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来,煤气的价格竟疯狂地涨了起来,原本只三四十元一瓶的煤气,近日竟涨到了八十多元一瓶。面对煤气的天价,平时精打细算的妻子,终于耐不住了。那天在吃饭的时候,妻子提出:我们砌个灶台烧柴吧,老家有的是木柴。坐在一旁的母亲第一个支持。而我第一个反对:绝不能再过那些日子了。
然而妻子的提议勾起了我对以往那一段烟熏火燎的日子的回忆。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我,烧柴做饭是我人生的第一课。从七岁起,我每天下午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烧柴做饭。因为那时家里的灶台是用泥砖坯砌成的,烟囱也是几节破旧的瓦罐勉强合成的,并不是那么通风,烧起柴来时,整个厨房被柴烟笼罩,且极难点着火,而烧火的我常常被柴烟熏得连打咳嗽,眼泪直流,原本长得白净的脸也常常一边红一边黑。特别有时没法点着火时,我常常是急得直哭。这样烟熏火燎的日子一直伴随着我的小学阶段,直到我到十公里的镇中学读书后,弟弟才拿起了我的接力棒。因过惯了烟熏火燎的日子后,我发誓自己一定要跳出这“火坑”。于是便有了从小一年级到初中成绩总保持在班里的前几名的我。
经历了无数个夜晚的挑灯苦读,我终于考进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加入了吃“皇粮”队伍。因为品尝了烟熏火燎的日子的艰辛,至此在我到学校报到了后,第一件事便是拿了父亲给的二百元,到镇圩的商店买回了一套煤气炉具。至此,从我工作的第一天起,我使用的便是方便快捷的煤气,用煤气做饭、炒菜、烧水洗澡……常常高兴得手舞足蹈。更重要的是自己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彻彻底底地告别烟熏火燎的日子了。因此,这次妻子的建议时,我第一个反对,自己觉得绝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在我的极力反对下,妻子沉默了。一连几天也再没有提及过,而我总认为是自己的反对见效了。
一天下午,我下班回来。还没回到家门,远远看见我的家门口冒出了一股股的浓烟,此时,我脑海闪出的第一个可怕的念头就是儿子玩火点着了什么。于是疾走冲向家门。当我走进家后,发现浓烟是从厨房的天窗冒出来的,厨房门紧闭着。我用力推开厨房门,一阵浓烟扑面而来,熏得我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而此时只见妻子蓬头垢面,脸成了张包公脸,眼泪在脸上直流,一双纤细的小手正往一个用泥土烧制成的小灶台里加木柴。见了我,妻子想说话却被柴烟熏得连连咳嗽,连咳了好几下才定过神来对我说:“买了一个烧柴的 ‘家伙’回来了,煤气太贵啦。”此时,我又是生气又是好笑,本来想呵斥一番妻子,但看到妻子那一个乱蓬蓬的样子,我沉默了。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吃到了满是“火烟”味的饭菜,小儿子不断地说“饭菜难咽”。
此后的日子,一连几天下班回来。我都能“享受”烟熏的滋味,且常常把我熏得满眼泪水,几次我想向妻子发火阻止其继续烧柴做饭,但每次当我看到妻子在厨房里做饭蓬头垢面的样子,特别是想到妻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节省钱啊。想到此,我的怒火一下子烟消云散了,反而内心产生了一种怜悯之情。
为了改变这种日子,我们俩经商量在厨房窗户上里装了一个电风扇当作抽风机。想不到这真凑效。烧柴时冒出的烟全被风扇抽了出去。至此,全家人也不再为柴烟所困了。
俗话说:“老火靓汤。”每天妻子用柴火慢慢熬出来的肉汤,清甜可口,炒出来的菜香喷喷的,全家人无不拍手叫好。
烧柴持续了一个多月,居然节省了一瓶煤气。全家人更是高兴得不得了。而我当初作为一个顽固的反对者,此时不得不向妻子低头叫好了。
烧柴做饭既省钱,又可以烧出香喷喷的饭菜,更重要的是使我懂得了自己虽然告别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但农村勤俭节约的品格不能忘,更不能丢。
-全文完-
▷ 进入朱伏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