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我们终于呱呱坠地,于是,那些把我们带到世界来的人,我们的父母,以及那些把目光集中在我们身上的人,理所当然地策划我们的人生。无奈啊,郁闷啊,可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呐喊啊,高呼啊,做一些没有结果的事,没办法嘛,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做什么?
咦,也许还有一些事值得去做……首先,调整心理是必须的,没有“自由”,“姿态”还是要有的嘛。不然,人家也被管着,为啥却倍儿有面子?别傻傻地一个人发呆了,把心态调整过来,有觉得被父母左右思想的人,可以说,嘿,一年365天,包吃包住,还可透支日薪,年终还有奖金。嘻,其实就是一种态度,当然只是第一步。
然而,他们不会让我们白吃白住,当他们提出一些幼稚和对他们来说重要的问题,让我们去完成,(比如学习),干脆就认真点,混过去之后,就可以提一些过分一点的要求,如果满足了的话,我们就在一个小领域上取得了胜利。也要在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为自己早日取得自由做准备,要不然过惯了安逸的生活,就好像主管笼子的鸟,等到被放飞时,却还要苦苦哀求笼子的主人把自己关进去咧!”
以上是老公十四岁的儿子的一篇作文,题目是《成长是一种享受》。儿子的文字表达了三层涵义:首先,作为孩子,对于父母规划自己人生的无可奈何;其次,无可奈何之中,只好调整心态,接受父母的规划;最后,表明接受父母的规划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还得争取早日获得自由。文字很简单,意思表达得很清楚,成长并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渴望,渴望从被“规划”走向自由。从立意到思想的表达,应该说是一篇好文章,可不知怎么的,看了这篇作文,我的心里充满了一种深深的忧虑。
这种忧虑也许是来自我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职业的习惯。孩子在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对自由的渴望,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应该是一种主体意识的萌发的征兆,可以理解。让我感到忧虑却是隐藏在对自由渴望的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为谁而读书的问题。很显然,孩子并没有真正清楚他在为谁读书,他只是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完成了就可以跟父母交换一些他所认为的“自由”,是跟父母之间进行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游戏。呵呵,“愚蠢”的父母在心力交瘁地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而绞尽脑汁,“聪明”的孩子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真正让我忧虑的,还不是孩子身上所出现的不知道为谁而读书的个案问题,而是这个问题所具有的普遍性。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知道了问题所在,对他进行有意识地引导就可以纠正,而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却会带来一个灾难性的后果。我们常说,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他们要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就必须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好好学习。然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普遍存在不知道为谁而读书的问题,会有好好学习的动力吗?青少年不好好学习,民族还有希望吗?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或是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就会成为事实。
对孩子进行为谁而读书的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励志的教育。关于励志教育,自孔子开始平民教育以来就非常重视,只不过今天的教育者及家长,在进行教育时,往往喜欢一厢情愿地把一些崇高的、伟大的志向灌输给孩子,并不是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主观的愿望进行有目的引导。其实,在我的观念中,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只有被意识到了的并且主观需要时,激励行动的力量才是最大的、最持久的。所以,我比较主张对理性开始觉醒的孩子应心理需要的角度对他们进行自我激励教育。
进行自我激励教育,当然我们应该可以让孩子们看一些人物传记,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而最关键的,我个人认为,还是在于引导孩子去审视自己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需要与他目前的学习有什么关联。因为从行为心理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在发现自己的某种需要短缺时,就会竭尽全力地去追求它。现在中国的孩子,大都是独身子女,从小生活在父母为他们创造的优厚的物质条件下,已经习惯了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为他们的提供的物质生活。如此“被动”地接受和享受,尽管也得按父母的要求做一些他们不乐意的事,但他们很少有想改变自己生活状况的主观愿望,当然就更谈不上什么诸如为国家为民族怎么样的远大志向了。所以,适时引导孩子进行自我需要审视对于励志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不可否认,引导孩子进行心理需要审视,更多的是要与其成长和发展的方向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常常听说一些孩子吃三年咸菜可以以高分考上大学,而很多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却得出高价“上”大学。这也许与孩子的生存和发展的心理需要有关:家境不好的孩子,因为物质生活的匮乏而产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心理需要,所以上大学是必经之路;而家境好的孩子因感受不到这种匮乏,也就没有改变生活状态的需要,所以没有学习的动力。虽然我不主张对孩子进行“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肉体和精神折磨的教育,但是,却也相信古人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真诚的教诲和训导。励志,对于孩子,必须让他们真正意识到,一切努力都是在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得更好。
-全文完-
▷ 进入吹糠见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