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旅途中的火车
驶在终点惟一的路上
有人守着钟表哀求
那随秒针步步流逝的生命稍加停留
忘却了,窗外明丽的原野
——题记
700年前的佛罗伦萨,但丁遇见了beatric,一袭白裙拂过了意大利的土地……
700年后的遥远东方,爱读《神曲》的我懵懵然半推半就进了学校的文学社,却遇到了一个不算美丽却很可人的女孩——她叫beaty。
……
那天天气真的很好,在武汉这座大城市里,空气少有的清新。当文学社社长在讲台上大谈如何作文的形式主义时,当莘莘学子如听新东方的课一般埋头做笔记时,几入昏睡状态的我突然眼前一亮,她也在读但丁。
等到一下午的“集中培训”在一堆报告后终于结束,我走过她身边时,不禁笑着告诉她,不要在布道声中看但丁,否则会糟蹋了但丁,也可能害了她自己。她莞尔一笑,这片城市里天空仿佛更加明净………
我很高兴地找到了再去文学社的理由,毕竟参加这许许多多的人构成的所谓的团体其实无害亦无益。常常做一些不大合大家口味的文章还自诩为文字游戏,亦从不把社长作文心得的几大原则牢记在心,于是,偶尔的随意之作只能孤单躺在我的活页夹里,直到那天被她抢了去:“一下午鬼鬼祟祟地写什么哪,让我瞧瞧,明天还你!”在她飘然而去的背影面前,我似乎根本没有想到要“反抗”。
倒是第二天她的表现让我措手不及,似乎从一个骄横的女孩变成一个懵懂的小姑娘。
“这是你写的吗?”我很庆幸她没用反问句式让我晕死过去。
“……逝去的最好不要相聚,才不致使心灵中的完美破碎支离。依旧在儿时的河边站着,水中泛起的再不是往日的涟漪。努力回想着曾经让彼此快乐的话题,才发现五月天里的孩子傻得可以……
“相见,别离,是苏州调里的两部曲。举起酒杯,透过淡红色的液体,看世界就不那么离奇。
“花儿像中世纪废弃的城堡,心灵像苏格兰草原上的风笛,飘飞在漫天的雨丝里。”
她读着读着,眼里似乎有泪滴,声音颤颤地让我明白了什么叫饮泣,而我这人向来见到女孩子哭就彻底没了主意……
好不容易才让我明白这并不全是我的错。她说她好想好喜欢那种“安静”,而她的父母则早已离异,多少个黎明在父母争吵的噩梦中醒来,却找不到熟悉的母亲的怀抱……
这时仿佛听到了但丁,“按照佛罗伦萨的礼仪,让你在我的肩头哭泣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我父亲,他只注重结果。他是很有才气的人——我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作家,有着完美主义者挑剔的眼光,不甘于与母亲平淡地过完余生……”
“母亲认为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她从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父亲不曾懂得。他只知道继续下去不会有梦想中完美的结局……”
我只有聆听,尽管但丁在地狱篇里说过,聆听他人的痛苦是一种罪过。而我除此以外别无选择。
那天天气很沉,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终于明白,在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城市里,童话像雨夜街面上反射的霓虹一般容易破碎。
她依旧是我的第一读者,告诉我多去体味现在,哪怕是追求理想过程中的美丽,少写一些宿命的结局,去骗取她的眼泪……
我满心高兴地怀着骗子的名声,看着她朗读我的文章的样子。
有时我会暗想这是不是幸福,期待着下次见面,抑或是下篇文章飘然到来……
我固守着我的主义,去给虚构中的人那些美丽,那些丑恶,那些相爱相憎,那些悲欢离合,在我的世界里给他们编织出不算完美却臻至生活的结局——因为结局又算什么呢?
我期待这日子一天天下去,春夏秋冬款款而来,花去花又开……
……
“我父亲要带我去加拿大,也许,不会回来了……”她忧郁的目光让人心碎。
我好想,好想大声说不,不要离开,我的故事还没有结局,他们只因为你而存在。没有你,天空会旋转,理想国会崩坍,还有我的世界……
可我仿佛参透了什么,佛家儒家道家统统不是,只为过去,因为过程,因为没有结局……
“你……走吧。”我说。
“为什么?”她大声哭喊着。“为什么不叫我留下,只要你说出口,我会留下来!”
“你……走吧!”我狠下心不去看她的泪眼,转身大步走开,为什么?为什么?今天的阳光那么刺目,让我看不清楚,为什么?为什么?有咸咸的液体流到嘴里。
我躲在最近一个街角,看着我的贝雅特里奇哭泣、伤心、离去,梧桐树叶随风撒满了一地……
没有结局,从来不需要什么结局……
人生就像旅途中的火车
驶在终点惟一的路上
有人守着钟表哀求
那随秒针步步流逝的生命稍加停留
忘却了,窗外明丽的原野。
我没有告诉她,我的诗还有下节:
待那终点站有汽笛拉响
我想告诉自己
我从不要求什么完美的结局
我向上帝感恩
让我拥有完美的过程
哪怕
没有结局……
-全文完-
▷ 进入秋的气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