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记不得有多少个中秋节,是在异乡度过的。那份独特的横在心中的思念,已经在他乡的岁月里沉淀,加深。对于家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物象,早已成为人们心中弥久的意象。我们这些游子,他乡与故乡的遥远的距离,虽然遥远,但在心灵追求平和归宿的过程中,自然地拉进了距离。在异乡的时候,人是容易触景生情的,或熟悉的事物,或相似的口音,都可以让我们的心一步一步望故园泅去。
而,今年的中秋似乎有许多的巧合,恰好在十一长假之际,很多人都纷纷选择回家,在老家与父母抑或妻子过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当心中的意象与眼中的物象重合的时候,那充盈在心中无限的感动,在中秋月圆之际也得以圆满。
▲母亲那缕灿烂的微笑
“妈,我回来了。”在还没有进家门的时候,我老远就开始叫了。
“孩儿,回来了啊,让姆妈看看,有没有变瘦?”母亲就上上下下打量我,而后一阵叹息,说:“又瘦了,肯定在学校没有吃好。这几天在家,姆妈给你弄几个好吃的。”
我点点头,微笑的搀扶着母亲进屋,而后把学校发生的事情、最近的情况一一向母亲说来。这时,母亲的眼神是放光的,好像女儿的经历,在我的叙述之中,她也经历了一遍。而且,不管是我对我错,她总是偏向我一边的。
母亲今年45岁,但她脸上也已经开始有一些皱纹。我抚摸着母亲的脸,说:“妈,你也不要太辛苦,趁着年轻,多享点福吧?”
“这怎么行,如果我跟你爸现在不多赚点钱,以后怎么给你弟弟买房子?何况,现在你跟你弟弟上学的学费就这么贵,怎么办?”
小的时候,我常常这样问母亲:“妈,别人都没有弟弟,我怎么有弟弟?”她总是说:“那样,是你的幸福,你从小就有人陪你玩啊。”后来,我才知道:母亲的妈妈因为生了三个女儿,小的时候,经常被人看不起。而且,父亲是到母亲家来做女婿的,也会被人看不起。当时,生了我以后,发现是女儿,他们很开心,但心里还是有不满意的。好像那个时候国家有政策说,只要男方是做女婿的,是可以有两个孩子的。所以,母亲后来生了弟弟。那时侯,我依旧不懂事,有次跟母亲闹别扭,说:“要是没有弟弟,我家肯定会过得更好。”记得当时,母亲就流泪了,说:“我对你不好啊?有个弟弟,又不是苦你,苦的也是我跟你爸。”当时,我就知道我说错话了,连忙跟母亲道歉。其实后来,父亲就开始做生意了,生活过得还算不错。我从来没有吃过苦,这是真的。
初中的时候,我就去另外一个小镇求学,那是我们市里最好的初中。本来去考,也是打着试试看的心态,但后来就考上了。那是寄宿学校,要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所以去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千般的不舍,我却装着大人的样,说:“姆妈,没事的,我长大了。”后来,只要我每次回家,母亲都高兴地不得了;但每次送我去学校,我上车的时候,她就哭了。这样一送就是六年,我的初中与高中,母亲在车站送别的时候,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
后来高考的时候,我考了一个还不错的分数,母亲的高兴地几个晚上都没有睡着。那次我去上大学的时候,母亲依旧送我到车站,说:“现在你长大了,应该往更加远的地方去了,在那里要好好照顾自己啊?”我点头答应,竟然发现母亲没有哭。
这次去学校,只有20天,本来打算就在学校过我的国庆长假。但母亲看着其他人家的女儿都回家了,就开始催我回家了。我只要母亲叫我回家,我欣然而回。我看见母亲微笑的脸庞,心特别欣慰。
记得有一个作家说过:别人的生活的目的都很高远,或为祖国,或为世界。而我的人生目标很简单,就是能够在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够赢得母亲的微笑,那样我就足以。其实,抛开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谈,普通的人怎么可能一直那么高尚?哪个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做一些坏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投地。所以,赢得母亲的微笑,就赢得了世界。
▲桌前那餐温暖的团圆饭
今天是中秋,母亲叫了表姐表弟一大群孩子到我家来吃饭。
一大群孩子在一起,这样的团聚除了过年,已经很少了。我们都已经是一群大孩子:表姐已经工作两年了,表弟在无锡读书也回来了,我也回来了,弟也在家,就一个在大连读书的表弟因为路距远而没有回来,但人已算齐全。所以好几天之前,母亲就开始张罗起饭菜来了。
“妈,我来帮你。”我说。
“姨娘,我来帮你。”表姐说。
大家都争着要给母亲帮忙,母亲依旧当我们是一群孩子,说:“你们去玩啊,这么几个小菜我一个人张罗就可以了。”
母亲已经在食堂上班好多年了,所以她的菜烧得也小有名气。我是惦记母亲烧得菜的味道:我们宿舍的羊羊,她家就在镇江,她母亲乘个润扬公交车就到了,所以常常带菜给我们吃。每一次吃她母亲带来的菜,我就想起我的母亲。在以前初中高中的时候,我母亲也会这样,烧几个我最喜欢吃的菜,早早地把它送到学校,当时所有人都说我母亲烧的菜好吃。学校的菜,与自家的比,特别跟自己母亲的比,永远逊色几分。我每次回家,母亲总要把我所有喜欢吃的菜都烧一遍给我吃吃。有次,我跟母亲开玩笑说:“上次去安徽支教之前,我害怕到那里什么都没得吃,所以中午与晚上我都到食堂买了骨头汤喝。”我也没注意我当时所说的话,可第二天,母亲已经买了很多的肉骨头汤,从早上熬到晚上,一连给我吃了两天。
我们几个也好久没有见面了,在院子里搬了板凳,说各自的事情。时光好像一下子拉回了童年,当时,我们最喜欢在一起游戏。男的一组,女的一组,或装扮成童话里的精灵,或轮流着讲着故事……
“吃饭喽,吃饭喽……”母亲在里屋叫道。这次,父亲已经摆好了大圆桌。母亲把一个个菜端出来摆好。“去叫爷爷,奶奶。”母亲说。
“爷爷吃饭了,奶奶吃饭了。”弟弟大声叫道。
一大桌的菜已经放好,我们都找了座位做下。
“妈,你吃这个。”
“这个我不吃,你们自己吃。”
“爷爷,这个鱼你喜欢吃,你多吃点。”
“弟弟,从今以后你要乖一点啊,好好努力,一定要考上大学。”
……
什么叫天伦之乐,你看到了吗?
▲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
中秋的月儿分外明,在家的心儿格外乐。
能在自己的家乡,赏故乡头顶的那轮皎洁明月,这种奢侈的幸福是要多少的福气才能换来。这时,可以把所有关于月亮的诗句都找出来,一遍一遍在心里朗诵,秋风在树叶间轻轻弹奏,秋虫依旧延续着夏日里的美好,我的心湖也一片平静。
我已经记不清以前的中秋夜,我是怎样赏月亮的?只是一些零星的记忆,在此时想起,心依旧美好。
儿时的中秋,应该也是在院子里度过的。那时,母亲为我在院子里摆了一条竹席,我则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听她讲嫦娥奔月、嫦娥与猪八戒、嫦娥与玉兔的故事。我的童年,因为有嫦娥,所有以后古典美女的样子我都是先从她身上想起。母亲说:“每年中秋,月亮里面会摇过一叶小舟,如果你看到,你就长大了。”我每年都等月亮船的出现,每次等得有点困了,才低头,母亲说:“你不好好看,船儿才摇过。”我意兴阑珊,只能再等明年。一年的等待,我最终还是没有看到船儿在月亮里出现,但我却已经长大了。现在在梦中,那船儿却时常出现。
后来的中秋节,我已经记不得是怎样度过的。如果细细地想,我猜自己是在上晚自习,那时不知道在思考怎样的问题,错过了那么多的中秋。
去年,我们宿舍几个人说好,去瘦西湖过中秋节,目的是为了去看那天下三分明月夜里的二分究竟是怎样的皎洁。我们买了月饼,还买了只鸡,准备好一份惬意的心情,好好欣赏明月。但,那时的明月似乎在与我们做对,此晚因为扬州云雾太重,竟然没有明月,只能又怅惘的离开。那时感觉,二十四桥的明月夜,原来是在诗句里的,与我们无关。可回到宿舍,打电话给母亲,母亲说:“家里的明月,圆如盘。”
今天是一个好天气,晚上的明月一定会圆的。我开始想象今夜那轮皎洁的明月,在我把它走失许多年之后,它会再次出现。
ps:今天是中秋节,祝烟雨所有的朋友中秋快乐!^_^
-全文完-
▷ 进入静韵随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