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听到王蒙他老人家力挺郭敬明,说我们中国人呀,从古到今多有模仿他人的作品,模仿他人作品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对呀,还真以为是某些人为了出名而玩上了这一出游戏,人家是大家公认的天才少年,文抄公的帽子一扣上去,说不定会毁了一个优秀的文学天才。王老作为文化名宿发话了,自然大家就不好多说,为老不尊的人得小心着。
现在有一问题实在不明,几岁的人叫少年,少年的年龄段是怎样的?好象很多人用小来给郭遮盖,说什么一个少年郎做了一回不那么好的事,给个机会吧,就不要扇风点火。真的不明白,郭还是一个孩子吗?郭真的很小吗?
他从1983年来到这个阳世,怎么算小了,人满了十八岁该叫青年了吧?为什么他就是很特别的被人叫成是少年呢?天才少年作家这种溢美之词不知哪位骗子发明的。如果说一个天才,去偷人家的不知道脸红,而明明知道自己是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人,那又如何让人信服呢?
掩饰,掩饰,连王蒙都来包庇他,当然让他欣欣然。看看,明明是一个成年人,明明是几年前就是个青年的人,却偏偏要用少年这样的词来遮光,有用吗?我想请问,1983年的除了弱智还能说是小孩子吗?
写作是一个淘汰性非常大的行业,有很多人必然离开这一行业,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坚持下来。所以写作的多数就是青年,对青年的不法行为就得护住这短吗?不要以为七八年前的年龄就是他现在的年龄,二十多岁的人了还说成是少年真够丢人的。我是不喜欢说年龄的,可是非要卖小,看看有些八十年代人生的小孩都一米来高了,而他也算八十年代初的人,为什么大家还说他是个少年呢?
总是用小来挡住抄袭,也瞧见今日的文化界又有多少的文抄公,在还算年轻的时候就染上了抄的陋俗。一个偶像,竟是文抄公,过了那么长时间,对自己的抄袭行为连一句道歉都没有,这算什么。
爱是没有条件的,但爱上了一个文抄公总让人感觉有点别扭。谁知道写作最难的是什么?在我认为就是构思,一部好作品,要费去很多的时间去构思。构思,是把一些本不存在的通过自己的大脑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至于语言和文字对熟悉写作的人那并不难,难得就是设计一部好作品的框架,花的时间会多的多。所以写不是文学中最重要的,最要紧的是广博的阅历,构建那个文学的轮廓。写作的人会有体会,当一些东西想好了之后,下笔会很快,而在拿起笔边想边写,很多人会无所适从。
郭敬明是如何做的呢?他节省了脑筋,用一点语言来装修一下就说是拥有了知识产权的自己的作品。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去构思,不用阅历就可以写出什么来,把人是蒙了一回,那这又能长久吗?当然这可能就是他高产的神话吧!
还是不明白,1983年的人该不该算少年,那个天才少年作家也该摘下来,别丢尽八十年代写作者的脸了。什么偶像作家,拿虚伪和商人的吹嘘中红起来的一个人而己。有些人居心不良把他说成是八十年代的领军人物,一个文抄公有什么资格,揭开神话,原来只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或许吧,八十年代的领军人物只是这样的水平,让大龄一点的写作者们认为八十年代人写作不行,不愿意把八十年代人纳入正常的文学评价体系。说实话,在真正写作的八十年代人中他又真正算什么,只不过是功利文学的名片,只是更多倾心写作的人没有找着机会罢了。
其实在今天,八十年代人多不是小孩子了,也不要总是咬着商人给的奶嘴。连89年出生的人很快要成年了,再称作少年就有点不妥,而郭敬明还挂着天才少年的牌子,大概这是那些媒体为了羞他而说的,我想,老大的人了再卖小下去,也不是一件好事。
八十年代的多数写作者也当自勉,不要认为年轻就可以是抄袭的通行证。依靠自己,主动纳入文学正常的评价体系中去,也就是说应该和老作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以平等的心态来评价自身。
那些年长的人,也不要总是以小来牵就,其实相信实力的八十年代人就不怕你们在身边说三道四。何况八十年代人很快就有迈进三十岁,也算老大不小了,已经成了中国文学的主要势力。文学青年也该有一定的担当,也请告别抄袭吧,如果是模仿他人的作品,对一个有点写作能力的人那不是一件难事,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但对真正的写作者是不利的。
当然很多人对于文学是一种玩乐,有了闲暇才玩一玩,对于文学的侵权也无所谓,可是就不能为文学的良性偱环作一点点事情吗?原创作者的路给文抄公们堵死了,那又如何去谈文学的明天。支持原创,就是给真心的写作者更广阔的空间,我想面对抄袭,不应该找借口袒护。
-全文完-
▷ 进入黄东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