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哲学中,有著名的“一点论”和“两点论”。近些年来又有人认为万事万物并非都是一分为二,而是一分为三,提出了“三点论”。甚至有人提出“多点论”,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很复杂,可以“一分为多”,于是提出“多点论”。
“一点论”是与“两点论”相对而言的,它是对形而上学思想理论的一种简明通俗的表述。它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只看问题的一面而不看问题的另一面,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否认事物自身的矛盾性,否认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否认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若用“一点论”看问题,那末,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则是绝对的坏。“一点论”错误在于“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它看见有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简而言之,就是片面地看问题。“一点论”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那是极为有害的。
“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它认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它主张在分折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也就是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坚持两分法。
“三点论”虽然经典文献上没有确认,但也有其道理,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不光有两重性,而是存在介于两个方面之间的东西。我对这个观点持不否定态度,现举例说明:比如对于“人”与“动物”而言,存在“人”与“动物”之间的物种,象猴子、猩猩;对于“草”与“木”而言,存在“草”与“木”之间的物种,象竹子、藤状植物;对于“金属”与“非金属”而言,存在“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物质,如骨头。又如“方”与“圆”之间的“椭圆”;“禽”与“兽”之间的“蝙蝠”;“水”与“陆”之间的“沼泽”;“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半导体”;“云”与“雨”之间的“雾”;“寒”与“暑”之间的“温”;“字”与“画”之间的“书法”;“刚”与“柔”之间的“韧”;“行”与“止”之间的“原地踏步”等等。
对于“多点论”,也有其道理,但是把问题复杂化了,不好归纳和抽象,几乎成为“不可知论”了。
我认为,观察事物、分折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所以更重要的更有意义的是,从实践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出发,去讨论这些有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
我认为,从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去看,“一点论”不可取;“两点论”需扩展;“三点论”有过于偏向“平衡”、“折中”、“调和”之嫌;“多点论”往往会陷入无所适从、举棋不定的泥潭。
我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大体上可以分为“稳定”、“动态稳定”、“不稳定”三种状况。我提出一种个人的观点,自命其名为“支点论”。认为稳定的事物之所以稳定,是事物的两个极端的中间有了一个合适的“支点”支撑着它,然而这个“支点”不一定就是“中心点”;“动态稳定”的事物,其“支点”是不断移动的,但“支点”的移动只是线性的运动;“不稳定”的事物,其“支点”更是不断的运动,而且是非线性的运动。
没有“支点”,事物就不存在;事物的“两个极端”,不但性质相反,而且其数量、质量和形态也是不尽相同的。由此可见,稳定的事物,其“支点”不一定就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心点”,其“支点”可能更靠近一端或更靠近另一端。
比如战争,敌我双方是“两个极端”,战场是“支点”,没有战场,不成为战争。敌我双方的人数、武器、人员素质、战略等等不一定相同,这就是“两个极端”不相同。战场可能更靠近敌方,也可能更靠近我方,不一定就在两方营地的中心位置。胜败是“两个极端”,胜败的定义不一定相同,一方以损员多少来定义,另一方可能以能否占领某高地来定义,不同的战略就有不同的胜败定义。战争是事物,胜败是“两个极端”,优势是“支点”。优势不存在,胜败无所谓;优势不稳定,胜败有反复;优势既明显,胜败成定局。一场战争,有胜有败,优势偏于我方,敌败我胜。反之亦然。
所举之例,不一定恰当,但是诸如此类的例子是很多的。
在实践运用“支点论”的时候,需要详细分析、了解和掌握事物“两个极端”的数量、质量、形态等情况,衡量比重,并准确地找出关键即“支点”。然后再设法调整“支点”,因势利导,使其适应于事物的有利发展。
“支点论”是我个人的观点,其概念大抵如此。其是否站得住脚,个人没有信心,只当茶余闲谈。因为世上的哲学家千千万万,对世界事物的研究典籍可谓汗牛充栋。我所谓的“支点论”,十分肤浅,不过是理论的参天大树上的一毫新芽。何足挂齿乎,自惭之极矣。
-全文完-
▷ 进入霞中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