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有一群人,有年轻的,有中年的,还有将近古稀的老人。他们不知是为了何缘由,喜欢在文学的世界里趟洋,看他们的精神,总是让人觉得这世界不能泯灭。
虽说知道有这么一群人在自己的身边,虽说有时我也涂抹几笔,但却从来无有往来,这到不是我有什么心理障碍,而是觉得,走在如今的社会里,交流总是给人的思维带来一种莫名其妙的羁拌。我总认为,要想守住自我,就必须守住心灵的空旷,不然的话,纷繁的世界占了心地,有时真会坏人心思。
中秋节就要到了,思念的情绪看起来没有昔日那么浓烈,也许是在这让人有些缺氧的世界里呆得太久了,心智已没有了灵性,感觉麻木了。不过秋的感觉却到是格外的让人生出许多幻想,
天高云淡的季节,是家乡收获的季节,也许是天成人意,家乡的那一帮文化人竟也有了收获的成果。有一天晚上,天很晴朗,虽说一轮明月还没有达到佳节时的那种让人心如水洗的境界,但是月的精灵却已留给了人们。花甲过了好些年的老王,送来了自己新近出版的一本诗集。书的装桢很平常,但厚厚的一本,看去还是付出了不少心血。
“总算印出来了。”老王带着几分感慨:“都四年多了,朋友们一直都在关心,再出不来,都有些对不起朋友了。”
书名叫《风尘吟》,不知为什么,我不大喜欢这个书名,听他,说,这还是家乡颇有文笔的人给建议起的。大概是觉得老王一生苍桑,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或是这诗集所写跨度太大,用别的书名很难概括。我知道,既能叫这样的名字,自然是有它的道理,只是我觉得风尘二字有不雅的味道,就是心里感觉不舒服。
“祝贺你啦。”心里虽有这种感觉,嘴上却没有说出来:“我今晚就拜读。”
“要提意见,诗的跨度四十多年,原想精选一部分,后来我觉得,不管那首诗,它总记录着一段历史,所以我就都录下了,好与不好还是让大家去评说。”
“我要好好学习,我对古体诗词可是杆面杖吹火呀。”我说这些可不是谦虚的话。这些年了,我虽偶读古体诗词,也只能是一知半解的欣赏。
老王走后,我就进了自己那无知书屋,靠窗而坐,东起的月亮刚好挂在眼前,在这样的景色中读书,想不美恐怕都不行了。
翻开带着墨香的《风尘吟》,读了几首吟史的诗,还别说,老王还真不容易,对历史上的人,历史上的事件,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还不乏真挚灼见,看来老王读史总算是读出了几分真谛。
老王的诗的确写得不错,虽说有一部分他也没有脱离开中庸的桎枯,把身边的朋友熟人一一都赞美了一番,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有我。老王的愿望是好的,但对人的评价不能都是好的。像我,本就是一个太不完全的人了,毛病很多,劣性不少,只是一颗有血有肉的心还没有毁灭罢了。
当然,我理解老王,知道他心中也有苦闷,花钱出书,对文人来说,已经就很不幸了,再让无知的人说三道四,那就好比给流血的心插上一把刀子,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
对付无知的人就得用无知的办法,也许老王是这么想的,也就是这么做的。
书读到深夜,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完全读懂它,但我从中读出了老王心中的梦,老王对人生的追求。
也许是读了《风尘吟》的缘故,也许是人对故乡的一种偏爱,我开始觉得故乡这一帮弄墨人很是不简单。
昨日,我拨通了二十年未曾见面的文友的电话,当我报上自己的姓名时,电话那头传来了满心欢喜的声音。她也已过了不惑之年,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整日在为生计而忙碌不息,但是让我惊讶的是她仍在笔耕不止,还自发地成立了一个文学社,自任主编,而且已出了几期刊物。
她住农村,二十年前在乡下搞新闻通迅员培训时认识她的,那时她的文笔就很好,不过我想过去这么些年了,文学也没有那些年头有引力了,再说故乡的农村,经济生活让人看了都不由心里发酸,她怎会再去坚持呢。
看来我是让社会熏黑了思维,用自己无聊的心境去度他人,想到这里自己还真是有些渐愧。读了这么些年的书,写了也算不少的文字,谁料竟会有今天的心态。
“在家没有太多的事情,无事时就写几笔。”她在电话里对我说:“人不能就这样完了,我知道自己在这条路上也许不会有作为,但今天走了心里就踏实。”
踏实!说的让我无地自容,让我真想遁入地下。
“把你们的作品送我几本,也好让我感受一下。”我不愿再让她说下去了。
“好,我明天就给你送来。”快人快语。
人看来是应该有梦的,能不能成为现实,那需要机缘。但有了梦,人生就有了一种欲望,一种动力,一种不想停下脚步念头。鲁迅说,在这个世界上本来是没有路的,但人走的多了,便就成了路。
今天我终于明白,鲁迅是说给有梦人听的。
-全文完-
▷ 进入心灵苦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