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遥望李邕忘川

发表于-2006年09月29日 晚上9:19评论-0条

唐玄宗天宝六年,即公元747年,山东青州北海郡衙门。凄厉的北风在户外呼啸,一个七十岁的白发老人赤luo着身体,承受着两个壮汉交加的棍棒,一阵阵惨痛的叫声撕人心肺。慢慢地,惨叫声变得含糊、微弱,最后只剩下棍棒打击的声音。

一柄宝剑被折断了,一朵彩云被撕裂了,一代奇才垂下了他高傲得头颅。

这个老人就是李邕。他这位从咸宁大幕钟台山走出去的同乡,他的诗文、书法的成就足以让我们敬慕和自豪;他屡遭谗毁贬谪,长期屈居下僚,终因权奸所忌而含冤杖杀,他的遭遇又让悲愤和惋惜。也许,还有一个非常个人的原因,我认定学书法可以从行书开始,并引李邕作证。他的行书师法王羲之,后自创一体,并将行书引入碑刻,书风豪挺,结体茂密,笔画雄劲。董其昌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指出了他们的各自的特点,宋米芾、元赵孟頫、明董其昌,清何绍基的行书,都学过李邕的书法。

这位以文章、书翰、正直、辞辩、义烈、英迈被时人成为“六绝”,“知名长安,死天宝间,四十年间可谓独步”的旷世奇才,他的一生给人多少遐思,几多沉痛!

他是一柄锋芒毕露的宝剑,正直是一绝,辞辩也是一绝。他疾恶如仇,朝中奸佞望而生畏,闻之丧胆。他弹张昌宗之党,诤谏中宗之失,斥郑普思之邪,劾武三思之罪,驳韦巨源之谥,辩姚崇之冤,在武后、中宗、玄宗面前都敢于犯颜直谏,义正词严,使当时“奸佞切齿,诸儒侧目”,不为俗众所容。好友卢藏用常常对他说:“你就好像干将、莫邪剑一样,难与争锋,但最终恐怕要被折坏。” 他的才气、正气、锐气、豪气、义气,这些都有如宝剑的双锋,时时有可能划伤自己。

武后长安四年,二十岁的李邕因为“文高气方直,才任谏诤”,被内史李峤、监察御史张廷珪荐为左拾遗。御史中丞宋璟弹劾张昌宗等谋反,武后不理睬,李邕站在阶下大声说:“宋璟所说的是社稷大计,陛下应该听。”武后脸色才有所缓和,同意宋璟所奏。李邕出去后,有人责备他:“你地位卑下,一旦忤旨,祸事难以预料。”李邕曰:“不这样,名声难以传闻。”

有位哲人说,性格即命运。这位旷代奇才,正是因为不随流俗,刚正直言,致使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中宗神龙二年,也就是公元706年,武三思勾结韦后,将拥立中宗复辟的张柬之等五人远谪,李邕因为与其友善而贬为南和县令,接着贬任富州司户参军。睿宗李旦复位后,才被召回任殿中侍御史。玄宗先天二年,黄门侍郎张庭珪、殿中监联名举荐他任御史中丞。开元二年,宰相姚崇忌李邕“险躁”,也就是激进、爱生事端,将他贬为韶州司马。开元四年,他不计私怨,替贬谪他的宰相姚崇辩冤,被玄宗贬为括州司马。开元六年十一月,升任渝州刺史,后转任陈州刺史。在陈州任上,玄宗从泰山封禅回来,李邕到汴州迎见,玄宗命他献辞赋,读后大悦。天真的李邕以为这下子将要被任命为宰相了。他素来看不起平庸的当朝宰相张说,这一来就得罪了张说。张说指使仇人告他“赃贷枉法”,下狱论死。“初蒙讯责,便系牢户,水不入口者逾五日,气息奄奄,惟吏是听。事生吏口,迫邕手书。贷人蚕种,以为枉法;市罗贡奉,指为奸赃。于时匦使朝堂,守捉严固,号天诉地,谁肯为闻?”许昌儒生孔璋上书力救,才得以得减去死罪,贬为钦州遵化尉,孔璋也被流放岭南。李邕妻温氏,上书请代为李邕戍边自赎,玄宗不理。

开元十四年,李邕随杨思勖平叛有功,徙澧州司马。开元二十三年,起为括州刺史,喜兴利除害。不久,又一次被人诬枉,将要得罪下狱,玄宗了解他,下令不准弹劾。后历淄、滑二州刺史。天宝初年,李邕进京述职,又遭权臣谗言,外任汲郡、北海郡太守。天宝七年,左骁卫兵曹参军柳勣下狱,李邕曾经赠马柳勣,宰相李林甫素来忌恨李邕,所以吉温逼他栽赃李邕,因傅以罪。诏令刑部员外郎祁顺之、监察御史罗希奭“就郡杖杀”。

从开元二年到天宝六年,李邕频谪远郡,削迹朝端,在地方流寓了三十四年。

“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当我吟诵李邕这首《咏云》诗的时候,我想起了他行云流水的书法碑刻,和他风流云散般流寓江湖的一生。

一首诗、一句话常常成为一个人一生际遇和命运的谶语。这种情形的出现,我们常常理解为一种偶合、一种牵强附会的联系。实际上,其中也不无必然的因素。当诗人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他是在以云自况、自勉,寄托不甘沉于涧底的愿望;可是他没有想到,云,恰恰又是最能代表漂泊无依的。

无论如何,李邕始终是矗立在我们面前的一座丰碑。他文章是一绝,书翰也是一绝。少年时,他父亲李善注《文选》,“释事而忘意”,成书以后,李邕对其补充完善,做到“附事见义”,李善认为自己难以胜过,所以两书并行于世。他一生所撰、刻的碑文数以百计,历代御藏的碑帖有《叶有道碑》、《麓山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云麾将军李秀碑》、《东林寺碑》、《端州石室记》等十余种。《宣和书谱》这样评价他:“大抵人才术多不兼称,王羲之以书掩其文,李淳风以书掩其学,文章书翰具重于世,唯邕得之。”

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时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初唐时书法尚处于渐变中,至盛、中唐之际,单是从草书领域中出现了新风,随后真、行诸体亦别开生面。盛唐时期的书法风格,由初唐方整劲健趋向雄浑肥厚。真、草更彻底摆脱了王家的书派的束缚,形成自己的新风格,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和张旭、怀素等大家,别在楷书和狂草方面开创了新的境界;篆隶二体又重新出现书坛,篆书以李阳冰声名最大,隶书则有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四家;行书则以李邕为其冠冕。

我品味李邕的书法,认为《叶有道碑》最神,《李思训碑》最媚,《麓山寺碑》最绝,《法华寺碑》最奇。《叶有道碑》是李邕开元五年时的作品。叶法善祖宗四代皆为道士,他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景龙观主;祖父叶国重,弘道有功,谥有道先生。相传,唐开元五年叶真人请李邕为其祖父作碑文,李邕不答应。于是叶法善夜间作法,招来李邕的魂魄作书,由于时间没有掌握好,鸡鸣时分,李邕一梦醒来,正好写到丁字下面,数点而止。叶法善刻好石碑后,拿着墨本去致谢,李邕非常吃惊地说:“我以为是梦,原来是真的。” 所以这副作品又称“追魂碑”、“丁丁碑”。《墨林快事》称:“李字之瘦劲有力者,莫过于此。”《金石文字记》云“书秀逸闲雅,不见欹侧之态,蔡君谟(襄)谓是邕书最佳者,良然。”

陕西蒲城的行楷书《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是开元八年六月立。这一碑刻,书法劲健,凛然有势。正如明人杨升庵集所说的:“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其第一。 其融液屈衍,纡徐妍溢一法《兰亭》。但放笔差增其豪,丰体使益其媚,如卢询下朝,风度闲雅,萦辔回策,尽有蕴藉。”

在李邕一生书写过的众多碑铭中,以《麓山寺碑》最为精美。《麓山寺碑》是唐开元十八年的作品,署李邕撰文并书,黄仙鹤刻石。碑高近3米,宽1米多,碑额阳文篆书“麓山寺碑”4个大宇,碑文1400余字,骈散文体兼用,叙述了麓山寺自晋泰始年间(265-274)建立至唐开元十八年立碑时500年来历代兴废修葺、禅师宣扬佛法以及岳麓山的佳丽风光。此碑词句华丽,笔法挺拔,气势纵横,笔力雄健浑厚,集汉魏碑铭之长,如五岳之不可撼。黄庭坚评论说:“气势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功力太深耳。少令功损相半,使子敬复生不过如此。”由于此碑的文采、书法、刻工都精湛独到,所以人们又称它“三绝碑”。“三绝碑”在我国古代碑刻艺术中声誉很高,后起书法大师如苏轼、米芾等都沿袭其法,赵孟頫自言 “每作大字一意拟之”。自古至今,文人墨客游览岳麓山,都要观摩此碑,留下了吟咏的诗篇。

原在浙江绍兴秦望山天衣寺的《法华寺碑》,为唐开元二十三年李邕在括州任上的作品。这也是一幅行书碑刻,原碑已失,碑额与碑形均不得而知,翻刻本是23行,每行52字。华艳腴润,骨力內含,结体欹侧,左低右高,奇趣橫生,而且奇而能稳,与其字体始終保持中间的直立及重心偏低有关,赵孟頫就从这一碑刻中获益良多。

李邕存世的作品,从开元初年到天宝年间的都可以见到。为什么他的艺术生命长盛不衰?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书法其实一直在变。变,是他艺术生命之树常青的秘密。他的字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力脱二王窠臼,张扬个性风格,高举创新大旗,务求别开生面。他曾经告诫过当时学他书法的人:“学我者死,似我者俗。”据王僧虔说,由八分字轻书而成的飞白体,就是李邕在鸿都门见匠人用蘸着白粉土的扫帚刷匾额,从中受到启发创造出来的。魏晋以来,碑铭刻石都用真书撰写,入唐以后,李邕改变用行书,名重一时。后人也多采用行书写碑。其书法的个性特点比较明显,字体左高右低,笔力遒劲舒展,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欧阳修说:“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为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见邕书,追求钟、王以来字法,皆可以通,然邕书未必独然。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馀。余偶从邕书而得之耳。”这段话很有意思,道出了他从“不甚好之”到“好之尤笃”的过程。无独有偶,明人王世贞也说过类似的话:“李北海书翩翩自肆,乍见不使人敬,而久乃爱之。”苏东坡、米芾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点,赵孟頫也极力追求他的笔意,从中学到了风度闲雅的书法境界。可见,他对后世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观摩这些作品,不得不被他的刚强雄健、气度从容、倜傥奇伟、凌厉无前所折服,令人感到,他其实是在用豪气与才气驱使笔墨,是倾注他的一腔心血才完成了一幅幅艺术佳构。这非凡的功力,令人联想起他幼年在钟台山桃花泉水磨墨的情景,联想起他公务之余潜心书道、铁砚磨穿的苦功。他撰文书写的碑文常常署名伏灵芝、黄仙鹤和元省己鑴刻,据明代杨升庵考证,这三人很可能也是李邕的化名。可以想象,他一手挥锤、一手持錾时是多么的专注,躬身注目、挥汗如雨是多么的忘情,他摩挲石碑,由衷地露出微笑时是何等的痴迷!

如果说,李邕是以一股正气和锐气在放言直谏,以一股豪气和才气在挥毫泼墨,那么,他就是在以一股义气结交贤豪,周济贫困,提携青年,奖掖后进。毫无疑问,李邕是一位深得青年学子爱戴的长者。他义烈是一绝,英迈也是一绝。他与比他年少的诗人李白、杜甫、高适和书法家颜真卿都有很深的交往。像那个题诗黄鹤楼的崔颢,李邕听说了他,也“虚舍邀之”,只是崔颢来了献上艳诗“十五嫁王昌”,才受到李邕的叱责。

他与杜甫的忘年交,至今还传为佳话。那是天宝四年,诗人杜甫漫游齐鲁大地,来到齐州(济南),住在客亭。齐州司马李之芳便将杜甫来到的消息告诉时任北海太守的李邕。李邕与杜甫在长安时便有极深的交往,二人乃忘年之交的好友。李邕是德高望重的书法家,杜甫为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李邕得知杜甫到来,迅即由任所北海郡(青州)赶至齐州,并在客亭设宴款待杜甫,邀请济南名士做陪。酒宴上气氛热情欢洽,在座客人多有咏作,杜甫即席吟成《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一首:“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从此之后,历下亭声名大著,并随着真诚的友谊和千古佳句广为流传。其时,李邕已经六十七岁,而杜甫只有三十四岁。后人曾有联语咏赞两人欢宴赋诗的故事:“李北海亦豪哉,杯酒相邀,顿教历下此亭,千年入诗人歌咏; 杜少陵已往矣,湖山如昨,试问济南过客,谁能继名士风流。”历下亭北有大厅五间,上有匾额“名士轩”,厅内西墙上嵌有李邕、杜甫的石刻画像,刻工精细、栩栩如生。轩内东壁嵌有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书“历下亭诗碑”。

李邕在陈州任上下狱时,与他素未谋面的许昌儒生孔璋,上书唐玄宗,历数李邕“有功于国”、“刚毅忠烈”、“拯孤恤穷,救乏赒急,家无私聚”,愿代李邕一死,杀身以明贤。这一篇奏章,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感佩不已:明主举能而舍过,取才而弃行,烈士抗节,勇者不避死,故晋用林父不以过,汉任陈平不以行,禽息陨身不祈生,北郭碎首不爱死。向若林父诛,陈平死,百里不用,晏婴见逐,是晋无赤狄之土,汉无天子之尊,秦不强,齐不霸矣。伏见陈州刺史邕,刚毅忠烈,难不苟免。往者折二张之角,挫韦氏之锋,虽身受谪屈,而奸谋沮解,即邕有功于国。且邕所能者,拯孤恤穷,救乏赒急,家无私聚。今闻坐赃下吏,死在旦夕。臣闻生无益于国者,不若杀身以明贤。臣愿以六尺之躯膏斧钺,以代邕死。臣与邕生平不款曲,臣知有邕,邕不知有臣,臣不逮邕明矣。夫知贤而举,仁也;任人之患,义也。获二善以死,臣又何求?伏惟陛下宽邕之死,使率德改行。兴林父、曲逆之功,臣得瞑目;附禽息、北郭之迹,大愿毕矣。若以阳和方始,重行大戮,则臣请伏剑,不敢烦有司,皇天后土,实闻臣言。昔吴、楚反,汉得剧孟则不忧,夫以一贤而敌七国之众,伏惟敷含垢之道,弃瑕之义,远思剧孟,近取于邕。况告成岱宗,天地更新,赦而复论,人谁无罪,惟明主图之。臣闻士为知己者死,臣不为死者所知,而甘之死者,非特惜邕贤,亦以成陛下矜能之慈。

如果不是义气过人,怎么会有人愿代其一死?李邕的政敌,都拿李邕的清廉问题做文章。李邕的妻子在他一次被下狱治罪时上书说:“贷人蚕种,以为枉法;市罗贡奉,指为奸赃”,道破了所谓贪赃枉法都是不实之词。倒是当时的中朝衣冠以及很多寺观常以金银财帛作酬谢,请他撰文书写碑颂。他前前后后共为人写了数百篇,得到的润笔达数万之多。但他却好尚义气,爱惜人才,常常用这些家资来拯救孤苦,周济穷人,以致家里很少积蓄。有一次,李邕重返故乡,见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远房族弟,由于屡屡落第而穷得不堪。李邕对这位族弟的境遇十分同情,除了每月供给他生活费用外,还随时邮去他所需要的典籍和文房四宝。后来,这位族弟登上仕途,对李邕感激不尽,差人给他送银子去,但李邕却婉言谢绝。

实际上,李邕死于正气、锐气、才气、豪气和义气,死于由此建立起来的在读书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威望,死于由此造成的对奸佞之辈的威胁。天宝初年他入京述职时,因为早有文名,重义爱士,长期排斥在外,不与士大夫接触,所以“人间传其眉目瑰异,至阡陌聚观;后生望风内谒,门巷填隘”。所以,“中人临问,索所为文章,且进上。以谗媢不得留,出为汲郡、北海太守。”那些当权者怎能不嫉妒、不痛恨、不想置之死地而后快!

李邕死在“九龄已老韩休死”之后,他的死,标志着一种声音的消失,一种力量的消失,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王朝衰败的开始。七年后,正当朝野万马齐喑、一片歌舞升平之际,终于等到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李邕死了,知道唐代宗即位后,素来了解李邕的卢藏用上书为他辩冤,被追赠秘书监衔。这时,离他含冤杖死已有一十五年了。这时,诗圣杜甫写出了《八哀诗》,读者无不为之感伤。

遥望李邕,实际上看到的不是他一人,而是一组群像。

唐代的书法家,有那么几个是不得善终的,而他们恰恰是足称大家的人物。褚遂良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他博通文史,精于书法,以善书由魏征推荐给太宗,受到赏识,后任谏议大夫。他曾劝谏太宗暂停封禅,说服太宗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反对太宗亲征东征高句丽。贞观二十三年,太宗临终时他与无忌同被召为顾命大臣。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他竭力反对废立,由此被贬为潭州都督,后又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显庆三年(658)死于任所。颜真卿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宰相卢杞衔恨使真卿前往劝谕,为希烈所留,颜真卿忠贞不屈,终被缢杀。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也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像褚遂良,就有那么一股正气,几分固执,一肚子的不识事务;再像颜真卿,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闻名当时。有一句俗话:不遭人忌是庸才。李邕他们招人嫉恨,正说名他们不同凡俗之处。这些,缘自那种与生俱来、无法更改的秉性和气质,正是因为他们这种秉性和气质,才使得他们在书法上成为大家。然而,为此而付出生命,这个代价也太大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原本是一种培养庸才的文化。所以李邕保持了那么一点锐气,被认为“高标傲物,任性使气”;正直敢言,认为其危言危行。张昌宗、张说屡欲杀之矣,不过二张为佞幸之臣,言不重而机不深,故李邕得几度幸免,遇见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则毙命杖下,并不意外。想想千年一来,那些稍带棱角而身闲困厄的不幸者,令人不寒而栗。那么,还是用张[木式]《读李邕碑》来为本文作结吧 :“荒榛日幕倚筇时,叹息危亭北海碑。后辈但知遵字画,当年不得戍边陲。 岂关贝锦能成祸,只恐干将不自奇。 杜老惜才千古意,于今谁咏六公祠。”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忘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好运气
☆ 编辑点评 ☆
好运气点评:

你用你的好文笔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