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我与兵马俑谈古论今心灵苦渡

发表于-2006年10月21日 下午5:05评论-2条

家乡就在兵马俑边上,那年村里的老乡在打井的时候挖出了几个烧制的陶俑的残片;要不说家乡的文化积淀那么的深厚,别说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就是现代那些所谓的文明人,看到一堆的陶片,能有什么感想呢?可就是那农民,他从这些不起眼的碎陶片中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记得当时在家乡轰动很大,我不敢说是第一批前往的人,但至少能说是很少人之中的一员。

记得是在春天的一个早上,我邀了几位总说自己是正宗的秦人的朋友一同前往。当时可是了不得,在这片土地上能看到秦国的实物,别人是怎样的感受我不知道,可我的心情确实是激动了好大一阵子。因为路程不远,当时就是在农村,虽说国家已经采取了保护措施,大概是因为我们是当地人,所以守护的人还是给足了我们颜面,让我们几个人走进现场,和那些残片陶俑有了零距离的接触。

当时宣传的可是铺天盖地,不过我们看了觉得也就是有一种厚重的感觉;记得在回来的路上,,一位朋友说:“我还以为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东西,原来就是几个残缺不全的瓦片呀!我看咱陕西人也真是的,地下有个什么都值得大惊小怪;没出息。”不过朋友的话音刚落,其他人不干了,说他的根肯定没有在陕西,所以才说出这样莫名其妙的话语来。后来我才知道,他的老家还真的不是在陕西,是当年蒋介石炸了花园口,他爷爷辈逃荒来到陕西。不过当时我们还都很年轻,也就是凭借着一股热情,要说真正理解了什么,现在看来,只能是笑笑而已。

后来随着进一步的挖掘开发,兵马俑一下子成了“世界第八大奇迹”,全世界的目光在聚集中国的同时,开始在论说兵马俑的千秋功过。作为秦人,生活在这方土地上,也许是受到了厚重的文化熏陶,也许是在骨子里还真的有秦始皇那种让今人无法言明的神秘基因,觉得自己能成为秦人还真的有那么几分自豪。

去年河北有几个朋友来西安,提前告诉我,说一定要去兵马俑看看,让我给他们安排。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记得他们来西安的第一天我就带着他们上了兵马俑。说来也是的,别看我就生长在兵马俑的故乡,可除了那一年之外,还没有再进过兵马俑博物馆。这回来的可都是文化名流,所以跟上他们,也好听听他们对故乡这一伟大的奇迹是怎样评说的。我是早晨六点多钟在西安火车站接住他们一行四个人,回到宾馆简单吃了早点,我们就赶往临潼。

看得出来,别说他们都在文化的领域里有所成就,可要去兵马俑,还是按奈不住喜悦的心情;一路上他们让我也给大家介绍一下,免得到了那里经受不住历史积淀的厚重。我说这些年了,自己就是当初去过一回,开始他们不相信,我解释半天,他们相信了,结果送我一句,“这就是货真价实的秦国人,要不就埋在泥土中永远没人知道,要不就是出土文物,给后辈们留点吃饭的门路。”是多年的朋友,我当时并没有在乎他们说什么;因为我觉得历史留给了这方土地中华文化的神韵,凭说是说不走的,更何况是几个文化精英,他们还是有着成熟的历史观的。

来到了兵马俑,我们是先从一号坑看起的;当我们刚一走进去,朋友怎么样我还没有看到,我先被震撼的有些站立不稳了。多么恢弘的气魄,多么让人自豪的场面。那些和现代人甚至还要高大的陶俑,个个是那么的神采奕奕,一人一个摸样,一人一个姿态;难道说这就是当年的秦国风貌?!

“好家伙呀!怪不得你整日牛烘烘的,原来还真的是有资本呀!”那位著作都快等身的朋友最先从震撼中解脱出来,马上就开始发表高见:“看来这秦始皇要真的当初找到了长生不老药,现在也用不着什么联合国了,也用不着为个联合国秘书长你争我夺;全世界也就一个皇帝,就他一个人说了算;世界说不定还真的能和谐呢。”

“要我说,这秦始皇也不是个东西,你好好当你的皇帝,找什么长生不老药呢。”专门写小品的二号人物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在这都能让人窒息的文化氛围中,还能不幽默一把:“药是没有找到,到是留下了个小日本;我说当初是谁给秦始皇出了这么个叟主意,选什么五百童男童女呢?要知道那可是当时秦国的精华,让他们出去还能留下什么好;没有那一幕,那来的八年抗战,我们也死不了那么多人,也不用整日再为小日本的什么要员参拜靖国绥社耿耿于怀了。”

“你小子的嘴里永远也吐不出象牙来。”第三位的名气不及前两位,不过我一直认为他是我们中间最有学识的人;看来社会就是这样,时世造英雄;秦赢政不错,可他的儿子胡亥就不怎么样了,所以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寻觅,也许谁也寻觅不到答案:“不管怎么说,秦始皇就是有一种霸气,要是没有这样的霸气,他能统一了六国?对,秦始皇有问题,可那是现代人用现代的观点看待他;他是不该焚书坑儒,是不该修筑万里长城,甚至也不该给自己构筑这么伟大的地下宫殿;可是我想,没有这些东西的存在,也就没有了秦始皇的存在;如果中国没有秦始皇的存在,中国的历史是不是需要改写?我知道,按照现在的历史观,秦始皇一个人算什么,没有他,中国的历史一样是这样发展的。看来历史还真的是不能假设。”

“我说你们能不能有点涵养呀!在祖先这里,你们有什么发言权呀!”看来搞摄影的朋友说了一句是我最爱听的话:“你们别觉得自己写了几篇文章,就是什么圣人了,好好的体会的,从现在开始,谁也不许说话,各人体会各人的,有能耐回家去说,回家去写。”朋友脖子上挂了两部照相机,手里还拿着一部,看他那样子,好象要把这里的一切全都收进他的取景框中。

大家都无语了,走着走着,大家也开始分开来了。我是主人,自然是走在最后边了。今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游人不多,在这亚洲最大跨度的钢梁框架下,游人就更显得少的可怜。我看朋友们走远了,我选了个能窥视大部全貌的地方停下了脚步。刚才摄影的朋友说的没错,我们需要体会,需要认真的体会。

我蹲在大坑边上,忽然看到了不少的陶俑身上有被火烧的痕迹;我知道,在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曾经一把火烧了这里,连同那三百多里的阿房宫也没有逃掉恶运。有人说,当初如果项羽不点那把火,现在这里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不知道,我想,不管是现代的什么人,他们都不可能知道。历史留给我们的也就只能是历史的现在,对于历史的过去,我们只能反思,只能去品味。

“叔叔,你怎么蹲在这里了?”忽然我听见是位小女孩在我的身后说话。

“叔叔在这里想想。”我回过身,看见一位也就是十四五岁样子的小姑娘,水灵灵地站在那里,身边没有别人。

“怎么是你一个人呢?爸爸妈妈呢?”我知道这样的问话有点武断,也许她还是和同学们一起来的呢。

“爸爸妈妈说这些泥人没有什么好看的,他们在外边等我呢。”

“你说好看吗?”我问。

“不好看。”小姑娘很天真。

“那你为什么还要看呢?”

“不好看是因为我看不懂;叔叔,可我看你都看的有些发呆了;这么多的人都来看,我想绝不象我爸爸妈妈说的那样,就是一堆泥人。”

“好孩子,你说的对;你只要经常来看,总有一天你要比叔叔更看得出神入化。这是历史,是中国为什么伟大的历史,你看那些兵马俑,他们一个和一个的表情都不一样,但是你在他们的脸上一定看不出来悲伤和消沉。他们可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呀!孩子,你要不信,你就守住一个兵俑来看,时间越长,你的感受就会越深。”

“那我试试。”小姑娘欢快的跑走了……

我一直就在原地,看着这些埋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兵俑,我在想,烧制他们的那些工匠们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有人说是秦始皇残暴,强迫着人们在为他修筑这样的地宫;不过我怎么感觉不出来呢?我怎么从那些威武的陶俑身上感受的是一种自豪和幸福呢。

是的,也许他们的生活是有些艰苦;也许他们还真的处在用今人看来是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一个能统一六国的秦国民众,他们当时是怎样的心境?他们难道说就是凭着几个将帅,凭着几条酷律为秦始皇打下了一统天下的江山?

在我很小的时候听老师讲,中国工农红军在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战士们吃草根树皮,甚至吃皮带;那时侯我不明白,红军战士为什么能够这样。现在当我停留在兵马俑坑前的时候,好象有所顿悟,对于一个民族的理解,我们是不能用庸俗的思想,更不能用自我的思想来解读。

我不知道自己在那兵马俑前呆了多长时间,当我走出一号大坑时,太阳已经有些西斜了。就在我正准备去二号兵俑坑时,发现在一张很大的桌子后边坐着一位农民,游人都争先恐后的在让老人给签字。我觉得好奇,也就凑上前去,原来是当年那位打井的农民,是他第一个发现了这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当初你是怎么发现的呢?”游人好奇的问。

“头一天晚上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所以第二天就……”老农讲着讲着越来越神秘……

怎么会成了这样呢?记得当年我也见过他,问他发现的过程时,他可是这样对我说的:“我在井下正刨着土,突然觉得好象有什么东西,刨出来一看,原来都是些碎陶片,我还以为自己发财了呢,当时想要是金子该有多好。后来村上有人说,在咱们这地方,陶片说不定也能卖钱呢;所以我才把它交给了文物单位……”

多质朴的农民,多质朴的话语;为什么才过了二十几年,怎么样就……;难道说几千年的兵马俑也会变?

我本来想走进去也让给朋友们签个名,留个纪念;现在我不想了,因为我觉得,走在历史的兵马俑前,怎么能让现实的景象来糟蹋呢。

游人你来我往……

我却不知道应该走向哪里……

对,还是去那兵马俑坑,也许在那里能听到兵马俑的的诉说……;也许和兵马俑论古谈今才能慰籍我的心灵……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心灵苦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雨辉 | 荐/雨辉推荐:
☆ 编辑点评 ☆
雨辉点评:

中国文化虽然丰富多彩,依靠的却是流传文字。
但要想更加真切的体会古代文化,恐怕只有依靠古物来切身感悟了。

文章评论共[2]个
啸林-评论

解读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正是我辈“心灵苦渡”的思维历程。也许一生我们都难以解读透彻,但我们在不断的思索中,不知不觉地有所传承,这还算聊以慰籍吧。深刻,欣赏。
  【心灵苦渡 回复】:红尘无爱:谢谢!中国文化就是这样!谢谢你的关注!问好!
[2006-10-22 21:33:20]at:2006年10月22日 晚上9:17

落寞梧桐-评论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底蕴,就在这样一篇文字中流传。拜读了,欣赏。虽然也曾经近距离的观赏过兵马俑,却也仅仅只是观赏,不曾有过这样厚重的感受,今天,却在这篇文字中,再一次走近兵马俑,走近那秦时的风云。
  【心灵苦渡 回复】:谢谢关注!希望有机会我们一起同游兵马俑. [2006-10-23 8:02:56]
  【落寞梧桐 回复】:呵呵,同样期待。 [2006-10-23 22:23:03]at:2006年10月22日 晚上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