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荷花的联想真意

发表于-2006年08月09日 晚上7:24评论-0条

偶然一个机会,在一位博友的日志里,看到了一幅竞相开放的荷花照片。这位作者拍摄的角度极佳。那绿叶丛中,一枝荷花亭亭玉立,就像一位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含笑迎风。那水灵灵的模样,真让我恨不能上去轻轻地亲吻一下。那份感觉盈盈阵阵,沁人心脾。

荷花的轻摇曼舞,让我回到了少年时代。那时的我就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着浓厚兴趣。记得那年,读了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后,就想写一篇小散文,来吟咏荷花之美。当时,我的家就住在豫园附近,所以,放学后就会去那闻名于世的九曲桥,俯视那桥下那一朵朵荷花,紧紧地依偎着碧绿滚圆的荷叶,在轻柔的人工雨丝沐浴下,显得更加清秀,雅致,娇媚和抒怀了。清澈的河面上,微风吹来,水中的鲤雨戏耍地跳跃。那观赏的眼帘与沸腾的思潮友情地连接,是一份酣畅淋漓的享受。那晚回家后就提笔写下了《颂荷花》,被语文老师推荐到[中学生报]上。不过,当时的写作仅仅是为写景而写景,为咏物而咏物。根本就谈及不上去用思维将荷花的洁身自好,不染纤尘的品质提炼出来。

以后再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更不用说让我心旷神怡,对荷花的意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记忆犹新的是:“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朱自清的人格与对现实生活的抨击,在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里,情真意切地反馈了出来。回归周敦疫的《爱莲说》对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那“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曼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更是菁华之精髓啊!

荷花的习性,经过千百年的风吹雨打,仍然是一身洁身自好。今天,当我再写荷花时,我的家离豫园九曲桥的路程已很远,就是打的过去,也起码在一个半小时以上。一般来说,也只能在媒介上欣赏荷花了。于是就荷花的品质,想到了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人,他〈她〉们身败名裂前也同样具有着荷花的意志;但可惜得是一旦环境变了,地位变了,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质变。不仅仅是“淤泥而速染,就是清澈的纯净水也同样会让其想方设法地跳跃进淤泥之中。因为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习惯。所以,生存于大自然的荷花啊!荷花,你让我敬慕!而又有多少带着思维的“荷花”能真正地做到:“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呢?

本文已被编辑[简凌]于2006-8-9 20:26:55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真意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简凌
☆ 编辑点评 ☆
简凌点评:

学院派的味道重了点!

期待真正的美文!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