一脚,想说回头是岸,那几无可能。让在悲叹的是没有几个人出来质疑,难道俱乐部和球员还有观众都喜欢cba今日的状况吗?但愿了,不是悲情,要相信中国人肯定能创造神话。[2006-10-2223:
-全文完-
▷ 进入黄东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