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悉老师去世的噩耗,我一下子定格在无限的悲痛之中。
是母亲告诉我的,当时我正在和几个同事聚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听到母亲颤巍巍的声音从手机中传来。
高举的酒杯无力地滑落到地板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响。
所有的人都惊讶地望着我凝固在脸上的悲伤的表情,房间里顷刻间沉寂无声。
我告诉他们,我的启蒙恩师刚刚去世,一个在我心目中和父母一样伟大的老人,刚刚闭上他的双眼。
我的同事都缓缓地举起酒杯,将酒轻轻地洒在桌上,以此祭奠我可亲可敬的启蒙恩师——徐玉华老师。
我不知道是怎样回到家里的。当我坐在书桌前仔细端详三年前恩师和我合影的照片时,浓浓的悲哀扑面而来,几乎将我击倒。我无法忘记久远的尘封的往事,老师的音容笑貌,如影像真实地再现在我的脑海,令我难以忘怀。
我和恩师相识是在三十多年以前,那时我还是一个懵懵顽童。由于我们家庭的出身不好,在那个狂热的荒唐年代,家庭出身可以决定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可以想象,我的童年是怎样在歧视和不公平中度过的。村里经常召开群众大会,而每逢此时,我们家的厄运就降临了。年迈的爷爷在几个近乎土匪的所谓的民兵的呵斥押送下,和村里有同样命运的五类分子,低着头站在会场前面挨批斗。我们几个幼小的兄弟姐妹,只好紧闭破旧的大门,蜷缩在冷冷的家中,忐忑不安地期盼着爷爷的归来。那时,村里善良的乡亲因怕受到牵连,都象躲瘟疫一样远远地避开我们。只有徐老师,会时不时地来到我们家,给我们一些宽慰的话。
“不会总是这样的,一切都会过去的,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
那时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认为徐老师和别人不一样,他是个好人。
1973年的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铺天盖地而来。洪水无情地淹没了我们的村庄,村子四周水汪汪一片。洪水过后,村里发放救济粮。当父亲战战兢兢去领救济粮而空手归来时,我们饥饿的家庭陷入极度恐慌之中。大人们呆坐在院里唉声叹气,我们几个小孩站在门口,用可怜巴巴的目光望着大街上背着粮食欢天喜地回家的人们。
这时,徐老师拎着一小袋高粱走了进来,拉着我父亲的手,悲愤地说:
“什么世道?你们也别难过。先吃着,再难也不会饿死人的。”
之后,用手摸了摸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
“好好学习,长大后一定要争口气,活出个人样来,让他们好好看看。”
当时的情景令我终身难忘,而老师的那句话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那么清晰。
老师多才多艺,不仅字写得好,语文课讲得好,而且还会绘画。特别是画老虎,在我们远近的村子里是出了名的。我上小学时,正赶上张铁生交白卷的那个知识贬值甚至不如一张白纸的荒唐年代。所以,父亲让我和徐老师学绘画。老师爽快地答应了,但是又告诉我父亲,书还得认真地读,说不定不久世道会变的。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从老师那里不仅学到了画虎的本领,而且还学到了许多知识,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可以说,徐老师是我真正的启蒙恩师,他对我和我不幸的家庭的关爱,温暖着我寒冷的童年,甚至可以说必定会影响我的一生。
1976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个多事之秋。这一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三位伟人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唐山大地震,地动山摇。之后,江青集团从中国政坛上跌落,而且摔的粉碎,三起三落的邓小平再次复出,中国政局出现了大动荡、大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狂热的中国开始清醒和冷静下来,我们这个苦难的国家出现了复苏的局面。
那段日子,徐老师经常拿着报纸和父亲揣摩时局的变化,我们全家也处于兴奋和期盼之中,陌生的笑声开始回荡在我们小院的上空。
老师告诉我们,世道真的要变了,我们的苦日子也快熬出头了。
那时,我正在读小学五年级。
在老师的辛勤教导下,我的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1981年,年仅十五岁的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重点高中,这在当时我们村是很了不起的。
我拿着通知书,跑到老师家。徐老师很高兴,把通知书看了半天,欢喜的表情洋溢在他的脸上,嘴里不停地说:
“好、好,到一中后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学习。”
“千万记住,一定要尊敬老师,和同学搞好关系。”
……
我坐在老师的面前,静静地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我们谈了好长时间,临走时,老师送我一个精致的笔记本,扉页上写有老师送我的一句格言:
人中学人,气生浩然之正气;
世中处世,心修无我乃高心。
参加工作后,我请了一位书法家把老师这句格言写成横幅,悬挂在我的书桌前,至今仍在激励着我,规范着我的人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年的高中寒窗生活一晃而过。1984年夏天,我考上了河北师大。之后的岁月如想象得一样顺利,尽管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的挫折,但想起老师和老师的话,便徒然增添起许多信心和勇气。实际上,老师已成为我人生道路上一座不灭的灯塔,时时指引着我,教导着我,陪伴着我去生活、工作。
老师的口碑很好,在乡亲们眼里,徐老师为人正直,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而且有文化,讲道理。无论谁家遇到不好解决的烦心事,都去找他询问,而老师也总是很热心地帮助别人。所以,村民对他特别敬重。徐老师做了一辈子的民办教师,一生清贫,微薄的工资难以养家糊口。前年春节回家过年,我给老师买了两瓶茅台和一些保健品去看他。老师说什么也不要,说自己穷酸一辈子了怎能喝这么好的酒呢,喝了也就浪费了。
我的心里很难过,望着老师日渐衰老的身影,一种酸楚的感觉涌上心头,眼睛也情不自禁地湿润起来。我执意让他把酒留下来,说这是学生的一片心意,您不收学生会很难过的。
老师让师母备了几个小菜,非要我陪他一起喝喝这瓶好酒。于是,我和老师便围着炉火,借着酒兴,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海阔天空地谈了起来。那天,老师很兴奋,也许是酒的原因,也许是有学生去看他心里高兴,他很激动。酒酣之时,老师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也感慨起来。他拿起好久没用过的毛笔,挥毫写下一幅对联,并且端详了半天。但见上面写的是:
伤心夜雨,蕉窗点半盏寒灯,替诸生改之乎者也;
回首秋风,冷院剩几株残菊,为举家谋柴米油盐。
我仔细地品味着其中蕴涵的酸甜苦辣,一种难以言状的思绪痛苦着我的灵魂。我不知道该对老师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能对老师说些什么,但我分明看到老师沧桑的脸上那无奈的表情。
老师说这也许是我们这个职业真实的写照吧。
临走时,我和恩师合影留念。但我万万没想到,那次见面成为我们师生最后的一别。
夜已经很深了,深秋的凉气袭进房间,院子里飒飒竹声回荡在寂静的夜空。我毫无睡意,悲伤充实着心胸。我想象着老师蹒跚的身影,但我始终不敢相信恩师已离我而去。
明天我准备回去,回去祭拜老师,送老师上路。
恩师,我可亲可敬的老师,您的学生已泣不成声,学生明天送您上路,您可要一路走好。
-全文完-
▷ 进入坐看云起云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