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深蓝的夜空,风儿梳理着星光与月色的脉络。虽然静夜多表现为黑暗,但那黑暗只是静夜的外在掩饰,更有一种静夜的光明,需要一种灵性的感悟和不凡的尘缘,才能感知。厚厚的静夜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无法在夜的书卷中翻开。于是,听便是另一种阅读。于是,在静夜来临的时候,我便习惯了听夜。喜欢夜,尤以喜欢听夜,更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听夜。
动静本无常。夜,用“听”字,更能洞察这时这刻“夜”的静。当然只有这样的心态下,一个人才能感悟自己。静夜,无论是皓月与繁星高挂的晴朗之夜,还是风霜和雨雪低垂的阴郁之晚,夜都有着美妙声音,每种声音都各有特色,各具韵致。当我在静夜的星光下,打开心灵的感觉,静夜便将它博大精深美妙的内容,通过美妙的声音无私展露给我——喜欢听夜的人。
儿时有夜哭的习惯,在母亲哼唱“月儿明,风儿静”不解决问题的时候,母亲会在微笑中假带狰狞的面容说:“不要再哭,外面有鬼”。听到鬼来了,便屏住了呼吸。靠在母亲怀里,仔细听,真感觉儿时家中那牛皮纸做的窗帘外,果真有动静。开始,以为真的有鬼在兴风作浪。久而久之,不见鬼的真实面目,便逐日淡化了鬼的概念。可是,从那时起,便开始喜欢上静夜的动静。这动静,是夜的特殊语言。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在爷爷的帮助下,我看了老版的《聊斋志异》。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书中的《婴宁》、《画皮》的故事把我深深吸引;书中那寺院巍峨、古松参天、野花遍地、清幽寂静的景致,让我入迷;那些在月冷星稀的静夜所发出的狐女笑声、疯狂雨声、怒吼风声,仿佛都能在静夜里听见。有时候,自己便坐在窗台前,手把着《聊斋志异》,与爷爷一起,在书中的静夜里,去寻找并聆听蒲松龄老先生笔下故事和人物在夜里所发出的声音。
一直生活在城市的我,没有在乡村生活的体会。偶尔到乡村去领略田园风情的时候,居住在乡村寂静的夜晚,听过小河青蛙在夜里望月低吟;听过稻谷地里的虫儿在对星鸣唱;听过小桥流水那充满惆怅的渐渐远去时的歌唱……但这只是乡村静夜的一部分,远远不是乡村静夜优美的精华所在。如果用更多的时间,在乡村的夜里,静静的去倾听田园的心声,还会有更新的发现。
长大后,离开了家乡,更喜欢一个人在静夜中倾听夜的关于相思和思念的情怀。多少次在异乡的清辉月光下,独自静听那流畅激昂的京胡演奏《夜深沉》,向家乡凝望;多少次在异乡的静夜无眠里,用心倾听那抒情写意的合奏《春江花月夜》,向远离的亲人问候;多少次在异乡的无星无月的夜晚,含泪聆听幽幽绵绵的《汉宫秋月》,向那远离的情人,送去我远在异乡的无尽相思……
如今,用心听夜,更成了我静夜无眠时的享受。与儿时的无知和少时的懵懂相比,多了一些成熟,少了一些儿时的无知。虽然静夜无声,我却能听到谁家的孩子在调皮的哭闹,我也能听到谁家又在为琐事而争吵,更能听到“家和万事兴”给每个家庭带来的欢乐!静夜里的人间演出着一幕幕家庭的悲喜剧,静夜中的天堂也在演出着他们的悲欢离合。娇羞的月儿,轻唱着风含情水含笑,在向星星表明爱心,风儿轻拥着细雨在月光下呢喃,牛郎织女也在七夕的银河畔细述衷肠……
这人间与天堂的动与静的完美结合,让我在美妙的夜色中,听到了夜的动态与静态的心声。
动态的静夜有四季风的柔和与狂啸;有看似浑然无觉的轻霜在微寒中欢乐的演奏;有宛若跳动活跃的音符细雨在随风飞舞;有让你耳闻目睹的飞雪在羞答答的从天而降。静态的夜空,皓月繁星便是典雅淑女,两两相望,却默默无语,用神情传递着心声;无星无月则是端庄少妇,在静谧中倾听着静夜内心世界的无声轻吟。星夜也好,月夜也罢,听夜都是一种禅意的朦胧。
听者融入夜,与夜应和,与夜同歌。喜欢在这样的夜里静坐独行,聆听夜的脉动。今夜,我又打开了我的窗户,倾听这静夜里舒畅的声音。与明月清风一起,听夜的静谧,听夜的内蕴,听夜的向往……
-全文完-
▷ 进入文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