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祸莫大于谎(89)良药苦口

发表于-2006年08月28日 凌晨0:37评论-0条

古代的避祸手段除“自汗”外,还有诸如隐退、舍亲、愚子、武装反抗等很多种,但与“自汗”相比,隐退,不合人们为官入世心理,只有极少数人能做到;舍亲,即杀掉亲人中的一个或数个,一般人都难以下手;愚子,即不让子女读书做官,也不合人之常情;武装反抗,成本太高,风险太大。相比较之下,“自汗”的优点最大,一方面,既可以继续做官,另一方面又可避除帝王的猜忌之祸。因此不少国家重臣,在功成名就之后,都学起了保身之道中的“自汗术”。

要“自汗”,就要做坏事,或欺压百姓、或贪财,或贪色…。总之,要通过一系列非法之手段,以达到败坏自己声望之目的。

与大汉王朝的萧何相比,隋朝也有一个大臣叫梁睿。因为他威惠兼著,民夷悦服,声望甚高。隋文帝杨坚暗中忌之。他本人精明至极,早料到这一点,于是就辞官谢病在家,不与世人交往,还“大受金贿以自秽”。这时有人把他告到中央,杨坚见他如此贪财,能干什么大事?去了心病,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还去管他受不受贿。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象萧何、梁睿那样“自汗”之事史不绝书。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古代的政治是地道的独裁政治,而独裁政治的本质总是不断地弱化着帝王与其官员之间的信任度。同时也决定了独裁者和其下属官员以及亲属之间,只能拥有有限的信任,而充满无限的猜忌,他们之间很难建立起持久的或起码的信任关系。

柏杨曾经说过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中国专制体制下的帝王,是世界上危险感最大的人。对野心家的恐惧心理,助长了一种对中g**伤害最大的贪污罪行,贪污在中国数千年不能绝迹,而在大黑暗时代尤其无孔不入,原因之一就是帝王在有意培养它,当愤怒的人群控告某一有权人物贪污暴虐时,帝王往往暗自高兴,认为手握大权的人一旦把注意力用在贪污上,他就再不会有坐金銮殿那种野心了。”

王文元在《变与不变——中国历史之所命》一文中,对封建统治者容忍贪污的论述更为精辟:贪污是中国历史上永恒的“风景线”,原因就在于鼓励、刺激贪污的吏治是不变的。贪污是维持大一统中央集权的一种必要机制。对统治者来说,它的作用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让所有的官吏都有把柄可抓,促使服服帖帖,惟命是从;转移老百姓对最高统治者的怨恨,让老百姓都把怨恨撒在“贪官污吏”身上;让所有的官吏都死心塌地踏上最高统治者的战船,同舟共济。

现在看来,古代那些功臣为了保住身家性命,宁愿装“无耻”,亲手把自己多年拼打而得到的声望抹黑,实为万般无奈!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那些本来非常正直的高官,最后却以坑害百姓的手段,去搞臭自己,心中不知是何等滋味?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良药苦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