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午休的时候,去婆婆家送单位分的防署糖。婆婆见我来了,很高兴,便就放下手里正在洗着的衣服,和我聊起天来。
婆婆边为我切西瓜边说:她昨天上午去银行开工资,当时人很多。走在婆婆前面的一位年轻的女士,推开了银行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婆婆走进银行屋里后才松手。婆婆感激地向她道谢,这位女士说:“大娘,我母亲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在这种时候,也能有人为她开门。”听了婆婆所学的这些话,我的心里热热的。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法则——换位思考,在这位女士的身上,体现出来了。在回单位的途中中,我眼前一直浮现着这位女士为婆婆开门时的情景,她的举动让我从现实中的自然规则想到了网络中的烟雨红尘。
近日在烟雨红尘中,仔细的看了几篇关于会员与编辑交流的文章。薄云残雪的《有话想对会员说》、季锋的《编辑的苦水倒给谁听?》、峻毅的《编辑是人非神——烟雨读编交流之我见》、澪亂躌荹的《为什么编辑的文章能轻易被评为“推荐”?》等等。在这些文章中,会员讲述了写文章的不易,编辑说了做编辑的苦衷。同时,也给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烟雨红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这些发自作者内心的文字,无疑是会员与编辑之间的坦诚交流,对烟雨红尘的前景发展,也起着推进作用。仔细看这些文章,把我带到了自己在烟雨红尘中这一年半的时间里诸多感慨。
在我进入烟雨红尘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在这个展示各自心情和文字的文学平台上,有过心情文字抒发后的愉悦,也有过遭遇退稿时的沮丧;有过与朋友交流时的快乐,也有过红尘滚滚、聚散总有时的失落;有过欣赏美文时渐入佳境的享受,也有过审稿遇到不理解时的无奈……但无论是愉悦、沮丧、快乐、失落、享受还是无奈,在静下心来细思一会儿之后,就会又恢复到心静如水的平衡心态中。
近来,烟雨中会员对编辑的文章为什么总是轻意被“推荐”或者是“精华”?提出了许多意见。有许多会员就部分文章在跟帖时,也提出了异议。这样的交流,使“推荐”或“精华”的作者从中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也使作者在异议中找出自己文章的不足,从中吸取精华,使自己的文章逐步走向成熟。至于是否所有编辑的文章都是推荐和精华呢?也不全是。
编辑,他们最基本的底线都是会员。哪一位编辑也不是一来就做编辑的,也都是在做好会员的基础上,才做编辑的。编辑的文字也不一定都是完美无缺的,也有许多缺陷在里面。在这些编辑中,有许多都不是专业的写作人员,只是出自于自己对文学的酷爱,在文学之旅上,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探索,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心情和对某些事情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所以说,对于编辑的文学水平,高要求严标准是正确的,但也不能求全责备的。
对于会员来说,烟雨红尘给了大家一个展示自己文字的平台。风落梧桐、寂寞的阴天、yyzw2001、心灵苦渡、黄东添、朱树清等许多会员每天二、三篇稿件的发出,让人感觉到了文字的诱人魅力,也让人感受到了会员对文字的情有独衷,更让人感受到了会员对烟雨红尘的无尽爱意!不然的话,会员不会在这里发表这么多自己喜爱的文字的。
说推荐和精华文章,编辑的比会员的多,但是会员中的好作品也数不胜数。请看点滴人生、恋尘叶子的散文,张贤春、褦襶子的杂文、赵海量的小说,忧郁老人、梦中芙蓉的厚重文字,哪一篇不让人深思,哪一篇不耐人寻味。也都是精华不断,推荐篇篇。他们的写作水平,比编辑只在以上不在以下。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会员会问:为什么这些写文章好的会员没有做编辑呢?原因是工作太忙,没有充足的上网时间。
做编辑不只是自己要定时的写些文章,更主要的是要为烟雨中的七万六千多名会员服务。审稿,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没有充足的上网时间,不能保证正常的审阅稿件,会影响会员文章的发表时间的。从会员走过来的我,在当初发稿时,希望快一点看到自己的文字是退稿还是通过的消息,所以会在发稿后,焦急的等待短信的回复。当看到了自己的文字被通过的短信,才感觉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那种等待的心情,我想每个会员都是一样的。
想对会员说的是,有些会员在发稿的时候,有一种着急的心里,在稿件没有修改好后,就发了出来,这样,就会有些缺点和毛病。再有许多会员的稿件存在的是文章扩展不开,标点符号的使不正确和排版混乱的情况。排版问题可以在“文章投稿”栏里,直接击“段前自动空格”和“自动段落”,系统就会直接处理好的,很简单。有的会员的文章,只有几句话,中心思想不明确,这样的文章就很容易退稿的。实际退稿倒没什么,但对于新会员来说,会影响到会员的写作积极性。所以,会员发稿时一定要慎重。
会员对编辑有意见是正常的,做为编辑应该正确对待所有会员提出的任何意见和建议,正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说的“换位思考”一样。会员写文章不容易,是在用心去写。编辑审文章也不容易,是在用心去审。有一点不可否认,所有的编辑都是从会员的时候过来的,所以,很理解会员的心理。但不一定所有的会员都能理解编辑,认为编辑如何如何?实际想象与事实是有一定差距的。会员的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没有亲自经历过,是没有体会的。正如樱花渡月在《潮打烟雨寂寞回》中所写的:“我曾经也当过一段时间的编辑,遇到写手的骂或难听的话,也时有发生。”所以说,还是理解万岁吧!
做为编辑,我曾经和一位编辑聊天的时候说:编辑就应该是泔水缸,对会员的所有意见和倾诉都在毫无选择的装进去。不管正确与否,有则改之,无则加免。这是我的个人想法,但不能强加给所有的编辑。在烟雨红尘中的所有会员中,包括编辑,年龄最小的,据我所知有14岁的,年龄最大的有50出头的,这个年龄差是有一定代沟的。在烟雨这个大家庭里,尤其是编辑中,做为年长者,对于会员的不理解,甚至有些恶语伤人的,我可以理解会员。但,在编辑中也有刚参加高考的孩子,也有刚上大一、大二的学生,难道这些编辑不也需要会员的理解吗?
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网海茫茫的网络里,“换位思考”应该是基本的道德教谕。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着大意相同的话。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证明: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
我是一个唯物者,不相信传说中的鬼神,也不相信冥冥中的上帝,但我坚信自然中的一切法则。“换位思考”,就应该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法则。“换位思考”,对于所有人来讲就是要“将心比心”,多想想“如果我是对方”,都能“换位思考”,从我做起,那么,一切不愉快就会烟消云散了。
说了这么多,只想说的是,在会员和编辑中,彼此做到“换位思考”,彼此能开心就好。会员与编辑一起互动起来,烟雨红尘的明天会更上一层楼的。
-全文完-
▷ 进入文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