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流风余韵桂花堂忘川

发表于-2006年09月27日 晚上8:35评论-0条

——咸宁桂花史话之一

桂花是中国特产,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先秦典籍《山海经》中有“招摇之山,其上多桂”的记载,《吕氏春秋》有“物为美者,招摇之桂”的美誉,楚辞中有“奠桂酒兮椒浆”、“辛夷车兮结桂旗”的咏叹,说明桂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所喜爱的珍贵花卉。

咸宁自然条件适合桂树生长,是当今国内五大桂花集中产区之一,植桂、艺桂、用桂历史悠久。建国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花农的共同努力下,咸宁桂花资源始终保持了全国领先地位,并创下了五个第一:拥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类20多个品种,品种数量全国第一;全市6个县市区45个乡镇都分布有桂花,地径在5厘米以上的桂树130万株,折合面积3·7万亩,其中桂花园面积1·2万亩,植桂面积居全国第一;全市产花桂树50万株,年产鲜花50万公斤,产量居全国第一;咸宁桂花瓣大、肉厚、留香持久,质量居全国第一;中国花卉协会统计,全国15个省市百年以上古桂2200余株,咸宁百年以上古桂达2000余株,占全国总量的91%,古桂数量居全国第一。咸宁由此成为全国著名的“桂花之乡”。

流风余韵桂花堂

关于咸宁植桂的历史,确切的文字记载始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咸宁县志》。《志》载,明弘治五年(1492),咸宁学宫有桂树一株,因古人把科举登第比作蟾宫折桂,而被视为吉祥之兆。明末,县衙庭院、文庙等处均栽有桂树,因多系官员士人观赏,时人称之为“官桂”。

清康熙四年(1665),咸宁知县何廷韬(字毅庵,沈阳人)援引古人“以槐名庭”“以柏名府”的先例,在县衙内建“桂花堂”,并自拟楹联一副:

抚案瑶琴传雅韵,徵招角招,调出曲中民里;

临轩丹桂挹天香,日照月照,移来化里菁莪。

又作《桂花堂赋》,在序言中自谓:“潘岳种河阳之桃李,其花满县;予则培咸治之官桂,其花奚止满堂乎?盖以退食之余,有时携清风,邀明月,主宾相与酬酢,区划庶政,忽视天香自云间来,其艳缤缤然,其气芬芬然,如赠我以蟾宫之枝。余因思古有以槐名庭者,怀其明德之二也;古有以柏名府者,百姓留其惠爱之普也。则余当此风晨月夕之际,得袖惹名香,清新馥郁,其无负于簿书中之仙吏可知矣。乃援古人因物题名之意,以额其堂曰桂花堂。”

康熙四年(1665),县人王禹锡修纂《咸宁县志》时,曾作诗纪其事。诗曰:

倚帘静赋牧民章,笔底生花一苑香。

蕊覆田畴舒碧绿,丹移蟾府蔚秋黄。

奇葩荷露增新色,幼节临风试异香。

唯植菁莪留淦野,胜于南国蔽甘棠。

何廷韬建桂花堂,一时传为雅事、盛事,至今仍然为人所称道。但不少人理解为,何知县在官署中植桂,并将“官桂”推向民间,则是本末倒置了。民间现存的一些古桂栽植时间远在康熙三年以前,就说明了这一点。地方官员建什么“爱民堂”、“观稼亭”、“丰乐亭”等形象工程,实为古已有之的流俗,不过是托物言志或自我标榜罢了。从《桂花堂赋》的序言可以看出,何氏是“培咸治之官桂”,“官桂”一词,本由明末而来;一个“培”字,更是道出了何氏并非“植”桂的史实。可以推断,县署中这棵丹桂,是明末栽植留存到清初的,何氏只是培土、浇水而已。不过,他又是建堂,又是作赋,又是撰联,对当地的官绅士子应该是影响不小的。这样,使乡野之桂走向官绅的庭院、进而刺激民间植桂,实属必然。因而,何廷韬的风雅之举、提倡之功,实在不可抹煞。

所以,咸宁县从此植桂日广,乡间房前屋后、山坡河岸,城里富绅大院,均有桂树栽植,甚至为观赏桂花而修建的楼台也应运而生。清光绪八年(1882)修纂的咸宁县志,载有县人章云海的一首“桂子楼”诗:

漫道元龙百尺楼,曲栏凭眺豁双眸。

轩开旷野心俱远,座挹清泉兴倍幽。

半榻薰风花影外,一帘明月竹枝头。

时当溽暑忘三伏,闲望嘉木绿满畴。

盛夏酷暑,酷热难耐,忽有清泉入口、绿荫满目,自然平添许多凉意。今天,桂花堂、桂子楼虽然早已杳不可寻,但由此可知,在咸宁,桂花很久以前便用作园林观赏树种了。

到了民国初年,在今天的咸安区(咸宁县1984年改为县级市,1999年咸宁地区改为咸宁市,原咸宁市改为咸安区)白沙桥、柏墩、高槎、双港、麻塘、大幕、高桥、双溪桥、贺胜桥、横沟桥、张公、官埠桥、甘棠、汀泗桥、古田、花纹等地,均植有桂树。柏墩一带植桂尤多,出现了大片的桂花林,仅葛藤坪、太原韩、楠木坑、对门周、燕窝李、沟口赵等村庄的桂花树就有5000多株。当时,柏墩是咸宁南部的水路码头和物资集散地,每天往来船只上百,武界公路通车后,成了咸宁、崇阳、通山三县所产的茶叶、土纸等农特产品均有此外销,三县的桂花也由此外运武汉,转销各地。每年农历八月,花商云集,市井喧腾。来自汉、沪、津等地的花商坐庄收花,一担桂花可卖6块银元,拍手成交,客主两愿,皆大欢喜。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忘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好运气
☆ 编辑点评 ☆
好运气点评:

作者好用心啊,这么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