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浩淼,回首苍淡,但总有一些事件挥之不去,萦绕于心,引出无数的百感交集,引出几多“当初应该如此”的感叹。正如五台山云居大师在《日日禅》中归纳的十个后悔一样,让人常处于忏悔之中:一是逢师不学去后悔;二是遇贤不交别后悔;三是事亲不孝丧后悔;四是对主不忠退后悔;五是见义不为过后悔;六是见危不求陷后悔;七是有财不施失后悔;八是爱国不贞亡后悔;九是因果不信报后悔;十是佛道不修死后悔。
我认为云台大师这番总结,除过最后两条有浓烈的佛教色彩以外,其他几条的总结,是有其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准则,有其现实意义的。
我之后悔,是在一双胶鞋上。离别那个崇山峻岭的小山村后,三十年来我一直没有回去过。一是没有时间碰不到机会,二是不敢面对当年对我一番情意的房东。三十年了,不知道当年的房东还在不在人世,更不知道他的儿女如今生活得如何,记忆中只有老房东那一双渴求的、羞涩的眼神,还有着三十年来于心不安的回味。
一九七四年的秋天,作为知识青年,我奉调来到陕西省镇安县三义公社前池大队当工作组队员。几十里茅草遮盖的山路,把我引向了一片群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中只听得“累了吧,快歇歇”的话语声。抬头四望,更高的山峰峻岭耸立在四周,峻岭上那一片片原生森林,像飞驰骏马勃项上的马鬃,茂密耸立,脚下的这座山头只不过像一个登上马背的的脚蹬。眼前,四间石板房孤零零地竖在这座山头上,两个满脸堆笑的中年山民和三个光着脚板的小孩站在门前,那句没有修饰但却出自肺腑的话语,就从这两个满脸皱纹的中年山民嘴里说出。
从此后的半年,我和我们的工作队长住在四间石板房的西头。白天,我和队长到四个生产小队去检查工作,晚上,就回到那间小屋,围着一盏清油灯,看房东那永不熄灭的烟袋锅在昏暗的油灯下明明灭灭,听房东大娘那永远也纳不完鞋底的吱吱声。这家房东姓刘,他的大孩子和我同岁,世代在此务农,按当时的行话,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依靠对象。他们对我,就象对他们的孩子,每天晚上回到家,总要烧上一盆热水让我烫脚,说这样可以去去寒气,有时候回去太晚,他就让他的妻子避开小孩,翻开坛坛罐罐,用珍藏的面粉,给我做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那个年月可是吃不饱的年月呀!谁知道这一碗面条是他家六口人瓜菜代后的几天口粮。
经历了学习认识、揭发批判、查证落实三个阶段,我们这个工作队的任务已接近尾声,快到撤离的时候。一天夜里,还是那盏清油灯,还是那明明灭灭的烟袋锅,房东刘大叔几次欲言又止,在我的催促下,大叔才面带羞涩的说:“不好意思,我向你要一件东西,你能把脚下的那个解放鞋(胶鞋)给我吗?冬天快来了,我大娃上山这个鞋防滑”。多好的房东啊!这个要求算啥?但是不能把这双烂鞋给他,接着他的话我说:“大叔,这双鞋不能给您,因为它太烂了。您不要管,等我走的时候,一定给老大一双新胶鞋”。
然而,这次谈话后的不久,十七岁的我出麻疹,被山民们用担架抬着离开了这个深山里的小山村,我的行李也被其他工作队员们送回到我的知青点。再接着,我招工上学,离那个山村越来越远。三十年了,多少次,我为不能兑现诺言而懊悔,多少次,我为没有当时就脱下脚下的鞋给他而后悔。人家给与了我那么多,就这一个小小的要求,我都没有实现。如果刘大叔还健在,送去一双鞋,还能弥补我的不诚信,如果刘大叔已经离世,就是送去十双鞋,也不能慰籍我这颗懊悔的心。
人生就那么几年可值得回味,但是人生却有很多后悔。我愿我们的人生对待后悔应该是这样的:悔前莫如慎始,悔后莫如改图,徒悔无益也!让我们的后悔越少越好!
-全文完-
▷ 进入南山孤独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