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问题,是各级领导、组织都高度重视的问题——一把手有信访接待日,级级签订责任状,几乎每个领导都挂着、每个部门手头都端着信访案件。同时,另一方面,上访特别是越级上访,缠访、闹访,呈“泛滥”之势。
信访何以“泛滥”?有一种声音:信访泛滥成灾都是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奉行亲民政策造成的,结果把老百姓惯上了天,动不动就信访,放到以前谁敢!由于这种声音发自行政机关决策和执行层,且占有一定比重,往往容易使人相信——“信访泛滥是亲民政策惹的祸!”
果真如此?今日之信访皆因亲民政策而起?
党和国家制定的法规政策好,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贯彻执行打折扣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群众对下失望对上厚望,客观上给了群众上访(常常是越级上省进京访)的动力。从这点出发,说亲民政策促使了群众信访倒也成立。但若据此将信访日昌之“罪”归于亲民政策,则是明显的昏话。如行政机关当了被告责怪普法工作一样荒谬。
从现实情况看,大多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源无不指向行政机关不依法行政——或胡作为,或不作为。“承认错误”则行政机关首先面临着行政赔偿和责任追究,所以需要解决的信访问题往往便拖而不决。又由此引发信访人越级上访、缠访、闹访。
诉讼维权成本过高——打不起官司,生效判决执行力差——打了也白打,是法院冷清、机关信访部门“门庭若市”的重要原因。当法院收了你的诉讼费、执行费仍在叫嚷“执行难”的时候,你为什么不选择只需几毛钱邮资或移动一下自己的脚就可能解决问题的信访?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如不论是非的信访一票否决制,对无理取闹者的无原则退让,对合法的诉求推诿、敷衍、拖延,民众潜意识中的“青天”情结等等,共同掀起信访大浪潮。
所有这些,又归咎于法治不立,人治作怪——权干涉法的“自由”或在法的后面“垂帘听政”:“一把手”拿到手中的问题好解决,本是法定职责却非要签订责任书,同一部法上级机关执行效果明显好……
是以要“消除”信访,就要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以民为本、躬行亲民政策,依法治党、依法治国。而首先的,是政府要依法行政,搞好服务并受民监督;法院要敞开大门,独立审判并保证执行。
-全文完-
▷ 进入九哥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