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兰花雅称香祖幽客空佳人,象征品德高尚。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十分酷爱兰花。有一回外出云游讲经之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而弟子们也深知禅师心意,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棵棵兰花憔悴不堪,狼藉遍地。
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题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祥。
他安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在肃然起敬之余,更是如醍醐灌顶,顿时大彻大悟……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看似平淡的偈语里,暗示了多少佛门玄机,又蕴含了多少人生智慧!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往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生活的;我们又何尝是为了生气争吵而聚在烟雨的呢……
近几天看到海子二与逝者如斯两位先生因为余秋雨大师而产生的的种种争执,本来各人欣赏和观察问题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产生不同的见解也是难免的,不然也就不会有诸子百家的诞生了。
实话说,个人就一直很欣赏敬佩余秋雨,虽然还没读过他一部完整的作品(早年有买过作品全集,不过是盗版,正版买不起),不知能否暂称为“伪余迷”。而近两届中央青歌赛之后对余大师的才华和其为人的坦诚直言更是钦佩。
后来再一想,即使个人偏爱,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得同一种声音啊。退步说,吾能生于今日还有幸识得几个大字,再才能拜读到余大师则属万幸了。当然这也并不代表所有人就非得喜欢余秋雨不可,正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自欣赏我的,他们则不喜欢他们的,至多各不相干。
两位先生原本亦无仇怨,烟雨又是以文会友的乐园,至于说文章观点不同原本也是文友们常有之事,大家多多交流就好,而若说牵扯到文章以外的事情,甚至于要大摆擂台,个人之见还是无必要了。
因为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来烟雨的!
汗,只顾说了,差点忘了,列位自余大师以下都是前辈,哪有俺一个小丫头说话的份儿呢!斗胆了!赶紧打住,不敢往下说了,怕真正的余迷们骂俺是哪一路,看的还都是盗版货,而非余迷们可能也要骂俺瞎掺和了。呵,也是,俺这是哪儿跟儿还没搞清呢,所以还是保命要紧,逃之夭夭也!
不过临走前还是要不怕死的再罗嗦一句:相逢一笑泯怨仇,也无雨来也无风!此之谓大丈夫是也!
-全文完-
▷ 进入瞎眼的傻丫头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