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工作能力与成绩遗君明珠

发表于-2006年10月04日 下午6:07评论-2条

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假设有两个人,同样的工作态度,但一个工作水平高,另一个工作水平低。一段时间后,哪一个人的业绩更高?

您也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肯定是工作水平高的那一个啊!

答案是否定的。很多时候,业绩最好的那一个,是工作水平较低的那一位。

我国古代文献《鹖冠子》曾载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鶡冠子》中的篇目多为后人假托,不足为据,相信作此寓言之人只是想说明治国的道理,劝自己的君主要象治病一样治国,治病于未病。但如果扁鹊真有兄弟三人,结果肯定也如大家所见到的:扁鹊会救人无数,千古留名,而其两兄弟则默默无闻,终老乡里。他们的能力是很难得到普通人的认同的。

在省教育厅组织的一次培训中,有一位学校的信息中心主任曾谈到,关于自己的工作,他让校长认识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果信息中心所有的老师都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上网聊天,说明他们的工作做好了。如果每位老师每天都在各科室间忙忙碌碌,报修电话不断,才是他们工作的失职。这话听起来让人惊诧,但细一想却不无道理。所谓“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才是真正的“上工”。让天下无病,才是最好的医生。不知道那个学校的校长是否理解那位主任的“理论”,但我知道现实中,能懂得“治未病”的领导少之又少。

做一个极端的假设,如果大禹治水之前,还没有发生水害的时候,有人每年枯水期都去疏浚河道,相信天下不会发生水患。也许,有千万条河流正是由于这样的治理才至今没有发过洪水,而只有没有治理的黄河才会涌现出大禹这样的“抗洪英雄”。战场上一个正确的决策往往会避免成千上万人的损失,但出谋划策者往往正因为这样的成功避免而默默无闻。

明朝有一个冤案:皇帝令人在南北沙河水上建南北沙河两座大桥。两座桥同时兴建,同样的投资,南大桥提前完工,没有超过预算,北大桥拖延了工期,超过了预算,结果南大桥的监工受到了明朝皇帝的嘉奖,而北大桥的监工,却被砍了脑袋。后来百年之内都没有暴露出什么问题,受奖的那位南大桥监工早已光宗耀祖后寿终正寝,被砍头的北大桥监工也早已被人遗忘。再后来,南大桥的问题暴露出来了,桥逐渐塌了,不能行车了,而北大桥却安然无恙,到现在还在使用。那位被砍头的监工无疑是有工作能力而且认真负责的,但在皇帝看来,他的成绩远不及敷衍了事的那一位。

我们考核一个人的工作,无非是所谓的“德、能、勤、绩”。“德”与“能”是很难量化的,人们看到的,只有“勤”和“绩”。我们经常会看到,干净利落干工作的人并不一定受到重视,“勤勤恳恳”在领导身边转的人却能得到重用;治安区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公安局长,总结工作时“破案率”、“出警率”等一系列“成绩”肯定不如一个治安乱的公安局长;大谈抓安全生产,关闭多少多少家非法煤矿的官员远远比辖区没有一家非法煤矿的政绩突出。

有的聪明人,他们会“把小病养大再治”。发现了苗头,他们并不着急,等问题暴露出来了,才开始行动。君不见,有的地方黑恶势力十年前就有群众反映,可公安机关收集证据就用去几年,等到他们坐大了才开始抓捕;有很多煤矿就在安监部门的眼皮底下,可非要死人了才有人站出来三令五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医生,我们的工作,就象是医生在治病。我希望每个人都能默默地忠于职守,只讲耕耘,不讲收获,不要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业绩”而昧着良心把小病等大。我更希望我们的人才评价体系能摆脱“德、能、勤、绩”的老框框,不但让每一个扁鹊能普济天下,更要让他们的哥哥们也能施惠众人。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遗君明珠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这不正常的事情,
现在已经成为正常了
工作能力太多时候与业绩成反比。

文章评论共[2]个
极度寒冷-评论

友情支持。
  【遗君明珠 回复】:表示感谢。 [2006-10-5 9:38:11]at:2006年10月04日 晚上9:15

caci123-评论

这就是现在的社会形态,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不知道毛主[xi]\鲁迅先生还在世的话会做何感想at:2006年10月19日 下午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