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西南散游32·五台山揽胜理闻

发表于-2006年08月10日 晚上9:18评论-1条

(一)

五台山是佛教文殊菩萨的道场,位列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相传东汉始建佛教寺院,还特别被唐、清两朝恩宠,经历代修葺扩建已成规模,鼎盛时寺庙过百处僧尼过万名,现存48处僧尼数百名。

曾驾幸过此的有北魏孝文帝、隋炀帝、宋太宗、元英宗、清圣祖、清高宗等,其中清圣祖五度朝礼次数最多;还因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喇嘛教的佛教道场,而受到西藏、青海、甘肃、内蒙、黑龙江等地少数民族的无比尊崇。

这里还产生过大批高僧名师,盛唐时已成了海外信徒留学听经的高等佛教学院,历数印度、日本、蒙古、朝鲜、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徒,都来朝圣求法巡礼,有的甚至在此修行终身。

五台山的自然景观有人概括如下:

东台(海拔2795米),因其东望明霞、如波似海,故称望海峰;

南台(2485米),细草杂花、灿若铺锦,称锦绣峰;

西台(2773米),月坠峰巅、宛如悬系,称挂月峰;

北台(3058米),云浮山腰、巅摩斗杓,称叶斗峰;

中台(2894米),石翠岩碧、岚霭浮空,称翠岩峰。

有诗为证:《浪淘沙|抟山怀古》――行吟五台山

山外更高山,

群庙云连。

真身不动五台抟。

慧眼八方空亦色,

白塔青天。

皇帝拜佛仙,

王灭法传。

请神容易送神难。

信步金秋行者圣,

向善齐贤。

(二)

9月17日我们起个大早,简单早餐后就开始了参观。由于昨晚已经购买了旅游区大门票,每个景点只需每位4元门票(菩萨顶5元)即可。按照我们的行程简介如下:

大塔院寺及毛泽东路居纪念馆,唐代为“大华严寺阁院”,经明代两次敕修敕建而成;藏有舍利的56·4米高的铜刹白体巨塔,周身遍挂252个铜铃,在朝辉中熠熠生辉、晨风里阵阵流响,雄镇寺庙群中而为五台山的标帜。

塔院东面是禅堂院原为僧人居住之地。1948年4月9日毛泽东、周思来、任弼时等,东渡黄河进军河北曾在此院下榻一晚,现在已经辟为毛主[xi]路居纪念馆了。

有诗为证:《大塔院寺及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白塔摇红日,

铜铃震黛峦。

英雄风气短,

神圣法途宽。

(三)

大显通寺(原大孚灵鹫寺),是五台山首刹、我国第二座佛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是整个地区汉传佛教的中心,该寺有三大奇观:

一是寺大殿大,寺院占地八公顷建筑四百多间,依山就势气势非凡;大雄宝殿占地670米,描金画彩富丽堂皇。

二是无量殿又称无梁殿,高20米、面宽28米、进深16米,外观是七间二层楼房,内里却见中间一大高、两边小低的三间穹顶砖窑,奇特的造型和精美的雕饰,彰显我国古代砖石建筑的高超艺术。

三是铜殿,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二层高8·3米、宽4·7米、进深4·5米,全部用铜十万斤;殿内正中有尊铜铸文殊坐狮像,四壁有万尊铜铸小佛像,其精巧瑰丽之美难于言表……

有诗为证:《大显通寺三殿赞》

无法无天起高堂,

有模有样铸辉煌,

大雄大宝显通圣,

美丽三绝菩萨光。

注:“无法无天”也指无梁殿和铜殿的空前创新。

(四)

大文殊院(菩萨顶),北魏孝文帝时(约公元5世纪末)始建,清朝以黄教怀柔蒙古、西藏的政策,改为喇嘛庙并敕覆琉璃瓦;清朝皇帝和蒙古王爷及西藏活佛等,都来参拜驻跸,从而成为黄庙统领达到鼎盛。因其在灵鹫峰顶地势崇高,更显得金碧辉煌冠盖群庙。

首先是皇家气氛足,御道、御匾、御碑等较多,主要是清朝皇帝留下的;

其次是得攀登108级的陡峭石阶,寓意踩完世上108种烦恼方能净心到达;

再就是可供千人饭食的大铜锅,灶房里的两口稍大的一个直径2·04米、深1·15米,据说法会时僧众聚餐够用,也用于赈灾供应斋饭。

有诗为证:《秀锈》――大文殊院感“御”

登峰造顶谒文殊,

烦恼踩完避御途。

满眼皆为皇帝秀,

空余巨釜锈尘糊。

(五)

金阁寺,海拔1900米是除了台顶外的最高寺庙,在台怀镇西南约15公里处。唐代

宗大历五年(770年),印度来的不空法师根据另一禅师“金阁浮空”的梦幻所造,皇家大力支持其“铸铜涂金为瓦”,以显胜境合乎圣名。

后来该寺几经劫难仅余遗址,现存的建筑及塑像等均为明、清及民国时复修和添制后的形制,其各种类塑像逾千为五台山寺庙之最。

铜佛为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所铸,高17·7米重80吨的千手(实有48臂)观音铜像,民国时有信徒将铜佛施以薄泥贴金,即成现在金佛。在国内次于西藏日喀则和河北正定的大铜佛像位列第三,是五台山最高大的佛像。

有诗为证:《真相》――咏金阁寺大佛

假梦成金阁,

真劫毁土林。

只须传圣法,

总会揽浮云。

(六)

龙泉寺,我们从金阁寺往台怀镇回走10公里,在山沟依坡而上即到。

该寺得名于东侧的山泉,传说文殊菩萨降服9条恶龙后,压在这9道山梁之下故而得名;还有因此地貌而叫九龙岗的。到小亭子里的源头去品尝,泉水清凉甘洌果然名不虚传。

该寺于宋代建明代修,清末至民国初年重建而显得较新。其影壁、牌坊、墓塔是三件艺术瑰宝。阔大的影壁像是五台山寺庙的示意图,三门四柱的牌坊更为精美壮丽,独特的墓塔则缩微了佛国梦境……总之全用汉白玉石雕造,是近代雕刻的稀世之作!

相望寺外不远西北山坡上有座令公塔,相传杨业战死后其子五郎收其遗骨葬此。

有诗为证:《泉源》――龙泉寺及令公塔感怀

凶龙俯首泉源安,

巧匠雕石鬼斧悬。

马革包尸遗野骨,

何如玉塔伴佛缘。

(七)

黛螺顶(大螺顶),因高山腰际耸起个小山形似大螺,顶上庙宇常有云雾缭绕、林木荫营常泛黛青,故而得名。又因和其它高处寺庙与白塔的呼应,又称“台内五峰”之一。

出了台怀镇东过了清水河,就踏上了台湾法师下山摔倒后募捐修建的大智路,全程共计1080个青石台阶;寓意“大智文殊”,登上踩尽则可烦恼顿消;至顶有高倍望远镜可租用,便览五台胜境风光无限……

该寺唐朝始建,明、清两代都有修缮。最有名的五文殊殿内供东台顶的聪明、西台顶的狮子吼、南台顶的智慧、北台顶的无垢、中台顶的孺童,传说如下:

乾隆屡次来五台山欲登台顶进香拜佛,皆被风雨所阻,便给黛螺顶的青云和尚出难题:“五年后我再来时,既要登台顶,还要拜五方文殊,你替我办这件事。”青云模仿五个台顶的五方丈文殊,合塑于黛螺顶的正殿(五文殊殿)。乾隆于五十一年(1786年)三月来此殿进香,朝拜五方文殊并亲笔题诗碑记。此后朝山僧侣如此即可代替朝谒五座台顶,省去许多路程麻烦;俗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但这叫小朝台,代替不了遍登五座台顶朝拜文殊菩萨的大朝台。

大智路上虽有些假僧人化缘,但寺内的“佛教艺术品展览”物美价廉。

有诗为证:《远志》――黛螺顶眺望抒怀

大智躬登上黛峦,

小谋是客好偷闲。

红尘羁绊难无限,

拜遍五台待哪年。

附:《乾隆御诗》 

峦炯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

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

窗间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

供养五台文殊像,阇黎凝未识真宗。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理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著名的五台山,
在你的笔下又游了一次。
周末愉快!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在你的笔下,又游了一次五台山。问候快乐!
  【理闻 回复】:多谢版主赏光鼓励!还望不吝赐教··· ··· [2006-8-11 7:57:06]at:2006年08月11日 清晨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