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王家大院回到太原,已是傍晚。
汾河公园两侧道路和楼群的华灯竞相争辉,水面上的巨龙戏珠造型也是霓虹流光溢彩,把河流映照得波光粼粼、令人眼花缭乱……
到了亲属们集聚的酒店,便有丰盛的仲秋节晚宴。我曾回来过三次,可最近一次也有19年了;席间或回想或聊起宗亲,变化不小有的已经作古;祖籍大寨也没有了亲近的族人,我遂打消了回老家的念头。由于我们来去匆忙,大家又多忙于生计,我也只好把这欢迎再加上辞别了。
有诗为证:《碎魂》――仲秋宴感怀
玉璧银河碎,
红尘赤子全。
金盘伸筷近,
绿酒换杯远。
(二)
第二天9月19日我和老伴坐车出游,往太原西南郊区20余公里就到了晋祠。由于我以前去过,老伴又不喜面食,便在广场小食摊让她挑了几样小吃,又捡了兜土产鲜枣,请个导游带她去参观晋祠,然后我和司机找个饭店,品尝了一通风味。
从晋祠出来再行十余公里,就盘上了海拔1700米的天龙山顶。该山原名方山,和龙山、悬瓮山组成了2·1万公顷的国家森林公园,还是晋祠|天龙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东魏时高欢建了避暑宫并开凿石窟,北齐时高洋建了天龙寺并续凿,延至唐朝李世民、武则天的驾幸而声名大振。
其后开始衰落,特别是民国战乱时,其雕像、壁画被大量盗卖和毁坏,现已查明流落海外至少150件,现遗存东峰12西峰13计25个洞窟,浮雕、藻井、画像等计1144尊(幅);天龙寺也被阎军火毁,解放后重新建殿塑像(仅残留几个力士像)。
有诗为证:《远怀》――题天龙山
转眺周山壁九天,
圈来宝地养皇仙。
乐极生厄烽烟落,
浴火重生度涅槃。
(三)
买了每人20元的门票,便跟着导游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游程。此地景点故事颇多,择要简介如下:
1·冯玉祥题词,中原大战败给蒋介石后,冯玉祥被阎锡山软禁于此时写的:“十九年十一月穷苦同胞之得救其路途为革命根基在知识吾生惟此二事冯玉祥”。除日期和署名为正楷外,其余为每四字一组的隶书,排列整齐、字体遒劲。正是:
势不在大,敢为则名;
言不在多,有志则灵。
不破羁绊,大道难行;
没有知识,大厦必倾。
铭刻忠心,青山有幸;
警醒后人,励志发蒙。
2·西峰大佛山的第9窟最大,因附建有四重檐歇山顶、高与山齐的木构阁楼,而称“漫山阁”,这绝壁琼楼的风铃叮咚送响十分壮观震憾,是在明代基础上重建、已成为天龙山的标志。游人可从北侧木梯上下登临近距离观摩这两层、开凿于晚唐至五代时期(公元890-979年)的石窟,上层释迦牟尼佛坐像高8米,容貌端庄凝重,衣纹流畅,脚蹬莲花;下层为高8·8米11面观音立像和文殊、普贤骑兽像,其华丽的服饰、丰满的体态为古代雕塑艺术中精美佳作;其它雕像也是各具特色技巧高超……
结合其它洞窟的观赏,可领略这四百多年间石窟及雕像的由小到大,由单面向三面的凸起,和形体的由清瘦向丰腴,以及雕像群的由简到繁,加上壁画向色彩缤纷的变化过渡。
有诗为证:《风语》――题漫山阁唐窟
登云造顶上高阁,
极乐西天下大佛。
善目慈眉不言语,
摇铃送响把经说。
3·蟠龙松,下到半山腰的天龙寺(清朝改称圣寿寺)门前,有棵两米多高半米多粗的奇特松树,其所有的树枝全都生长在个逆时针的平面上,如盘巨冠遮荫约二百平米,恰似虬龙盘旋蓄势急欲腾空飞去……据司机讲,这古松是由于地势和风旋的长期影响所致。
有诗为证:《龙志》――吟蟠龙松
忍爪屈身委逆风,
根深叶茂蓄华精。
修来苦海无边志,
佛土菩提荫众生。
(四)
匆匆赶回太原堂兄家吃饭,堂姐的大儿子又赶来探望送行;我们先到新华书店给小孩子买书,然后又去族兄家看望并告别……
忙到晚上坐上了太原-汉口的火车,第二天中午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倒车,晚上到了江西省南昌市火车站。正是:
山呼万里亲眷聚
水唤千丝故乡游
-全文完-
▷ 进入理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