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没有几个不想成名的人。人死如灯灭。若不趁活着时留名,说不定哪天倏忽间灯灭了,了了也就了了。《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这种担忧,不无道理。故尔,于老之未至之前,先立了名,则遮几身虽死而名不灭。古诗“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桓温亦说:“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你看,理论根基厚实着呢。你甭管“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句势单力薄的老话。说破了,那不过是些个欲名不能欲壮不成的猪们酸叽叽的托辞。他们成不了名,就以歪理斜说教化人,用心不良也。斜眼观潮,哪个人怕出名,哪头猪怕肥壮呢?人,出了名,就可以有钱有权有势有资格有派头有威望,甚至有三个四个女人的。至于光宗耀祖,那还用说。项羽懂此道,清照懂项羽,故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名句。张爱玲还说,出名要趁早。出名晚了,快乐感就不那么强烈了。然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求名,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是阿猪阿狗随便可以学会的。君不见,世上人有多少人,为求名拈断了几多胡须,平添了几多皱纹,仍名不见经传;有多少人为求名变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到头来却落个身败名裂;又有多少人名声未振而身先死,名气未果而誉扫地,名望未得而先成囚。凡此,都是不懂成名招数的缘故。央视名嘴崔永元曾将当今社会上的成名方式归为一脱成名、一夜成名、一骂成名等几类。笔者在此不揣冒昧,也献拙招数则,公诸同好,或可为求名无门者提供几条成名的捷径。
(一) 见龙凤就攀
“攀龙附凤”,是自古通行至今的一条成名捷径。能依附帝王,自然能成就功业。扬雄在《法言•渊骞》中,对此曾有形象的描述:“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不可及也。”“巽”为风神。如此攀附, 实在不简单,不仅有气魄,而且颇具美感。翻翻历史,靠“攀龙附凤”而成功的人士,数不胜数。秦始皇的“仲父”吕不韦,就是此类人士中的皎皎者。这位阳翟富商,眼光堪称远大:当秦公子子楚作为人质,苟活性命于邯郸,“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之时,他即认定“奇货可居”,及早攀上这个“潜”龙,可为日后渔利之资。他助子楚以重金,并入秦贿赂、游说华阳夫人,终立子楚为太子嗣。他还献上有娠的宠姬,把子楚照顾得舒舒服服。宠姬既为子楚所纳,也就是培养了一只“凤”,以后附上去,想来也不费力。吕不韦真有算计,攀龙附凤,一箭双雕,做成了一笔大买卖。日后子楚与嬴政先后即位,均任吕不韦为相国,封十万户,号曰文信候,风光无限。对此,李贽在《史纲评要》中批道:“大贾买得皇帝。又买得个皇帝儿子。大奇。大奇。”
“攀龙附凤”,人人梦寐以求,但并非人人都能找到门路,去接近帝王后妃。没有龙凤可攀可附,降低一个层次“攀高结贵”,同样可以成名。孔子周游列国,靠攀龙而成名后,颜回就攀了孔子这个贵,拜了孔子为师,并因了孔子的肯定,其勤学之美誉才得以流传千古。事实上,世间勤勉之人何止颜回一个?而声名远播者几何?诗仙李白,更懂“攀龙附凤”的精髓,初出道时就四处请托,拜谒官宦。他的名作《与韩荆州书》,对当时的荆州刺史韩朝宗,极尽奉承:“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候,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说得妙极了,本意是要靠韩朝宗推荐,得个一官半职,却说成仅愿拜识阁下而已,即使封个万户候也不稀罕。
在文坛上,娱乐圈,最好的龙凤就是爹妈。成龙的儿子房租名,张国立的儿子张默,陈慧琳的弟弟陈司翰,但这种关系完全依赖于先天条件,不是谁都可以幻想的。所以能攀上名家,也就遇着真龙真凤了。看看国内当今某些当红明星,那个不是靠某位名导“慧眼识珠”才红了的。国人从来就迷信权威,只要名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至于演技到底如何,无人去较劲。再加上新闻媒体的一番吹嘘,于是一位明星就“新鲜出炉”了。至于新人出书,更要找知名作家作序,若知名作家不作序,让他搞一个公开推荐也行,有了名家关注,自是前途无量,不可小视的,不但书会变得畅销起来,人也会跟着名起来。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则是许多名家主动提携新人,使之成为新一代名家。相比之下,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所以,要学会这门艺术。
但是,“攀龙附凤”不是人人可以学得炉火纯青的。古时候,那位“明皇少师文渊阁大学士申公之隔壁豆腐店王阿奶”,民国时期那些“我的朋友胡适之”的胡适之先生的朋友们的哥们,现在常给人介绍“我小姨子的男人的舅舅的远方堂哥是某某局局长”者之招,现今已显得太小儿科了。因为如今兴盛修路修关系学,这些道道曲里拐弯,如六盘山,又如山城重庆的小巷,都是要缴过路钱的。没准你还没摸着龙凤的屁股,就山穷水尽,家徒四壁了。
我所说的攀龙附凤,就是和死去的、活着的、现在当红的名人硬拉点关系,要嘛是叔侄关系,要嘛就情侣关系,实在不行,在公开场合骂上几句也成。比如,你姓李又喜欢写诗,就说是李白的第三十三代子孙,谁还会查你的家谱?你姓孔又喜欢做圣人,就说是孔子的第七十八代子孙,孔家的后人那个不敢认你。你想做个好木匠,抬出鲁班;你想成为好茶家,抬出陆羽;你想做个好官,当个高干子弟。“黄健翔与张靓颖的童话故事”,“李承鹏和李宇春的叔侄情深”,这些事儿有多少可信度?谁又会一探究竟,你就大胆地说吧!
用此法者,脸皮须厚,缺才少德。因为在当今中国,老实、正派、有本事已经不行了。还因为整个社会已飘在空中,有权、有钱、有色就能搞定一切。凡是想靠攀龙附凤成名的人,首先要丢掉人的尊严,丢掉人的灵魂,丢掉贞操,丢掉自己,这是第一步。然后攀结权势,投靠大款,买通媒体,制造声势,或者直接认活着的名人做祖宗、做干妈、做干爹,甚至拉来认亲爹亲娘亦无不可。这样才能慢慢登上成名的台阶。到那时,他们若象8一样红得发紫,那你只少亦会象6一样一路顺风。但此法的禁忌症是:老实人、正派人和有钱者忌用。前者无需多言,老实人,正派人,亮他也没有这个本事;后者,更无需多言,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呢!
(二)见名流就骂
此招,就是专挑那些名气很大,正在媒体网络走红的演艺名星、文化名人、网络名人谩骂攻击,揭短挑刺,没事找事,无理取闹,横加指责,哪怕空穴来风,也要抓住不放。而且引经据典,将他的祖宗八代的丑事给扒出来,最终把名人踩在自己的脚下。先骂时,要注意用昵称,切勿先曝露踪迹。名人一般容不得名声受损,势必回应。直把名人骂得怒气冲天,暴跳如雷,拉你上法庭为止。等到事态平息,你再彰露行影,自可一夜成名。
譬如余秋雨先生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散文大家后,一些新人借骂余秋雨先生也声誉鹊起,脱颖而出。去年,杂文新锐余杰先生,不知从哪里翻过当红作家余秋雨先生的档案,得知老余在“文革”期间,曾一度混迹于上海大批判写作班子,于是小余抓住老余的小辫子大做文章,写下《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向老余发难,并将其扣上“文革余孽”的帽子,一些报刊抓住时机,大肆炒作,把个余杰炒得热了又热,名了又名。其实,搞外调、查历史、抓辫子、扣帽子,是“文革”时期整人的主要手段。晚生小余却将此用来成名,以余毒攻余孽,倒也很有效。
还有,易中天不正如日中天吗,摸他的屁股,把易中天品三国说得狗屁不如,管它有理没理,再稍带句惹他屁股发痒的话,事情也就多半成了。你虽然落了个侵犯别人名誉权的罪,但你因此可以名扬天下。倘若人家我行我素,不悄一顾,你可以接二连三,笔轰炮炸,不信他的脾气好得不犯毛。现实中,名人时常把一个无名小卒骂得出了名的事,很多。往往都是名人们上了贼船的缘故,关键是你会不会当贼。
谩骂名流,不但可以成名,而且可以扬名,是本来就名的名声更加如日中天。这类的代表人物是宋祖德。宋大嘴是站在人民币的台阶上,说遍天下能说之人。他本来就是文艺、电视、电影娱乐圈内的重炮手, 既从政,又经商;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是一名诗人。但他仍喜欢向名人开炮,喜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凡是经过他嘴下被贬的名人,不臭即伤,丢尽了脸,伤透了心。隐藏很深的人,经他一阵炮轰,那真是体无完肤,见缝必钻。最新遭殃明星是巩俐,被说成是张艺谋的铺盖卷。他呢,却因此更加红遍了大江南北,在网上的点击率名列前茅,真正成为了一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超级名人。宋靠一张“臭嘴”揭露名人隐私,得到了殊荣,其巧诀就是:不择手段,向名人开炮!
(三)见马屁就拍
现代求名法,拍马屁是第一学问。因为从人的本性来看,谁都愿意听漂亮话,顺耳的话;谁都愿意看别人奴颜卑膝、矮自己一头。你硬邦邦的做人,纵有天大本领,也会使你干搁起来,成不了名。但马屁人人会拍,却各有巧妙不同。高明的马屁专家拍马屁,往往是水到渠成,脱口而出,透着拍马屁者深厚的“功力”,他能拍得人不知鬼不觉,受屁者像进了按摩院一样,浑身都觉舒服。不善拍马屁的人,拍出来的马屁,不但旁人听不惯,就是受屁的当事人也会从屁股眼里肉麻出来,反而疑心拍者在取笑他,或竟是“钝”他。马屁拍得不得其法,而被人看穿了是马屁,或拍得过了分寸,使人感到不快,少不得就要小触霉头,弄得当场出丑,这就叫做“马屁拍到了马脚上”。所以,拍马屁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空口喊几声“万岁”,人家就能给你名誉,给你地位的。
故尔,拍马第一诀是说话要巧,要说得委婉、温柔、顺从、憨态可鞠。前些年,马季有个相声,讲一个马屁精见人的第一话必是“好啊好”,有回碰了个只有一只眼的人,马屁精就说:“好啊好,一只眼好啊,一目了然哪。”其实,在我看来,这个马屁,只能算一个低级的马屁。这样的拍马者,透着一身的媚骨,嘴上涂蜜,脚底抹油,睁着眼也能把臭的说成香的,明明长相一般,非得说成貌若天仙;明明是秃头,非说是聪明绝项;某人长得像谋名星,不说你长得真象某名星,而说某名星长得真象你;还有这样给领导提意见的:我给咱头儿提个意见吧,你真是个工作狂,你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你的身体难道是你个人的吗,不,是国家的,是党的,是大家的。瞧,这样的马屁,让人一听就恶心。因为这类马屁精“功力”太浅,太小儿科,说得太没水平,太容易被人识破,若碰上不吃这套的人往往会适得其反。
最高明的马屁是“心领神会型”的。你要从领导的一个眼神里就能尽悉其喜好,每句话、每件事都能投其所好,比如,知道领导之子所崇拜的某歌星要开演唱会,就不惜掏高价购得甲等票两张送上,还装作随意的样子说是朋友送的。这样的“道行”才算高,虽然骨子里更加肉麻,但因不露声色,效果也就奇佳了。这就像武侠小说里所描写的两种练武境界,小儿科用的是你拳我脚的蛮力,心领神会者靠的则是内力修炼,“杀”人于无形。这样的高道行,是有历史章故的:从前,有个爱拍马屁的人,皇帝、百官都被他拍得团团转。阎王听说后,派小鬼把他捉拿到阎王殿,准备判他下油锅。这人两眼骨碌碌一转,马上“扑通”一声跪下,说:“阎王老爷,不是小人愿意低三下四,而是那些人喜欢让我吹捧、奉承。如果他们都能像您一样铁面无私、执法如山,那么我再怎样拍马,也没有用处啊!”阎王听了这话句句入耳,就判他无罪,仍派小鬼送他回了人间。瞧,从有罪到无罪,逃掉“下油锅”之刑,靠什么?靠的还是拍马屁!阎王老爷原本想治拍马者的罪,却在不知不觉中,又被拍马者拍得如饮醇酒、四体通泰,进入了施拍者的圈套,放他回了人间。
但是,拍马术也不仅仅是精神贿赂,你除会窥探上头的意向外,还要有奉承的具体表现,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骨肉、人性与人格,也不为过。不牺牲这些,就不算真正拍了马屁,也就未必能真正得到名位。历史上易牙蒸儿给主子吃,吕不韦用妻妾施美人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有一位苟观察,听说制台大人的宠妾去世了,就把自己的绝色寡媳劝嫁给了制台大人做夫人。这些会拍马屁的人事就不说了吧。说个当代的例子,原河南省卢氏县一县委书记的继父去世,手下的几名乡官不惜跑数百里,到他的老家去奔丧,他们披麻戴孝跪在灵堂前,痛哭流涕,比死了亲娘老子还要伤心,众人怎么劝也劝阻不住,后来还是该书记亲自出面,说声“行啦!行啦!知道啦!”这才打住。后来这几位乡官分别被任命为县建委主任、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和常务副县长。这些人,岂不知人性人格之尊贵?无奈要顾全这些,就没有人给官做,给名利。为求名成名,也就不得不如此了。
(四)见辞典就上
有位漫画家曾作过一幅“一夜成名”的漫画:画面中心是两只手握巨笔、身着稿纸图案衣服的猪,猪身后的牌子是“世界名猪传记中心”;牌子边挂一信箱,曰:“要出名,快报名,助您一夜成名”。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在讽刺时下正流行的“名人录”、“名人大辞典”编纂风。但讽刺归讽刺,此法确是那些穷得只有钱财而无名位者成名的捷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管你有无出名业绩,不管你是否胡编乱造,只要你肯“掏钱买单”,包你“一夜成名”。你是无名的医生,可上《医学名人录》;你是街头算命的,可上《世界周易专家大辞典》;你是小学老师,可上《教育名人录》;你是公务员或者只是一个小萝卜头,可上《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如今的辞典,三教九流里有什么名堂,就有什么样的大辞典。你完全可以按需投稿,给某编纂委员会寄去千儿八百元钱,在《名人录》里出上一条,盖可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若你的头衔、学位不亮豁,升官时文凭不达标,亦不要紧,再花一万元上一会研究生,今天报名,明天毕业的那种。假如你想在文学诗歌上成名更简单,如今全国各地各种大奖赛日日不断,等级与钱都是挂了钩的,想要几等奖就寄几等奖的钱去,何愁你无名可出。
总之,只要“名”欲熏心,就有办法可想,捞到晋级、升职的资本。没有英雄的时代是苍白的,没有名人的社会同样是悲哀的。名人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时代前进的方向,折射出社会的文明程度。这个世界,流行名人,不买顶“名人”帽子“过把瘾”,等于你没来过这个世界,你说冤也不冤。正写到这里,居然有一家“世界文化名人大辞典出版办公室”来函,称我在世界文化方面做出了杰出成就,已荣幸地被《世界文化名人大辞典》选中,要我速寄一份500字的个人创作简历和一张彩色照片,该书将在年底隆重推出,届时在北京举行盛大首发仪式。嚯嚯!我不想成名,也就顺手把它丢垃圾篓了!
(五)见别人就吹
这题目不是指吹别人,而是在别人面前吹自己。成名后谦虚,名更盛;名未果而谦虚,是笨蛋。求名必须自力更生,自吹自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你若说自己的瓜若,谁买帐?上电视做广告要掏钱,上名人大辞典要掏钱,买一顶假文凭、假学历要掏钱,那就撕破脸皮,鼓起腮膀子吹吧。
譬如,你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歌手,不想在艺术上下功夫,而只想当名星,你就说你是已故的某著名歌唱家亲手培育的好苗子,你就找一个三流记者采访你,说你自成名后每天怕得不敢回家,一回家就被各路记者围得水泄不通,你就说或者找关系在著名刊物上发一篇豆腐块文章,向千千万万的听众发烧友声明:本人每天收到海内外听众不信数以千计,实在无力一一回复,今特在此统一作答,请见谅。尽管你一年收不到一个粉丝的来信。你甚至可以说,你一出门就得女扮男妆,怕被粉丝们发现围着影响交通。反正,这些子虚乌有的事,人们也懒得去调查,而且吹牛又不上税,你只管放心地吹吧!
《新疆经济报》曾报道:乌鲁木齐市一家报社的一位年轻职员,在收到《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纪珍藏版)的入选通知书后,在“主要业绩”一栏里,信手胡编了一段荒唐业绩:“吴和友,男,教授,1920年8月生,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现任新疆叨羊协会主[xi],系新疆黄埔同学会名誉主[xi],檀香山马哈鱼公司驻新疆代表。1953年在新疆举办的有100多个国家200余名骑手参加的第三届世界叨羊大赛上获金奖,并著有《马与马母系血统探源》、《寒武纪——羊细胞贫困的岁月》,均获诺贝尔生物奖提名。”以上内容很快被大辞典编委会录入微机,并寄来校样,要吴花492元买书一本。看到了吧,这样荒堂的经历都不审核,就通过了,还有什么过不了关的!有一篇提名《自由写作人的荣誉》的文章中曾这样写道:“自我1998年“三不要”——不要职务、不要工资、不要职称,成为一个完全靠稿费养家糊口的“自由写作人”之后……”你看这牛皮吹得,简直比大腕还大腕,不过如果他已具备了老村和王小波那样的资本,如果出版社社长是他的小舅子,那就得另作他论。
除了吹自己的经历、才能、本事,还要吹大事。网络上不猛吹恶侃是不行的,光靠你那三脚猫的功夫和鼠目寸光的视角只能使你永远生存在别人的脚下。什么器官移植,日本高中生援交,爱菲尔铁塔倾斜,夜女郎呻吟,欧洲大街看美女,世界杯ac米兰,澳门赌场,拉斯维加斯赌圣,一定要挑专业和敏感领域大吹大擂,而且务必也要使自己成为在场的重要人物,这些事都有你参与制作。ok,搞定你的文章,别人就被你震呆了,穿上西服准备成名吧!只要一鼓作气吹下去,你的名声就会象气球一样越吹越大,越飘越高。
(六)把自己搞贱
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正是“家”成批、“腕”成群、“星”成片、“头”成堆的时代。而没有名就不能成家、成名、成腕、成星、成头儿。你自吹自擂得稍有了名气,就可以自我作贱,进一步巩固提高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自我做贱就是自己糟蹋自己。臭,我这解释等于没有解释。曹操的马受了飞鸟的惊吓,踏坏了百姓的麦田,采取的就是对自己处以斩首之刑,尽管后来以发代首了,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你想一想,骂自己不是人的人,是不是大名鼎鼎的腕们。没名堂的人只会骂别人不是人,所以他永远成不了家,成不了气候。王朔敢于向人洋洋自得地说“我是流氓”,因而他成了堂堂正正的腕爷。真正的小流氓只配偷偷摸摸地骂别人是流氓。做贱也叫自我堕落。王力雄在《渴望堕落》一文中写道:以王朔的小说与贾平凹的《废都》为代表的文学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主要是人文知识分子)与其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许多背道而驰的变化,同时却和王朔笔下的痞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相似之处,这就是对于“堕落”的渴望。在当今的文坛,堕落已经成为时髦,文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堕落并炫耀自己的堕落,就因为堕落是一条成名的捷径。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成名难,守名更难。想在娱乐圈成名并守住名,你也得学会不断提高自身的保鲜值,学会变身术,从清纯可爱到诱惑迷离,时时根据要扮演的角色来转换模样,糟蹋自己。你看,范冰冰从清纯到诱惑,爱戴从动感到狂野,黄圣依从优雅到诱惑,蒋勤勤从知性到性感,章子怡从阳光到迷离,周迅从可爱到诱惑,赵薇从高贵到颓废,她们为的是什么,为的不是成名,而是守名。做贱无疑即是成名的法宝,也是守名的巧诀。女人如此,男人也如此,陈凯歌从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大导演,堕落为一个对视觉幻象极度迷恋的匠人,就是和他一直不切实际的“王者意识”有关。
至于一般人想要成名,做贱更是首要的选择。木子美把自己作爱的事告诉了很多人,她成名了;陆步轩怀揣北大文凭在长安街头卖猪肉他成名了;汤加丽脱的光光的照了很多照片,她也成名了。木子美走红,是因为她做贱自己,写性爱日记;流氓燕成名,是因为她跟着做贱自己,luo体写作;芙蓉姐姐也成名了,就因为她做出了那个令人恶心的“s”造型。当今世界不断变化,科技不断进步,人的思想也随着多元化的文化而开放了许多,这既体现了一种社会进步,同时也导致一些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惨遭淘汰后的失落与愤慨。这些人比常人有着更为强烈的表现欲望,她们更渴望成名的捷径,更希望很快地被社会理解与接纳。那么,你就学会做贱吧,只要你能豁得出自己这张脸,豁出下半身,把有关自己的花边新闻,隐私生活,有的没有的,真实的不真实的,全用自己犀利的笔杜撰到网上,当网络在你的流言下阴霾的时候,你是最阳光的,最出名的,最有凝聚力的。如果你不会写字也不要紧,就用身体语言写作,若觉自己个是细挑的美女,就脱光;若觉你是身体奇丑的美女,请只曝露你的身体。我保证不出半天你就能就火得像“芙蓉姐姐”一样;我还保证不出一个月就有网络游戏大言不惭地让你扮演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即使你奇丑无比也没关系,请把全身心都贡献出来吧,摆出最烂的造型,描写最有赘肉的便便大腹,而且要装清纯,可爱,灿烂,幻想自己是天下最完美的女人,说自己是天仙下凡,都会有无数粉丝对你吹棒,乐此不彼。总之,当你赤luo裸的时候,你就成了名人。
我迷茫,我堕落,这是北影女孩唯一可以成名的明星路。对于大学里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出名是需要更大代价的。有一个哥们,也算是校园名人,常常开玩笑说,你想出名吗?你可以做一件丑事,并告诉我们艺术专业的学生,艺术学生或许缺少专业艺术氛围,但你决不可说他们不专业,有时候他们的炒作能力丝毫不逊色于“狗仔队”,编编花边新闻,在与大众相比,更喜爱八卦的是大学生这个群体,有传播者,有受众,而且还有信息的反馈,这种传播模式自然成功,包你出名。当然这有可能会让你丢脸,因为毕竟是一件丑事。不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想更红,就得依靠网络,揭露自己的龌龊,在阳光下暴晒自己的痛,大胆放上自己的裸照,标上大标题,发到最最知名的各大网站论坛,留言板上和美女堕落图库。
对于那些半红不紫的人来说,怎么成名呢?你可以来一种明争暗斗的炒作,两人商量好,在报纸上互相攻击,互相提高知名度。也许有人会问:不可以用努力去争吗?都21世纪了,用赵本山的话说,火车都提速了,成名也需要一个快捷方式,互相攻击,闹点绯闻,这才更快。当然绯闻也有真的,不管真的假的,只要对当事艺人成名有帮助就行。你又说,你不是名人,怎么办呢?“骂人”不会引人注目,因为需要骂的精,骂的有水平,所以有难度。不过,可以选择被“骂”啊!被骂就不一样了,只需要做一件大事,丑事,让别人觉得夸张,觉得这是出丑,是做贱,就行了。总会有许多没事干的人喜欢这些花边新闻。人们的心理又都是好奇的,用大学生的话说,就指着好奇心活着了!有了这好奇的土壤,你还怕不会一夜间成名吗?
对于大多数不愿脱不愿露的网络写手来说,那你就在文章题目上做贱吧。别用正而八经的题目,用个色的题目。如:“一个堕落的处男的自白”,还有“就让我彻底堕落!”“赤luo到底”,“床上干什么?”“[ch*]女的隐私”,“脱光了再说”,“我和包二奶的一y*情”,“昨夜,我遗精了”,都是点击率超高的。因为人们“猎艳”的心理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那些飙升的点击率就是证明!尽管这样的内容往往会令大多数人“大失所望”,有“上当”和“点击未遂”的感觉。冤!比窦娥还“冤”。但“冤”过之后,骂过之后,网友们还会乐此不疲的再点击。点击率就是生命,就是成名了!
(七)见好就模仿
诺贝尔文学奖只不过是十三个瑞典人对世界文学潮流的一种看法,而能进《世界吉尼斯纪录》则是要出尽风头,名留全球的。当然,世上的每个人都不可能进《世界吉尼斯纪录》,进了那个纪录的,都是些货真价实的异人。上海不是还有一个《上海吉尼斯纪录》吗,能进它也可在咱华夏留名的。可惜,那也得有真功夫。对于我们这些不想吃苦又想出名的人来说,怎么办呢?我从中着磨出了另一条成名的捷径:这就是模仿。
现实中,不论是艺术界、文坛还是商界,因模仿而成名的例子比比皆是。小贝和辣妹这对金童玉女成为全球最知名的商标品牌之后,“小贝第二”的艳星乔丹和她的新欢、歌手皮特-安德雷便磨拳擦掌,步其后尘,两人的模仿丝毫不逊辣妹和小贝,并因负面新闻而出名。温州人为什么赚足了中国的钱,就因为温州人善于模仿、抄袭、复制人家的产品。模仿国外知名品牌手机外形,已然成为许多中小国产手机和黑手机的发财之道。所以,你的艺术若没独自特点,别再费事了,陈佩斯出名,不就是剃了个光光头吗。去模仿倬别林、候宝林、马季、陈佩斯、赵本山什么的,即不用创作新作,又用不着发挥风格,仿的像就成。模仿会一两个人,那些请不到腕爷名流的二流晚会演出,就是你的舞台,再上个电视什么的,也够你风光一辈子的。
对于写作的人来说,你也别把码字儿看得很神秘,其实小菜一蝶。古语云: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说的就是模仿。李白写绝句,不就七个字七个字地写吗;某泰斗的抒情诗很吃香,不就是十四行一首吗;你仿照着七个字七个字地写,十四行十四行地码就是了。如果这也苦,那就仿皮毛,专找那些正在走红的作品题目仿之。前几年《北京人在纽约》很畅销,你就写《北京人在东京》、《上海人在巴黎》、《广东人在非洲》之类。这法儿虽然让文坛给用烂了,但仍经久不衰。世事纷繁,我们不可能都凭自我一一解决,遇到困难,不妨看看别人的举动,获取经验,模仿他,说不定一夜间就成名了!
但有些事、有些人是不能模仿的,比如音乐,比如周杰伦。他的横空出世,伴随着一副独特的唱腔:中音略高的抒情腔,以及流利甚至于难以辨清的说唱腔,都吸引了无数的追星一族。这一前所未有的新式唱法,无疑是成功的。然而逐渐有别的歌手模仿起了周杰伦的风格。比如后弦(一歌手)。尽管他们模仿的绘声绘色,甚至于以假乱真,但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他并没有成功。何也?仿错对象之故也。音乐上,只有那些唱出自我的音乐人,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个道理其实显而易见。有一个寓言,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中国古代也有“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说。这些被奉为失败之典型,都是由于胡乱模仿错了对象引起的。东施还不是为了使自己美些,但却不得门道,只知西施美而不知其之所以美,这是她最大的失败之处。一家成名,众相模仿,但结局往往是第一家仍旧名气如日中天,而竞相模仿者却收效甚微。所以,模仿必须得瞅准了对象再干,吉尼斯世界纪录里,有人的目标是吃掉(真吃)一辆汽车,你可别去模仿着吃玻璃,吃钢筋,吃水泥,那是异人们的事,普通人玩不起小命的。
(八)把自己搞怪
宋徽宗时,朝廷举行《深山藏古寺》命题绘画考试,参加考试的有几百人,考生们挖空心思构思画面。有的在画面上画着崇山峻岭,其间耸立着一座寺;有的在山岭间“扬”起一面寺幡;有的在两峰之间“闪”出一角寺庙的飞檐……宋徽宗看了都不满意,这时,又有一位考生交上卷来,宋徽宗展开一看,不禁拍案称绝!只见画面:崇山峻岭之间,一股清泉飞泻而下,泉边一位老和尚正弯着腰,用瓢往桶中倒水。宋徽宗为什么赞赏这幅画呢?就因这幅画内涵丰富,不见古寺胜有古寺。山泉边有和尚,说明山深处必有寺庙;和尚年迈还要亲自担水,一定是年轻的和尚不愿枯守古寺纷纷奔走他乡,只剩下这位老和尚留守寺院,老和尚所住的寺院也必定是一座年久失修、饱经沧桑的古寺。这位考生突破常人思维,巧妙地体现出题眼“藏”,可谓标新立异,别具匠心,考生因此而成名。
电影《东邪西毒》只所以成功,就在于王家卫的标新立异,在于他敢想敢做,敢于打破常规,去尝试新的东西。在《东邪西毒》中王家卫的标新立异体现在他不仅打破了电影类型的局限,将正统的武侠人物写成滑稽调侃,在轻松的氛围里感受喜剧魅力。而且还有意识地诀别了文化轨道的传统,不理会历史、文化、时代、社会的原形式或主题再现,而只是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抒发为“难以承受之轻”的情感篇章。让都市现实环境中的人灵魂怦然心动,在堕落的世界中感受到天使的灵性,天使的气息。
以上两则,都是正道上标新立异的典范。但没有真本事的人,是创新不了的。我想说的是另类的标新,另类的立异,另类的搞怪。比如某人想顺利出书,竟裸奔于长沙街头,引起诸多媒体报道。就是很好的例子。裸奔者的书出没出是另一回事,裸奔“阴谋”的部分目的----成名,毕竟实现,阴谋的模式很像是娱乐圈人士的路数。可见,如今要成名,光走正道还不够,非得有标新立异的精神不可。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只能按照老祖宗划定的框框办事,就只能吃别人嚼过的馒头,就只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爬行,也就只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成为别人的附属品。鲁迅先生也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头脑僵化,是成不了名的。要成名,必须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独树一帜,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但你也别把标新立异看得太“神圣”。似乎别人制造不出原子弹,你制造出来,才是标新立异;别人创立不了一种新的理论,你能创立出来,才是标新立异。如果这样的话,世界上没有几人可以称得上是标新立异的人物了。其实,标新立异说难不难。你若是个书画爱好者,用手书画出不了名,不妨改用脚丫子龙飞凤舞,或者用嘴衔笔写,把笔插入鼻孔中写,倒立着写,背过身子写,闭着眼睛写,踩着高跷写,口吐墨水写,用自己的头发写,用美女的头发写,用自己的身体写,用美女的身体写,在美女的身体上写,在猫狗的尾巴上绑上一枝笔写;用毛笔作画出不了名,不妨用指头鸡毛柴棍来描丹绘青,或者干脆往宣纸上倒一滩墨,再用嘴吹,任墨随吹而流,保证能吹出轰动艺术界的艺术佳作。假如你唱了十几年歌还没唱成个名星,我劝你悬崖勒马,别费嗓门了,去学驴叫狗叫什么的,说不定一年后就能成为口技名星。
如果你是一个纯净的作家,不要再以为你的清纯小说可以吸引别人的眼球,那是愚蠢至极的想法。何况,凭苦磨苦炼的功夫使文章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对咱心浮意躁成名心切的哥儿们来说实在是太不实际。这年头好象再没了凭一张大字报(如聂元梓先生的)或一篇“罢官论”(如姚文元先生的)就惊动几亿国民的好机会;这投枪匕首的作用虽各朝各代都需要,可在这政治风云里翻筋斗,身家性命难掂量,划不来的。再说,这年头,网络对清纯的需求已经饱和,你得开动脑筋,琢磨另外的门道。骂一骂鲁迅先生,唱一唱“寻根”的古歌,编几句什么“多重情绪张力”,什么“意象密度距离”的新词儿,连抄带纂地玩几篇所谓“新感觉”、“黑幽默”,或许会满足文化荒漠里枯竭久了的时髦青年,让他们饥不择食,生吞活剥地热爱你。但那只是一会儿的热度,读那些东西,他们的头一会儿就会大的。你还得试着去探究另类的角色,犯罪,吸毒,强j*,lu*n伦,淫欲,惊悚,婚外情,变态,同性恋等。性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只要你大笔一挥,步步深入,从表皮写进内里,从毛发写进骨髓,写得七窍出血,八面生烟;又比地摊文学家笨拙之笔技高三筹,何愁不能成名?加之官方偏偏又挺把这当回事儿,一查一禁,更会促成您的成功!于是您大名鼎鼎了;也算与封建势力作战的勇士,不仅今朝,大概百年之后,仍会有人惦念着。一句话,标新立异造就名人。
当然,用这些招,也是要有一点本事的。如果你一点本事都没有,不妨标新立异地搞恶俗。十年前,天津曾出现过一个“塔码地”酒吧,很火了一把,因为酒吧的名字是天津口音说“他妈的”的谐音;前两年,北京市新街口南大街一家兰州牛肉拉面馆,刚开张,就引起了不少市民关注,原因也不是面的味道如何好,而是该店取名叫“牛碧”,让人想起了与之谐音的一句脏话。尽管这样的店名,曾被人们称之为“流氓文化”,现在被称之为“恶俗文化”,但还是很吃香。想想,天津“狗不理包子”,是不是也有恶俗的味道,狗都不理的包子,人为何爱吃呢?照字面解,不吃这包子的人都是狗,吃了这包子的人都不是狗,人们是不是都怕被骂成狗,才去吃狗不理包子的呢?非也,狗不理包子是以质量取胜的。但名称的独出心裁,也是狗不理包子成名的法宝。商人能做到,文人应该更能做到,从著名作家的《丰乳肥臀》到《有了快感你喊》,都是现成的例子,单就一个令人面红耳赤的名字,就起到了哄动的效应。所以,能想出标新立异的书名、文章名,也是成名的捷径。作家雅兰就是以发表小小说《南京呆b》成名的,“呆b”是南京的“市骂”,“南京呆b”描写一南京权威男人为追求美女,以诗歌大赛利诱,被美女暗骂“呆b”的故事。单就小说内容而言,并没有多少创新的东西,但它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据《扬子晚报》报道,近日,江苏师范学院56岁的莫小新副教授,当众脱光衣服,赤luo身体向几十名学生及老师阐述自己对人体艺术和人性文化的理解,成为中国教育史上身体力行“luo体教学第一人”,没有标新立异的创举,莫小新谁个知道。有一篇叫《网络红人成名教程》的文章,把诸多“网络名人”的出名招式分为四个阶段:初级篇—内功扎实,成名人物有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等;进阶篇—情色炒作,成名人物有慕容雪村、木子美等;高级篇—脱衣炒作,成名人物有竹影青瞳、流氓燕等;特级篇—剑走偏锋,代表人物非芙蓉姐姐莫属。这些,都是标新立异的代表人物。只要你想学,能学出怪招,你就能成名。
(九)上网就恶搞
恶搞是当前网络上流行的,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表达个人思想的一种方式,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正常”。说白了,就是用不好好说话的方式成名。几年前,以恶搞著称的“小胖贴图”就无比风行;去年底,陈凯歌导演的《无极》被一个网络小子胡戈以视频剪辑戏谑了一把,胡戈由此一夜间成名,大有成为恶搞代言人的趋势。前几天还有人说胡戈是陈凯歌的私生子,典型恶搞式想象。这样的环境,对胡戈来说,是件大大的好事吧。说不定两年以后,我们会习惯称呼胡戈为胡导,或胡搞。现在,恶搞之风正越刮越猛,恶搞的对象早已超出文娱圈,公众人物、普通大众以及各种影音图像作品,五花八门的恶搞之作铺天盖地而来。从方言配音到电影剪辑,从影视作品里的人物到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恶搞的枪口甚至瞄准了红色经典、英雄人物。但不管那种路子,恶搞,无疑是加速成名的最新捷径。
博客安迪成名,就是恶搞了李宇春、李亚鹏、李咏、雪村、范冰冰、郭德纲……这些明星。在安迪的笔下,众多名人都以夸张、荒诞的形象出现,并配以“辛辣”或“幽默”的文字说明,一经推出便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在安迪的一幅作品中,郭德纲拿着工具在帮赵本山理发,赵本山满脸愁容,安迪说赵本山、郭德纲是中国草根笑星中的“二人赚”。而被恶搞得最惨的,莫过于2005年“超女”冠军李宇春与2006年“加油好男儿”热门人选向鼎了。作者以一幅“李宇春向鼎连体图”,借以说明“中性时代”的来临,还把李宇春和向鼎称为“超级中性的连体宝贝”。醉翁之意不在酒,恶搞之意不在恶名人,在于搞者自己成名也。
你创作不了经典歌曲,但可以改词歪唱,把一些流行歌曲重新填词,还可以像模像样地找人重新翻唱,制作成搞笑版的新曲目上传到网上。例如《吉祥三宝》恶搞版,目前至少已有20多个,比较著名的有“馒头无极版”、“房产版”、“设计版”、“小偷版”。《吉祥三宝》的“食堂版”是:同学!噢?食堂做饭做得很好吃吗?你说谎哪!菜在嘴里是什么感觉啊?拔凉拔凉的啊!那汤能否用来洗脸刷牙?这是实话!冷饭、凉菜、清汤就是吉祥的一家。这一招简单吧,简单了就学。
如果你比普通的网民多一种才能,具有导演、编剧水平和相当的视频图像处理能力,那你就恶搞影视作品吧。通过二次剪辑、后期配音和添加字幕,形成内容完全不同的新视频短片。那样,你成名的速度可能更快。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不说了吧。《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也是恶搞的代表作,是对电影《闪闪的红星》及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的恶搞,原来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片头变成了“八七电影制片厂”,潘冬子的父亲变成了“地产大鳄”潘石屹,而一心想参加“非常6+1”的潘冬子母亲的梦中情人是主持人李咏。其中,还有一个“大坏蛋”是比赛评委,名字叫做“老贼”,而央视的人都知道这个“老贼”就是青年歌手大赛总策划秦新民。
恶搞的名堂还有很多,如假唱表演,广州美术学院的两名男生:黄艺馨和韦炜,他们因假唱后街男孩的歌曲而得名,其假唱作品在网上广为流传。除了恶搞假唱,你还可以恶搞文字,篡改名作,模仿名人名作的行文,改变著名小说、诗词、格言、电影台词、节目主持词,形成结构相似但表达意思完全不同的作品。但恶搞时,也要找准对象,不然,你自己还没出名,却把被搞者搞得声名显赫,就得不倘试了。比如最新流行的恶搞对象诗人赵丽华。在百度搜索赵丽华,出来有关信息有138,000 项,其中99%是关于这次恶搞赵丽华大肆仿写的信息。而关于赵丽华的介绍,我东看西凑才得到上面那个介绍,那真是名副其实的“简介”。从这个情况看,赵丽华在被恶搞之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我也不知道她是个女诗人,正是这次恶搞,把赵丽华的名字搞红了网络。赵丽华呢,安然地在新浪上开起了博客,不到三天,点击率超过了20万元。你说,冤还是不冤?
(十)见绯闻就炒
成名的大道有很多条,通过n年一遇的机会而横空出世的算一条,通过他人提携的算一条,而更多的人则靠炒作成名。天下名人一大炒,看你会炒不会炒。这炒就是炒绯闻。这类成名捷径常见于娱乐界。因为在光怪陆离的娱乐圈有这样一个特质:老老实实做人鲜有人理会。娱乐界更讲究人气,人气不旺,想如某些明星一曲成名或一演成名,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要想在娱乐圈扬名就得有“猛料”。于是,歌唱还未开张,[ch*]女作还未上演,就传与某位明星共进晚餐啦,牵手街头啦,热恋啦,结婚啦,同居啦,讲得煞有介事的。而充当“帮凶”的则是“狗仔队”,他们初衷不过是为某某当红明星炮制一些“花边新闻”,增加看点或卖点,无意之间竟成全了某些无名之辈,让他们不切实际的幻想竟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真是“天上掉馅饼”啦!
这方面的成功人士当属林志玲。林志玲到底被多少人抱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言承旭、刘德华、梁朝伟、张菲,阿信等等等等当红男生的怀里出来之后,林志玲的转身,一次比一次华丽。这绝对是个聪明女人,才会在一次次的拥抱之后,仍然保持半遮脸的纯真。借绯闻上位又不让人觉得放荡,这是林美人的高明之处。
林志玲这招,好使,有用,便很快被人复制。前些日子,有个女歌手抛出和“皇阿玛”有“性交易”。真是一条猛料,一条成名的捷径。现在好了,风平浪静了,但那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名字却被许多人记住了。再比如自杀,当然要未遂;比如打人,当然不要闹出人命;还有“召妓”之类;但凡能吸引众人眼球的“猛料”,多多益善啊。有人炒绯闻,你就炒丑闻,不管炒作什么,其目的都是一样的。聪明的炒作者通过某些手段攀上明星大腕,借助明星大腕的名气一下子能来个咸鱼翻生、鲤鱼跃龙门。这就是娱乐圈的特质,说得好听一点叫宣传;说的恶俗一点儿叫炒作。其实,没有人怀疑媒体的力量。一首单曲的出炉,一部影视剧的开机,一个新人的问世,还有一些“过气明星”的复出……,谁要想从他们的“上帝”那里捞到赞誉,借助媒体炒作新闻,必须成为一些渴望一夜成名之人士的必修课目。
但是,也有的人在炒作自己的时候适得其反,非但没有垫高自己在娱乐圈的高度,反而成了一种无聊的“笑料”。比如某歌手曾炒作过一则“我不是王菲前男友”的劣质新闻,引得稍微有点娱乐常识的人都知道他在痴人呓语;再比如那位“十万元征婚”的某歌手,消息一经传出,即在人们的不齿与不屑中黯然落幕。看来,为成名而炒作也需要点伎俩,而且还要选择好炒作对象。几个月前的“赵薇司机殴打孕妇”和赵薇有关,某造型师被打据说也和赵薇有关。看来,赵薇是比较中意的一个人选。不过赵薇也说了,她已经当了好多次冤大头了。哎,谁叫你是赵薇呢。如果你是普通的李薇,谁还拿你说事呢!
成名的捷径,一时所能想到的,就这么几条,信手拈来,供求名成癖者参考。在这个不重过程、只重结果的年头,只要能够最快成名,至于采取何种捷径,自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愿世上的名人越来越多。同时,也想把成名的艺术揭破一点,使绝大多数出不了名的君子看看,成名的把戏原来如此!
(2006-10-3)
-全文完-
▷ 进入香山紫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