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品美酒、伴美人,乃人生一大幸事。世间哪个血性男儿不曾心动过?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一回眸,英雄志气短。我虽非英雄,但我乃要说:大胆看美人吧!爱美人吧!
古往今来,美人犹如天上的繁星、密密麻麻、层出不穷。然美人之所以能传颂千古,皆因男儿钟情所致,红花也得绿叶来衬托。《汉乐府-陌上桑》有赞扬美人罗敷,不是从罗敷容颜来描述,而去写周围的男儿为罗敷为吸引的神态来叙述,诗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可贵的是,罗敷能洁身自好。有“使者从南来,五马立踟蹰”见貌美的罗敷,便轻浮问其“年几何”,“宁可共载不?”,可罗敷勇敢、机智、幽默乃至严正拒绝,让“使君”无地自容,面对如此贞烈美人,谁不说声爱此美人也!
“哪个男儿不钟情!”男儿从“哇哇”坠地开始,便是:宁可裙下死,做鬼也风流。男儿童年入学时,就渴望-——有隔壁班的女孩下课后,能悄悄地在等待自己,而稀里糊涂的度过每一天。男儿到了中学时,就如数家珍点着校花、段花、班花,美人的频笑回眸、投手举足,弄得多少男儿牵肠挂肚、魂不守舍,误了大好的青春年华。毕业时,借口让美人写同学录,内心祈盼得到美人的一张艺术相片,用以炫耀自己受到美人的垂青。男儿工作后,无不渴望与美人同事。遇到后,便暗自窃喜。若有幸相伴出差,更是欣喜若狂,感激苍天有眼眷顾。借口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儿婚后与娇妻携手上街,偶遇美人,便心猿意马,偷窥几眼。仿佛这枯燥的大街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娇妻揪其耳曰:你这色鬼,恬不知耻。
当男儿见到别人耻笑时,偶尔就暗暗自责,是否有罪过否?答曰:非也!当一个美人与你擦肩而过时,你若置之不理,装出一副柳下惠模样。美人心里便暗暗曰:这个男儿不懂得欣赏美,根本就是个没品味的男人。愿天下间所有痴心的男儿,为了美人的自尊,你就大胆看美人吧!爱美人吧!圣经有曰:见美女,不意淫,就不会有获罪之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作家薄伽丘曾在《十日谈》讲过这样的故事:有一男儿从小与其父相依为命,从末见到女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父皈依天主教。一日随父进城,其父对他说女人是“祸水”,是“绿鹅”,不可看。进城时,这男儿从末见过如此漂亮的“绿鹅”,便央求其父亲带一个回家。由此可见,欣赏美人、爱美人,是男儿与生俱来的天性,不必慌乱,勿要自责。大胆说声:我看美人,我爱美人吧!
爱美人,就要学会如何品赏美人。古今中外,无数艺术家无不把它当做人性的升华,如:法国作家雨果、雕塑家罗丹、英国作家劳伦斯乃至于中国作家贾平凹、张贤亮等,无不在其不朽的作品中对女性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例,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有描写美女曰:她的肌肤象绷紧的绸缎似地,给人一种舒适的滑爽感和半透明的丝质感,尤其是她不停地抖动着的两肩和不停地颤动着的ru*房,更闪耀着晶莹而温暖的光泽。而在高耸的ru*房下面,是两弯迷人的阴影。他们的巨著问世以来,我辈凡夫俗子虔诚拜读、赞颂,虽有两性间的情感的细微刻画,但我们品读之时,却从末有过羞耻之感。只要我们有一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之心,便有何罪感呢!
男儿,大胆地看美人吧!爱美人吧!不必畏惧世俗的目光,高声地唱吧:
人生短短几个秋
不醉不罢休
东边我的美人
西边黄河流-------
爱江山更爱美人
-全文完-
▷ 进入林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