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文学,尤其是喜欢诗歌。我也爱写诗,常为了构思一首好诗而夜不安枕。可是我要坦言,现代诗我越来越不会写,也越来越看不懂了。那一首首的诗总是戴着层层的面纱躲在重重的迷雾后面,晃动她诡谲的身姿,让人捉摸不透。
也许有人会说你看不懂很多诗是你自己肤浅吧,看得懂的人多的是。可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学语文教师看不懂诗,这到底是我的无奈呢,还是诗的悲哀?莫非看诗非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么?那么等人人都成了猴精之后,恐怕诗早就没落了吧?
现在人写诗讲究个性化,尊重个体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以突出自我,这无可厚非。但诗歌的极端自我往往使诗沦为呓语玄言,到了晦涩难解的地步了。诗人满天飞,却彼此看不懂对方写什么。"写自己的诗,让别人说去吧",似乎成为了那些所谓诗人的座右铭。不少人认为如果你写的诗人人都看得懂,那就一定是粗浅的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字了。那么是否把诗写到深奥晦涩的境地才显出一个诗人的高明呢,是否把诗意隐藏到讳莫如深,像一个难解的谜的程度才算是仰之弥高的佳作呢?那诗又如何与读者沟通,如何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又如何实现文化的传播呢?语言本是文化的载体,可现代诗正被一些人剥夺了传播文化的使命被引向歧途了!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化是那样的令人瞩目,令人自豪,许多伟大诗人的诗句在我们的口中广为传诵:表示思乡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乐观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豁达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无私奉献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千百年前的诗句尚可以吟咏,可以传诵,可以交流,可以对话,可以给人教益,可以引起感情的共鸣。可是同一时代的诗歌,为什么却非要在读者之前划一条鸿沟,如同隔着迷雾看花,让人无法准确地感知呢?
为什么诗歌会失去读者,会没落到成为一种奢侈品呢?我想,人变得越来越俗了,而诗写得越来越雅了,这也许是诗歌没落的最根本原因吧。
其实诗本也不是什么高雅的文学,不是什么阳春白雪。诗最早并不是源于文人创作,而是源于普通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鲁迅说最早的诗就是劳动号子,远古时代的劳动者抬木头发出的“吭育,吭育”的声音就是诗的最早形式了。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最精华部分《国风》,恰恰是源自黄河流域的民歌。诗本来是朴素的文体,有着浓厚的平民气息。可是后来,我们喜欢把诗复杂化,一味地精心装扮她,用华丽的语言来装饰,用高明的技巧来雕琢,用花巧的形式来包装。想把他变得不俗,变得高雅。这样诗就远离了广大民众,艺术古玩一般地被少数人收藏把玩,却在多数人的眼中心中渐渐地死去了。
看看历史上的那些伟大的诗人吧,李白、杜甫、陆游、白居易……他们的诗为什么能够广为传诵,经久不衰呢?除了不朽的艺术性之外,更多的是他们的诗道出了广大民众的心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相反那些脂粉气十足的歌功颂德的宫廷文学早已被历史深深掩埋而得不到流传。拿白居易来说,他写诗很注重通俗易懂,总要先念给老婆婆听,听不懂就修改,直到他的诗妇孺皆知为止。还有北宋著名词人柳永,能做到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也足见其词作的平民化程度。
所以我认为不要刻意地把一首诗写得像一朵花,花固然香艳绝伦,但真正会养花会赏花的没几个,更多的人是附庸风雅,正是;"矮子看戏何曾见,只随他人道长短"。鲁迅说,穷人是不大养花的。还是把诗写得像普通的蔬菜吧,只要味道调得可口,不但很香,还很有营养。每个人都要吃菜,大多数人都爱吃菜,而且是出于一种自然的需要。
深奥未必深刻,通俗也并非庸俗,雅俗共赏的作品才是大众化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才是能够让老百姓喜欢的作品。
本文已被编辑[心海岸边]于2006-10-14 16:37:27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凡人莫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