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话说悲悯柴草

发表于-2006年08月23日 下午4:22评论-1条

(一)

人有悲悯之心,大部分时候。

只有自身经历过痛楚才能够产生悲怜。这句话我也不反对。

但悲怜从出发点(立场)的角度来看,分两种。一种是局内人,以过来人,以自己痛楚的记忆来理解他人,群体,甚至于世界,进而悲怜。这主要是一种共鸣。可以说是横向的悲悯。另一种是局外人,则是纵向的慈悲,以觉悟的智慧的透彻的眼光来看那些未悟的无知的迷茫的人,进而产生悲悯。它的代表者是智者和佛。佛家有“众生皆苦”之说。前者则是一些阅历比较丰富而心怀怜悯之人。

两者比较而言,前者范围未免狭窄。自己个人所经历的痛楚毕竟有限,涵盖面也有限。而后者视野比较开阔,就拿佛家来说,它讲究一个“觉”字和“空”字。觉者,佛也。内觉无诸妄念,外觉不染六尘。是因如此,所以“愚者看似梦,智者唯见真”。傅大士曰:

名中无有义,义中无有名。

金刚喻真智,能被恶坚贞。

若到波罗岸,入理出迷情。

智人心自觉,愚者外求本。

《金刚经》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以此来度众生,即众生眼中的悯。有佛号:阿弥陀佛,我佛慈悲。从中可窥一二。悯众生而普渡众生,是为大慈大悲。 

托尔斯泰属于智者。

悲悯可贵,不在大小。

(二)

话说回来。悲悯受苦难的人也是在悲悯自己。那个人在你潜意识里可能是从前的你或现在的你或未来的你的化身。你通过别人(特殊的对象)这一媒介来悄悄达到同情自己的目的。有“我即众生,众生即我”的味道。千千万万个别人,是千万万万的你的分身。

令人怀疑,世界是由万万千千的镜子拼着,然后折射出万万千千个自己。或高贵或低贱,或慈悲或冷血,或热情或冷漠,或伟大或卑微。

悲悯无疑是好的,善的。它是人之本性吗?

相对于“人性本善”我更愿意相信“性本恶”。

善对于恶无疑是比较高级的,比如悲悯。按照老师的话是应该将其发扬光大的。以慰先祖之灵。

(三)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人越大,愿意平白无故帮助你的陌生人(我们称之为好人)越少。这是我个人感觉,也只代表我一个的遭遇是如此的。如果你乐观得想的话。但你可否扪心自问,当你看到一则山区扶贫捐款或某人重病急需医疗捐款的消息,你第一个念头是不是怀疑此消息的真实性,是不是要在确定有相当大的可信性之后才有可能会去捐钱。说实话,我是如此的。

这不能怪你,怪我,怪大家。这是现实是社会是人性给我们上的第一课。不是我们无同情心,冷血,出了问题,只是包了张膜。而且真实和虚假掺杂在一起。若是帮了人家心也算是欣慰了,可受骗上当就恼火不已。真假太难辨,苦痛挣扎太难受。我也想问到底是谁出了问题。让我们想做个好心人也难。这算不算是社会人性的逼迫性呢??

到街上,你看到有个人东西太多,提不动,你若主动热情上前帮忙,那人十有八九骂你神经病,要不就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你。不知你做何感想呢?是故做潇洒的一笑,还是下不为例呢?

这是现实,我明白;这是社会,我也明白。怎么无奈我倒不想说。我想我有点明白为何有些人会心发冷,失望,厌世,弃世了。

骗局,已使我目不忍视了,骂语,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好说的?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在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柴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芳草人家点评:

现实和社会会让人戴上自我保护的面具,这是一种无奈吧

文章评论共[1]个
阳光和麦地-评论

人往往无法超越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像局外人一样地骂骂这个社会, 用冷漠的眼光怀疑一切,在年轻人里是一种时尚。不过,像柴草这样的想起了佛经,读起了托翁的年轻人,或许能比别人早些从愤世嫉俗中觉悟
  【柴草 回复】:受教。问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怎样的思想意识就有怎样的社会存在。只是我们年轻人容易受误导,血气方刚罢。不过我们的确有许多的心态要转变,在站在不同的位置来看待生活社会。相信也有很多人在努力,在成长。
得阁下恒言,受益良多!以后请多指正!! [2006-9-3 7:33:22]at:2006年09月02日 晚上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