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人不可貌相清含紫烟

发表于-2006年07月25日 下午5:54评论-3条

遇到“捡破烂”的是在一个极平常的夏日。

下午5点,我拿一瓶矿泉水,捧几本书,走出家门。习惯在周日下午独坐在怡人公园的长椅上看书,一直看到日落西山。喜欢这个公园,一来离家近,二来安静。来这的多半退休的老人,大多是为修身养性而来的,因此他们很少大声喧哗。我来这将近一年了,还不曾有人打扰过。在嘈杂的人世间,能够独享这份清静,实属不易了。

到了公园,像往常一样,径直走到长椅坐下,把书放到一边,喝口水,再环顾一下四周的环境。左边有几个人在一起闲聊,右边几个老年人在那里练太极拳,一招一式缓慢而平和,虽然我不会练,但每次来了只要看上一小会,心竟也平静了许多。接下来便是看书了,我将《鲁迅小说集》捧在手中细读。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看鲁迅的文章,但仍觉得好多地方不理解。

当读到《伤逝》时,水也快喝完了。累了,放下书,揉揉干涩的眼睛,将最后一口水喝完,正当我欲起身把空瓶扔进垃圾箱时,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把那个瓶子给我吧。”我没想到后面会有人,他一句话吓的我直拍胸口,连说“吓死我了。”我转过身看到的一个极清瘦的老人,正冲着我笑,眼中带着一丝歉意。衣服有点脏,驼背,离近了看像是一个小锅盖扣在身上。脸上颧骨高耸,额头上的皱纹深浅不一,像是一条条不规范的沟壑。又看见他左手拿着一个长杆小耙子,哦,原来是个捡破烂的。右手提着一个鼓囊囊的麻袋,我猜想里面应该是辛苦大半天的“劳动成果”吧。“把那个瓶子给我吧。”那个声音又响起了。我这才回过神来,红着脸说,“不好意思,给…给。”见过捡破烂的不少,可第一次见像他这样有涵养的。

当递给他瓶子时,我惊奇的发现他的目光并不在瓶子上,而在书上。这时我看到他原本浑浊的眼睛竟闪着光亮。在此之前,我并未想到他是认识字的,当他看到我那本鲁迅文集时,用一种师长的语气,语重心长对我说,“多看看鲁迅的小说不错。”我应了一声。随后他感叹道,“唉,现在的好多年轻人都不爱看了。”从他的神情和语气上,我猜想他以前不是老师就是爱好文学的知识分子。可他为什么捡破烂呢?这令我大惑不解。“嗯,您以前是老师吧。”我笑着问他。“唉,我这种水平要当老师岂不是误人子弟?”他笑着反问。然后放下手中的东西,看了看我的衣服,又低头看看自己,羞赧的笑了笑,随即坐到离我有半米远的长椅上。坐定后,他说:“鲁迅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鲁迅先生的杂文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枪,充满了唯物辨证的精神……。”他介绍鲁迅时的神情,使我觉得他更像老师了,而且并不比我老师讲的差。他的身份令我更加迷惑了。

就这样,我们一老一少,从鲁迅的杂文聊到散文,聊的是兴高采烈。我看到他额上的皱纹渐渐舒展了,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岁。我把不理解的地方说给他听,他一一作出解答。聊到酣处,他由衷地说,“唉,好久没说这么多话了。”

当聊到小说时,我把手中的书递给他,示意让他看看。他高兴的连说“好,好。”随即神情变得庄重起来,可当他的手刚触及书角时,手却像触电似的又缩了回去。“呵,不看了,不看了。”他笑着摇了摇头,像是想起了什么。“为什么?”他的举动再一次令我疑惑。“我…手脏。”他说这话时,我看到他脸上的皱纹好像更深了。一时间我只感鼻子一阵发酸。“没事,真的。”在我再三劝说之下,他犹豫了,双手在衣服上蹭了又蹭,可等他摊开双手低头一看仍是脏的。“唉!”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摇了摇头。最终还是没拿那本书。

他不看书这并不妨碍我们谈小说。从《阿q正传》中的阿q到《祝福》中的阿庆嫂。当说到阿庆嫂时,我突然想起来了问题。“您有几个孩子?”此话一出,我立即后悔了,因为我看到老人的脸色由红变白,笑容僵在脸上,眼神也变黯淡了。“您…您觉得孔乙已的形象塑造的怎样?”我赶紧岔开话题。他沉默了一会,说道,“鲁迅先生用精练的文字刻画了孔乙己的形象和性格,深深的发掘了这个苦难的灵魂,……。”看到他渐渐恢复了先前的状态,我暗自松了口气。关于文章中的很多问题在他的解说之下,我是明白了,可这是有这怎样背景的老人?我是越来越迷惑了。

和他的聊天结束是在谈鲁迅的《伤逝》。当我提及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时,这次,他没有发表任何感想。只是缓缓的站起身来,目光迷离地望着远方,幽幽地念了一句子君对涓生说过的话,“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看他的样子,或许是有人对他说过这句话,亦或许是他对别人说过这句话。我隐约的感觉到他可能有过一段不平凡的爱情经历。正当我思考时,他已经拿起他的“劳动成果·”距我已有两米之遥了。

随后我站起来,仰望苍穹,此时已是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我看到风吹起他的银发,夕阳映着他的背影,步履看起来更加蹒跚,背脊更弯了。我目送他的背影远去,看着他一步一步走出我的视线……。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清含紫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季锋 | 荐/季锋推荐:
☆ 编辑点评 ☆
季锋点评:

小说结束的有些蹊跷
有许多关键的点似没交代
仅仅从认识字并读鲁迅来说,说服力是不够的。
其实更应该写出那人的曾经的真实身份与遭遇。

文章评论共[3]个
曼倩-评论

人与人的相遇是一种缘份,也许作者也不知道老人的真实身份和遭遇,我觉得就这样结束很好,至少给了读者一个想像的空间。
  【季锋 回复】:这或许正是此文矛盾的地方
既要还原真实,又有使内容有声有色,
而两者不能全顾,就只能取其一了。 [2006-7-25 18:45:30]
  【曼倩 回复】:是的,在自己无法不知道真相的时候,只能这样处理。不过也许作者是故意要这样的效果也未尝不可。也许是我班门弄斧,见谅! [2006-7-25 18:53:54]
  【季锋 回复】:如是故事,我倒觉得完全不必。这样给人一种断弦的感觉,很不好。 [2006-7-25 19:04:47]
  【清含紫烟 回复】:问好,二位!
作为本文的作者,我认为故事的结局给读者留想像空间这本身并无不妥,但我写结尾确实也太仓促了,应该再写细致!
再次谢谢曼倩、季锋!
季锋麻烦你把那阿庆嫂改成祥林嫂,要尽快哪,呵呵! [2006-7-26 8:07:53]at:2006年07月25日 下午6:41

Xukd心言-评论

"《祝福》中的阿庆嫂"应该是祥林嫂。
挑刺了!
  【清含紫烟 回复】:就是,应是祥林嫂!谢谢谢谢!哎,我真是粗心了! [2006-7-26 7:52:33]at:2006年07月25日 晚上8:25

思绪如潮-评论

加强精炼和深度。第2段:如往常一样,坐在公园内那熟悉的长椅上,轻轻的放下书,习惯性的喝了口水。环顾四周,左边几个闲聊人的欢悦气氛与右边练太极拳老年人们平和缓慢成了明显反差,相比起来我更喜欢太极拳的轻柔刚劲,他能让我的心境很快平静下来。手中的《鲁迅小说集》是我这段时间以来的一直读本,主要是因为很多地方还不能领悟和理解。(个人理解。你有你独特的表达方式)at:2006年10月21日 凌晨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