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80后”写作现象评析
80后写作能够超越七十年代人迅速崛起,除了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成长契机与发展空间,他们自身的素质、努力与探索精神起着关键性作用。离开自身在文学创作上的才情和努力,缺乏扎实厚重的创作,任何契机与空间都无法发挥作用。对于成长于市场经济浪潮和信息化时代,拥有良好的经济条件、教育条件以及充分自由的阅读选择的80后写作者们,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促使他们在思考的理论方式和思维角度上都相左于他们的父辈。
首先,他们在作品中所展示出的文学才华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文学毕竟是要靠才华说话的,能够勤奋、努力本身也是一种拥有才华的表现。80后写作能够在一片喧嚣中持续下去,并渐趋沉稳扎实,与他们的才华、勤奋是分不开的。我们能够在在80后者们推出的一部又一部作品中感受到其中所崭露的高素质和发展的可能性。小饭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接受的信息和阅读面都是相当广的,而且作品质量也是前辈作家们在同一年龄段所无法比拟的”[16]。这是应该承认的事实。在20岁左右的80后写作者的作品中,有着充沛的想象力,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潜藏在语言背后具有张力的隐喻。他们有着超乎年龄的写作姿态和多样化的写作风格,“能更大胆,更直接地面对问题”[17]。相对于七十年代人写作上的自足与浮躁,他们显得更为沉稳踏实,也拥有着更好的前景。如李傻傻发表在《芙蓉》、《天涯》、《散文》上的作品显示了他创作的塌实与功底的深厚,透过其独特的乡村写作背景和商业炒作的喧嚣,我们在细读其作品时可以看出他出色的文字表述能力,他在结构创新和叙事实验方面并无独特之处,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平实的叙述所拥有的语言的张力和隐喻的力度。他的短篇小说《蛇皮女人》中以“我”的视角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神秘奇异、让人感到一种遥远的熟悉的世界,那种内部结构的紧张纠结,语言的弹性与张力,隐藏在文本、情节背后的丰厚内涵和解读上的多维度都能给读者带来延展的思考空间和探讨的欲望。著名的先锋派作家马原评价其长篇小说《红×》时说:“李傻傻对故事高[chao]的处理显示了他的自信”,“我也就此窥见了这个年轻的小说家的无穷潜力”,“李傻傻的成熟和自信建立在更为经典的阅读之上。他是在严肃的状态下写作。不论题材的选择还是讲述的方法,他的故事都超越了他的年龄。……他的故事既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充溢着张力、迷惑与玄机。……他的文字充满弹性,永远带着暗示意味……”[18]。再如,恭小兵在其长篇小说《无路可逃》、《云端以上、水面以下》中对社会各个层面以富有张力的文字所做出的详尽而现实的描述,既展示了其“散漫而有力度,快速而又准确,张扬而又隐忍,单刀直入舒缓有致”[19]的文字魅力,又展现了其对生活体认的广度和深度。其他80后写作者,如春树、顾湘、小饭、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等,亦各在其风格多样的作品中展现了自身的素质与才华。
其次,他们的努力和探索精神值得珍视。80后写作者大都对自己的努力表示自信:“比上一代更加勤奋也是80后的特点之一”,“无疑‘他们’是非常‘肯写’,在网络上,这也是他们发表作品的主要平台,他们显示出惊人的创作力量……”[20]。应该说他们的创作实绩也显示出了他们的努力,马原认为他们的写作已呈现出了80年代那批先锋作家一样的势头。同时我们要看到,80后写作群中那一批默默无闻的写作者,他们怀抱文学的理想,远离市场的诱惑,在他们自己的纯文学园地里寂寥地耕耘着。他们“在一群群小孩子靠无病呻吟和伤花感月被冠以作家头衔,垃圾文学大行其道的今天仍然坚持着真正的小说标准”,“他们所承受的孤寂,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决不是一个软弱的灵魂所能承受的”[21]。他们中有七月人(唐一斌,第一届新概念获奖者)、马牛、夜×(陶磊)、陈×等青年先锋小说家。在他们的小说中透露出强烈的先锋气质与探索精神,他们坚持着这样的创作理念:“尽管庸俗的阅读仍然支配和鼓励了大多数毫无创造力的写作,但优秀的作者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这些抛在脑后”[22]。他们在《萌芽》之《惊奇》版中“小说峰会”及黑锅论坛、黑蓝论坛等处的创作实绩昭示了他们发展的更大的可能性,“没准是整个瑞典皇家学院”[23]。
第三,80后写作者对于自身所在的群体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的存在状态大都有着清醒而深刻地体认与把握。蒋峰曾说:“我们是不是出来的太早了,20岁可能正是我们艰难爬行等待认可的年龄”[24];七月人认为80后还远未成熟,需要等待时间的考验;部分80后写作者还意识到如果一味包裹在媒体炒作与商业包装之下,并将很快被淹没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因为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有着更为多维的成长环境……[25]。
但是,由于年龄、阅历、认识水平和其他非文学因素,多重因素包裹下的“80后”自身自身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诸多缺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浓重的炒作、包装环境下产生的浮躁心理和追求“眼球经济”和“点击率”的心态,这促使80后中一批富有才华的写手走向商业化、时尚化、媚俗化的写作道路;
其二,作品主题上缺乏超越性,囿于认识水平,不能够站在高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作品的主题,仅仅是一种与读者肩并肩的情绪释放,虽然可以让同龄读者产生共鸣,却无法给他们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正确指引;
其三,缘于年龄化因素,缺乏深厚的现实生活体验,大多数只能从阅读经验中获取素材和灵感,这就产生了为评论者诟病的“对经典文本的模仿”的现象,“诚然,年轻人在尚未形成个人风格之前还是沿着前辈开创的轨迹前进,但……过于模仿将抹杀作者本身个性色彩”[26]。但80后写作者对此有着自己的见解:“这不表明他们走了相同的重复的道路,最多只能说他们曾有个相同的起点。走的方向不同,走的路也不一样。模仿不是他们的惟一,更重要的是各有各的内核——这是完全属于自己的。”[27]。
其四,缺乏哲学根柢与思想深度。西方现代派的出现都是起因于某种哲学思潮,西方现代派作品的背后也大都蕴藏着哲学,有着深刻、独到的哲学思考。而80后崛起的催化因素皆为哲学与文学本身之外的因素,有着急功近利的因子在内。这就导致80后作品,即使耐得住细细品读的作品,也缺乏惊世骇俗、令人为之一震的深度,因为这样的作品只能出现在哲学与文学的交汇点上。其实这也是中国整个当代文学的缺憾,“一直在生活的表层艰难匍匐,而不能拔地而起,凌空翱翔,俯瞰生活的腹地和全部复杂的生活机关”[28]。
有缺失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对缺失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反思,最终实现对缺失的超越。
毕竟平心静气的阅读,脚踏实地的思考,孜孜不倦的探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成名要趁早”的观念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向前发展的动力。“对于80后来说,文学上的演练与高下之分,需要既有才力,更有定力,而沉寂、思考、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在诱惑丛生的当下,谁能保持必要的独立和清醒,能够不断地超越、否定自己,维系内心的一份纯净,将文学创作进行到底,谁便能真正地傲立文坛”[39]。80后写作者们对于“80后”这一命名的排斥,对商业化炒作包装的厌恶,也可以看做是他们对于让文学创作回到文学本身的渴望和对文学本身的虔诚。
三、迟到的文学批评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时代亦须有一时代之批评。文学永远是向前发展的,独具慧眼的批评家应能透过炒作与包装的泡沫看到年轻写作者的努力与探索,看到从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未来发展态势。
法国理论家德布雷曾指出,在媒体时代,市场价值取代了文化知识的自身价值,因此,“决定一个文本市场价值的是作者的形象和言论所提供的快感,而不是文本本身所提供的快感。作品的价值被非作品的媒体所取代,经济的尺度决定着文化生命的进程”[30]。最早介入到80后现象中去的不是主流文学批评界,而是媒体炒作、商业包装与青少年读者群、网络读者群。报纸、电视、网络等现代新闻传播媒体的积极介入和商业上的炒作、包装对这一新生写作群体有着畸形的舆论导向,其中所包含的商业上的需要和出版商的利益我们不得而知,他们在给80后写作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至于郭敬明将其《幻城》由短篇改为长篇出版发行,依据商业需要将电影《无极》改编为同名小说出版发行更是充分体现了商业化写作的特征。美国《时代》周刊先后在其亚洲版和全球版对80后写作者春树、韩寒、李傻傻等进行了关注与报道,但他们将春树、韩寒等当做80后的代表,并和美国60年代“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看重的是他们另类、叛逆的姿态;他们将李傻傻称为中国农村80后的代表,认为在其“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被忽视的农村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与思想”等等都与他们在文学上的才华与取得的成绩关系不大,“换一个作家的名字也完全可以”[31]。
读者的热情参与则显示出了网络时代的狂欢特征和非理性特征。80后作品的读者大多也是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人,他们与80后写作者们同龄或更年轻。他们注重的往往不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等文学特征,他们更期待从中读到他们想说而不敢说说不出的话,看到他们想做而不敢做或做不到的事,比如爱情、叛逆、成功,以及他们感同身受的青春的感伤与压抑等等。80后写作者们(主要指那些被着重炒作与包装的写手)恰恰满足了他们的阅读期待,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虽然80后写作者们大都不能提供给他们具有超越性价值的东西,但写作者们在年轻读者们眼中看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无疑充分弥补了这点缺憾,这让当下正处于困惑、迷惘、压抑状态的部分中学生和大学生看到了迥异于高考、读大学、找工作漫漫旅程之外另一条令他们艳羡不已的途径,也昭示了他们潜意识里对希望、尊严与梦想的强烈渴求。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解读80后写作者们所呈现的偶像化特征。从近期韩寒、白烨之间完全逸出传统文学批评的论争与漫骂的现象中也体现了写手偶像化、明星化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兼之青少年读者们骨子里的非理性与不成熟,兼之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拥有的多元化阅读及选择、购买文学读物或准文学读物的自由宽松的客观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他们成为了图书市场上的主导消费群体。因之他们的阅读期待视野反过来又对舆论热点、出版重点、及80后写作产生了具有鲜明导向作用的影响。
大众舆论、大众媒体和年轻读者的关注常常是越过80后写作文本,直接投射到文本的写作者身上去。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媒体炒作、商业包装和年轻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联合促成了80后写作跨过了传统文学批评环节,成功地形成了自身独立而完善的循环系统:
阅读期待——炒作、包装——写手走红——点击率与发行量——阅读期待
80后现象中的非文学因素占据了近乎主导的作用,因之称其“不是一种文学现象,而是一直文化现象”(李敬泽语)的说法是不无道理的。由上观之,在媒体炒作、商业包装、和读者误读所造成的热闹喧哗中,主流文学批评话语的缺席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让80后写作者面临着写作困境,即大众媒体和主流批评的双重过激:一方只希望用眼球指针来左右他们,另一方面不愿正视他们现在的努力。于是在商业和文学两个怀抱之间,80后写作处境尴尬。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全面的公正态度,艺术民主的平等态度,通过对文学作品或其他文学现象做出意识形态评价,阐明一定的文学主张和文学观点,引导文学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通过对文学作品精审的艺术分析和科学评价,发现和总结成功的艺术创作经验并上升为理论,以帮助作家提高创作水平,创作出质量更高的艺术作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评价和艺术分析,引导读者的接受和消费是批评家的职责所在[32]。80后写作及其商业化运作机制实现了对传统文学活动规律的背离,契合了当下读者的浮躁心理,这一现象的产生与主流文学批评界的忽视和缺席有着较深的关系。在对“新生代”及其作品的文学批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批评与创作的疏离、对立及批评的滞后性在本世纪初对80后写作批评中体现得更为鲜明。
事实上,大部分80后写作者都很渴望得到前辈作家和传统评论界的关注和认可。但是一些权威的主流文学批评家表现出模棱两可的态度。这又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虽然“80后”们的书出版后大部分是由那些五六十年代的作家进行评论的,但是他们的关注点大都投注在商业包装、媒体炒作和读者浮躁上,而非文本本身。如周嘉宁所说:“自从新概念作文大赛到现在我们的萌芽书系的出版,其中有的人的书可能还在季风销售排行排在前面,可是我的确没有在报纸上或其他相关的杂志上看到过任何文学角度的评论,倒是社会意义的争论一波又一波”[33],“……他们是以一个长者的眼光来看待一个孩子,而不是以一个评论家的眼光看一个作者”[34]这也反映出了在大众传媒时代,学术界的浮躁,他们对于大众媒体的过分排斥也正是深受其影响的表现。
随着80后写作的日渐成熟与文本价值的提升,近一年来,主流文坛的前辈作家和批评家对其关注也大量增多,涌现出一批有分量的评论。如《中华文学选刊》2006年第一期和《小说评论》2006年第一期上分别刊载了著名评论家王干的《2005:在回家的路上》和雷达的《2005年小说一瞥》,都对80后写作进行了学理上的客观中肯的总结与评价。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舆论与引导并肩,批评与指正同行,才是健康的文学运做体制,所有的文学史都拒绝世俗、单一的声音。专业批评的介入无疑会让更多的认真的80后写作者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也引导了年轻读者对80后写作进行再认识和再解读,而非一味地处于媒体炒作和商业包装下的非理性接受与误读。
80后写作现象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象,其发展前景必将对中国文学产生一定影响。正确、健康的文学评论对于作者的文学创作和读者接受阅读的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对于80后这一新生写作群体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主流文学批评界应该透过媒体炒作、商业包装造成的文学泡沫与部分作家、评论家和读者的浮躁心理而产生的喧嚣,以宏大的视野、发展的眼光和理性的态度对80后写作进行源流上的审视,做出客观科学的论断,以期对读者、作者乃至批评界都提供有价值的引导。
注释:
[1]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中国当代文学50年》,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页
[2]被称为“80后实力派五虎将”之一的小饭主编了《成名?韩寒、郭敬明等人成名的心路历程》,封面上赫然标榜着“八十年代”,并在前言中写道:“现在媒体已将他们冠名为‘80后’看上去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叫法,可以原谅他们在这方面缺乏想象力和才能,我们的工作只是让读者了解,去了解他们喜爱的那些作者,应该说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3]白烨何鹏:《文化观察:2005年中国文坛大事记》,《时代文学》,2006年第二期
[4][6]王涛何希凡:《跨年代文化交叉中的自我彰显》,《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第52页
[5]汪政:《小说家的立场•序》,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7]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明就曾说过:“我看过《花季•雨季》、《我爱阳光》等中学生自己写的书,我觉得文体的变革一定要由新一代人自己完成。说句题外话,对于我自己的孩子,宁可考不上大学,在高二、高三也一定要完成他的作品。高二、高三不仅是一段重要的成长时期,也是一段特殊的创造力旺盛的时期,不能错过时辰”。(《专家学者谈作文与大赛》,1999年第一期《萌芽》)
[8]郭敬明在其散文中这样写道:“记得已经快毕业了。那时候第一次发现居然可以有作者用那么不动声色的文字而成就那么庞大的精致……因为彼此都是学生,所以看她的文字不太费力,很多时候共鸣可以毫无障碍无边无际地蔓延……”(《一个仰望天空的小孩》,《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9]当时举办大赛的目的,一是出于对当下机械的语文教育模式的反拨,即“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二是针对处于经济困顿状态的杂志社策划的一场自救运动。《萌芽》杂志社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新概念”还与《萌芽》实现了互动,产生了良性循环。(参见《萌芽》1999年第一期)
[10][20][23][26]小饭:《成名?韩寒、郭敬明等人成名的心路历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第64页,第217页,第267页
[11]赵长天:《萌芽书系•总序》,广西:接力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2]陈村:《灰锡时代•序》,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3]苏德:《苏德发言稿》,萌芽论坛
[14]林两荫:《“80后”及其小说创作论述》,“地狱的第七个拐角”论坛http://sins7·bokee·com/4168747·html
[15][34]《80后看80后:我们正试图建构自己的舞台•受访者周嘉宁》,新华网(2003-11-2813:02:27)
[16][24]李凤亮卢新:《谁影响了一代人的青春》,《当代文坛》2006年第一期,第51页
[17]李冰:《瞧着群文化动物•格非访谈》,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第194页
[18]凌霄:《解密80后第一人:谁是李傻傻?李傻傻是谁?》,新浪论坛http://book·sina·com·cn/news/c/2004-07-17/3/85811·shtml
[19]杨献平:《恭小兵:80后黄色领骑衫》,新浪读书http://book·sina·com·cn2005年09月15日
[21][22]七月人:《像我身边德小说家致敬》,《我如何理解马牛——兼谈小说的创作与阅读》,《萌芽》2003年第6期,第71页,2004年第12期,第65页
[27]王若虚:《萌芽身陷十字路口》,《萌芽》2004年第11期,第67页
[25]《80后看80后:解读80后写作的四个关键词•受访者岑孟棒》,新华网(2003-11-2813:02:27)
[28]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310页
[29]刘亚军:《80’后文学路在何方》,《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10月14日
[30]刘敬瑞:《文学评论系统工程》,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第2版, [31]《李傻傻登上<时代>周刊》,南方都市报,2005年7月5日,
[3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327页
[33]周嘉宁:《一片发言稿》,萌芽论坛
-全文完-
▷ 进入圆月弯弓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