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现在还没有到枫叶飘零的时候,有些凉意的初秋,在十五度的低温的陪同下,来到了北方的寂静小城。清晨漫步在略带凉意的晨羲中,潮湿而清冷。长期生活在喧嚣的城市,对秋天的感觉越来越淡漠了,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一场场秋雨过后的秋凉。这又一个秋凉告诉我,又快到盘点人生又一年的时候了。
坐在办公室里,再次翻看着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每次看它的时候,总有着不一样的感觉。也许是因年龄的变化,而产生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吧!文中的:“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个七尺男儿,在婉如心纤如云的女子般细腻的字里行间,写出了淡淡的落寞,无奈的伤感。让人真正的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与悲凉。在这细腻的文字中,让我有时候忘却了郁达夫是一个热血男儿。
望着窗外并不强烈的阳光,慵懒地挂在飘有一层淡云的天空上。忽然在半开着窗户的缝隙里,轻刮进一缕带着秋的意境的凉风来。这一缕凉风的吹拂,为我送来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感悟。是啊,境由心生。“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个空室,因我的存在而看到了自然界的神秘色彩。因我的触景生情,而有了不知我为何人的感叹了。以物观物,以我观物,会有着如此不同的内心感悟。
曾经漫步在秋高气爽的金黄季节,读了太多关于秋凉的诗词和文章。在秋凉的季节,与那些诗词和文章同行,思绪漫游在古老的诗词里,心扉停留在适时的文章中,身体行走在真实的秋凉季节里……这时的我,真是身心共同体会着秋凉,而这秋凉带给我的是不同的身心感受,那感受中,有诸多无奈和几许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远离了那“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懵懂少年时代。今天,在让自己再去用曾经年少不经事时的心情去感秋,真的没有昔时的心情和今日忙碌中的时间了。
秋雨一场场的迫近,虽有一缕雨后的阳光,却也遣不走那淡淡的阴霾送来的浸人肌肤的寒意。伫眸窗前,我真的感觉有点冷了。此刻,有冷的感觉的时候,谁会再为我披衣?凝望着远山包裹着的山色朦胧,伴着第一片落叶的随风飘摇,飘来了秋的清凉。看着那片飞舞着心绪而飘落的叶子,我的脑海里又忆起了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的一段话:“画家贝尔门的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小说中的这句话,在我每次看到落叶的时候,都会想起。同时,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那枚画上去的叶子,在我的心里,那枚叶子是永远不会掉下来的。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满眼都是金黄的底色。“满地黄花堆积”,影射着忙碌了多少个春秋的人们,又要开始收割自己的人生了。都说人过三十天过午,何况已是不惑之期。金秋中年,激情已化,曾经的美好梦想已经失色,旧日的远大理想也已容入了实际,一切都已云淡风轻。在人生的日积月累中,一点点积攒着自己人生的春华秋实,一页页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历史。
在这样的人生积累中,每天在面对的是喧嚣的城市,纷杂的人群。纷乱的喧嚣中,难得一份心的清静。一直渴望着在杂草丛生、碎石砂砾、藤蔓泥泞、苔藓地衣的乡间小路上清静的歇息,可以城市的高楼林立中,只能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桃花源记》那陶渊明的笔下去寻找了。遥远的桃花源已不复存在,也许,如今再到京城,也许还能觅到“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春去秋来,花落花开。轻吟着“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轻叹道:一叶飘零,知秋几许?风儿为谁吹过来,云儿为谁走,花自飘零水自流,天凉好个秋!
-全文完-
▷ 进入文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