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了是谁说过,有梦,才有远方。
年幼的我,也曾一次又一次地幻想着远方,梦想所在的地方。父亲常常对我说,东北很闭塞,要我走出去。显然,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考出去。那时候的我很自信,是所有教过我的老师的骄傲。
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以后,我对学习产生一种莫名的厌烦。我经常在网吧里彻夜不归的玩,或是在晚上和一帮小混混四处游荡。昏黄的路灯下,还是可以看见若隐若现的星光。我知道,那时的我对未来依旧充满希望。我只不过是厌倦罢了。
有因必有果,我的高考分数刚刚过了重本线一点点。我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报了外地的一所法律院校,而那所学校那年的分数比往年都高。我二志愿被本地的一所石油院校录取了。我义无返顾地走进离家很近的一所高中复读,虽然录取我的学校已经是全国最好的石油院校之一。我只知道我不想在这里念书,至于为什么,我从来没有仔细想过。我现在依然可以记得当时父母的眼神,可能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知道他们早已原谅了我,他们支持我。我复读的那所高中很一般,那里的老师很歧视复读的学生,找我们麻烦。我选择在那里重新上一遍高三,很坚定。一年后的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给了我这样的勇气?
我想,一定是她。在我快要读完我第一个高三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同班的女孩子。然后我们就在一起了。她上了本地的另一所学校。她对我说,我等你。我全部的力量,或许就来自这三个字。那时,我们幻想着远方,幻想着未来会达到的地方。我以为我找到了全部的世界。那时的天空,真的很蓝很蓝。
半年以后,她杳无音信。我常常会做一些我实在不想再做的梦。我发现,任何一个背影,都让我以为是她。就在崩溃的边缘,我安慰自己,她一定会回来的。没有退路的我,努力地挺过了剩下的半年。高考之后,我终于又看到了蓝色的天。
当我再一次收到她的短信,她只说了几个字:对不起,你太小了。我一再地追问,却只是换来一个又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可能是我真的太小了,离开本来就不需要理由。我本来已经麻木的心,又一次疼了。拿到通知书的时候,同学们都那样开心。而我,显然没能获得他们的那种快乐。虽然我的通知书并不比他们逊色。我甚至陷入了一种绝望,对于明天,对于未来。
我想起了我的堂兄。我叫他大哥。由于爷爷和大伯的去世,我们有很多年没见面了。在所有童年的记忆里,大哥是个很出色的乖孩子,而我,不过是个耍小聪明的坏孩子。大哥也考了两次高考,第一次他报上海交大差了三分,第二年他上了天津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了本地的一家国有科研机构工作。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真的很诧异。那么优秀的人,他怎么不留在一个大城市呢。
碰巧,他昨天请我吃饭。他身边坐着一个女孩子。或许我没有资格这么说,因为在座的只有我最小。是大哥的女朋友。她在深圳读书放假回来。从我们的谈话中我渐渐了解,他们已经相恋八年。大哥复读那年,她站在他面前说,我等你。后来他去天津念书,她在哈工大的校园里给他发短信说,我等你。他回来参加工作了,她在深圳读研,给他打电话说,我一定回来。他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说,我等你。
可能是岁月磨去了激情,他们显得倒很平静。我很想知道,岁月留下的是什么,是平淡吗,或者,只是倾心的守候?八年他们并不在彼此的身边,可是他们依然在一起。大哥是个腼腆的人。还好她不是。她微笑着对我说,用不了多久,我大概就要叫她大嫂了。他们选择了开始的地方。外面不容易。他们说,在这里,一切会比较顺心。
我看着大哥握着未来大嫂的手,突然有一种感觉——释然。我们要的梦想,不一定非要在远方。我们的梦想,就在我们心里,在我们塌实的每一个脚印之中。而我们所要的爱情,只在未来的某一站地等待我们,并不用我们挖空心思去寻找。
-全文完-
▷ 进入余轻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