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八十七回讲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现实问题,本人认为是全书里最反映现实的一章。话说三藏师徒弟四人到达了灵山脚下,来到了凤仙郡城外,看到村子荒凉,内心很是奇怪。到了一户人家里,听一个老头说此地已经三年不下雨了,虔诚的三藏说了句“阿弥陀佛”,人间的悲苦刺痛他的心。在城里郡守正在招募人求雨,一向胆大,敢把老天捅个窟窿的老孙当众叫嚣自己能求雨。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干旱和对郡守对子民的关爱的描述后,引出了一个有些荒诞的故事。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因为郡守推翻了供奉他的贡品桌子,没有让他解了馋,倒了他的胃口,他便勃然大怒,给了凤仙郡无辜百姓一个致命的惩罚:干旱。于是有了书中土地的荒凉,村庄的破败,这都是玉皇大帝的功劳。
这个故事看起来好象很虚幻,它却很深刻的反映了一些现实问题。在那个正襟危坐的玉皇大帝身上,我们隐约的看到了一些父母官的作风。他们高高在上,出进都是前呼后拥,他们的排场无法跟他们的身份相匹配,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县长、乡镇长架势却有点象一个国家的元首。他们的老百姓想见他们一面,跟他们反映一点问题简直比登天还要难。稍微再大一点的官,组织一大群乌合之众四处考察、调研,在考察、调研地方政府和一些政客的安排下,象征性的搞点慰问,通过“官家的媒体”向群众发出一个声音,不其实他们只是为了给自己增光才,说明他还是一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好官,积累点政治资本。他们总是喜欢在一些工程项目前指指点点,说一通废话。他们喜欢听汇报,于是民间的声音他们根本听不见,他们有眼睛但因为站得高,无法看到低矮木屋里的贫困和无奈,他们有耳朵但因为与群众划开了界限,无法听到真正的声音。
他们总是在自己的报告里白纸黑字、冠冕堂皇的写下: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服务难道就只是为了写在总结、报告里表功吗?他们进出都是豪华轿车,从不到基层,他们对百姓的生存现状和现实需要毫无了解,整日忙于事务,日理万机,一天到晚五六十个重要会议,七八十个重要接待,他们可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吗?一个领导五六个秘书,写材料,照顾生活,享受生活,他们不懂为人民群众服务这回事。
回到西游记的故事里,玉皇大帝因为郡守一点点的不敬而大发雷霆,给出了残忍的惩罚。在令人捧腹的同时,却也让人看到了一点:衣食无忧,什么都不缺,在奢华的环境里久了,人会变质的,官也会。他们不懂民间的疾苦,不能真正关心百姓。我们的有些官,官大,手里有钱有权,他的子孙后代可以长久的享受他的恩泽,什么也不缺少。即使他死后几十年,他的那些儿女依然可以打着他的招牌过日子。所以他们对农村、农民这些概念已经简单化了,所以在对待老百姓的时候便摆起他们的臭架子。开展什么工作或是什么“思想运动”、“文明运动”,而老百姓听不懂,改不过来,工作做不通的时候,他们就大声的喊出自己的名号“某某县某某领导”,以为这回他们怕了。难道威望是这样树立吗?
-全文完-
▷ 进入点苍飞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