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浅析“救救孩子”,杂谈“救救家长”
“救救孩子”,这四个字曾是那么令我触目动心,牵肠挂肚,对“救救孩子”的呼吁,总是积极相助呐喊。可是,见多了,反而让我一筹莫展。反思自己的助教思路与理念,确实存有定位偏向错误。
我在反思中问自己,人们为什么总在呼吁“救救孩子”,而不是积极提倡“教会孩子”?从“教会孩子”入手,提前让孩子们对不良行为有自身的免疫抗体,主动抵触来自社会各方的不良行为习惯的侵蚀,这防患于未然岂不是要比等孩子们患了“重症”时再呼吁相救更简便,更实在、更受益吗?这“教”与“救”,就好比一个人是选择生癌症前重视预防保健呢,还是在患上癌症到生命垂危时再找医生救治?很显然,先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比等孩子有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纠正发生困难时再花心思、费精力去呼吁社会给予救助,更利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具有防范意识的现实意义。
细心观察“救救孩子”的实质演变,不难发现,如今不少家长呼吁“救救孩子”,是为了逃避监护失职造成青少年社会问题的责任,找监护失职后为遮盖自己过失的事实和打骂孩子的种种借口……看着无力抗争辩解的孩子们,被迫接受强加在身上的种种责难,我真为孩子们叫冤,把责任推在孩子上身,不论公理,就是良知良心也不应如此!
其实,把“教教孩子”转换先“教会孩子”非是什么难事大事,只取决于家长的思想认识与家教观念而已。孩子出生如同一张白纸,如何画好他们的人生画,父母无疑是第一位执笔定位的画师。这画面上的不洁痕迹,是父母失职造成的,是不良行为习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形成的。作为孩子的首席监护人理应愧疚,理应承担不可推却的责任。我倒觉得要救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
前不久,我读到朋友写的一篇《救救网络陷阱中苦苦挣扎的孩子们》,深感庆幸有这样负责的老师,能关注其教学以外的学生社会问题。但是,对于总说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听话,拿别人家孩子如何优秀作比较,时不时张口就以“救救孩子”为话题的家长,尽管决不会有意要去伤害孩子,但实际已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污染了童心的快乐心源和花朵们的灿烂资源,这是毫无疑问的。
孩子们会一脸天真稚气地盯着“救救孩子”迷茫,为什么总在说救救我们呢?为什么要救我们?让谁来救我们?怎么救?揭开现实问题,无非就是人们所关注的青少年社会问题。沉迷网络,少年性滥,轻视生命,无心学习等,问题已严重到了向社会呼吁救助。救?如癌症病人癌细胞已扩散,吸毒的人已染上了毒瘾,严重到不救必亡的极点了。
网络和钱一样,身本是不存在对与错的,只存在需求方如何支配使用到位,如何发挥其更大的有效价值。孩子贪玩是天性,玩网络游戏也属正常,不正常的是家长不能认识孩子沉湎于网络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引导失误,这是不可忽视,必须认识的事实。孩子沉湎某一爱好都有个过程,在这过程中,能不能让网络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让孩子从中认识到自控自律将直接关系人生成败的重要性,让孩子提高自控自律能力,这就是家长的责任。如果家长持有积级负责的态度去对待网络,与孩子一同探讨网络的利弊,那么孩子沉迷网络的概率将会低得多。
少年性滥,很大一部份责任也是因为家长对性的认识理解存有偏见和误导所至。看到男女生在一起稍有些亲昵,听到孩子提到性或看到其在翻阅裸露图片,如大难来临似地紧张恐慌,什么少儿不宜啊,什么不良行为啊,不问清红皂白就对孩子责难打骂,强行阻止等过激措辞,在孩子纯洁的心灵上刻录犯罪感,却又不清楚其中之理。心理逆反和性知识的贫乏导致他们对性产生更好奇更向往。所谓的不良思想及少儿不宜等,是成年人在强j*孩子的思想,是把自己脑子里残留的不良思想意识,强加在孩子天真无暇的思想上。硬是把本应是人性最纯真美好的朦胧快感,扼杀在恐惧的犯罪感中,这对孩子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都将生产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实,那是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一个环节,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生理发育过程。我们是不是在孩子还未进入青春发育期,就应积极主动地把性教育明朗化、解剖化、责任化,应让孩子明白人体的每一部位都是美的,尤其是生殖器官,它将担负着历史发展的重要使命,是人体中美最值得骄傲,最神圣纯洁不可沾染的;让他们明白性是人生中最美最纯最该负责的事;让他们明白应该掌握自己成长的理性特征和责任,甚至于失事后应如何自救呢?这不能凭空理论说教,需要用身边的实际事例,需要语言技巧,点点滴滴地导引使他们有防范意识,使他们有自我保护的能力。中小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好奇心理,你越想违避、禁止的,其越想去探索尝试。孩子是活体,靠管能管多远多久?管得了人还能管得了其思想?所以说,强制孩子上网和封闭性教育,只能说是消极无能的表现。
家长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和灌输对象,你是我的儿子你得听我的,这样行吗?这样是不行的,因为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我们应把孩子当作是我们人生中的最大最重要的客户,我们的义务与责任就是把他抚养成人,这是人类历史赋予的责任,而非是孩子在索取。我们服务的产品不合格,无可怨言产品,惟可做的是用心去思索去摸索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发现有误不应顾及的面子,及时纠正。在面子与孩子相比,面子算得了什么呢?这个简单的道理,是儿子三年级作文中的一段话点通了我——我的理想就是快快长大,做一个能和儿子一起上学的爸爸。我会对我的儿子说:“小子,爸爸和你一起上学。我做错了你可以说,我不会打你骂你的,我错了我改。小子,你在学校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回家后我们先做完作业,再痛痛快快地玩,我不会在你玩的时候叫你扫兴的。”这看似小孩子家不着边际的话,细细想想,这又何不是孩子呐喊家长理解的心声?
对于孩子们的行为规范,应以学生守则和法律法规为框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的事,就不能强加限止,这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对孩子能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一大伏笔,能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不是别人,恰恰是我们自己,而验收我们责任就是我们的孩子!
孩子是无力自救的,能不能教会他们或救助他们只能是我们。由此可见,目前该呼吁拯救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需要拯救我们的意识理念与逻辑思维,已迫在眉睫。这也不是什么特难的事,只需要我们多用心去观察、留意、发现……,只需要我们放下家长臭架子,真诚地与孩子一同成长便可。
-全文完-
▷ 进入峻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