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超男”是一些媒体加给易中天的桂冠,显然,“超男”来自“超女”,“超女”是选秀的结果,是少女们使劲扎腾、电视使劲炒作出来的。与易中天划等号,用意不言自明,酸葡萄的味道就飘了出来。也有人称易中天为“学术明星”,估计他也不大爱听,明星又扯到了演艺圈,有做作媚俗之嫌。人们认识易中天是因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上品了一下三国,颇为独特的表达方式,让“易迷”“易粉”蜂涌而至,也招来了学究们的相轻之言,一时易中天人气真的如日中天,看人家爹妈起名字的水平,能预料六十年后自家儿子的前程。人气一旺,过去闻所未闻、名不见经传的易中天作品纷纷被翻了出来,包装出笼、集结上市,摆上了寻常百姓的书架。
我非“易迷”亦非“易粉”,只是看着媒体热闹心下好奇,找来《易中天品读录》翻了翻,一翻就没放下,这“超男”哥们儿不仅仅品三国,他品的领域还真不少,有《品人录》、《读城记》、《闲话中国人》等等,把中国古今中外的人土风情,凡是他感兴趣的里里外外品了个遍。只一本《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就占用了我不少睡觉的时间,一贯诙谐的语言风格,通俗而时尚,学术考据也不生涩,从远古到当代,把中国女子的地位变迁及来龙去脉,抽丝剥茧地同情辩护了一番,把中国男人的反动,从古至今岂有此理地批驳了一顿,引经据典入情入理,令小女子我心大快。只此一点,就有了好感,但离“易迷”的级别差之很远,别忘了“爱与喜欢不同”。
较之于那些自认为正统的文人、学究们,说易中天“学术超男”也好、“学术明星”也罢,说白了就是听的人多了,看的人多了,观众、读者多,说明社会大众有这个需求,再说学究们写了文章不应只给学究看,“媚”一下大众有何不可,再说,人家有那个水平,不服?你也来媚一个,想做超男得够资格,想标明星价你得够水平。
从另一个角度讲,文化需要关注,学术需要争鸣,有人关注总比埋没于故纸堆、带进坟墓要好。你看,只一位易中天就搅得三国风云再现,引来张三、李四叫板;一位刘心武就把人们纷纷拉进了大观园,红楼圣地注入了活水。易中天是学者,人家易中天不只是品三国,品三国是人家捎带脚的副业,人家是一个快要退休的老头,人家用打麻将、喝小酒的时间品一品其它的东西没碍着谁,干嘛不依不饶的泛醋水。
-全文完-
▷ 进入清茶微澜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