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西南散游26·塔尔寺理闻

发表于-2006年07月21日 晚上10:15评论-1条

(一)

9月11日下午到了西宁火车站。

找了旅店又找个饭店用餐,随便打听些旅游情况。

晚上回到旅店却没有洗澡热水,服务员以“修理锅炉”为由耍赖,还鼓动几个人来围哄。我只好和他们理论一番,最后以找来老板送我去浴池洗了澡而结束争执。

第二天断续的细雨中起个大早直奔市中心,找了两个车站都不对――改了地点或车次;

赶忙找到不起眼的小西门汽车站,坐上去湟中县鲁沙尔镇的汽车西行26公里,又步行1公里才如愿。

穿过山门紧闭的前广场,从东偏门进入了塔尔寺。

买了涨价5元的门票一打听,1位导游费最低60元不二价――比门票还贵25元;天凉尿频也是另收每次5角,虽生财有道可也令人不快。有诗为证:

茫茫细雨茫茫人,

点点飘落点点心。

千千苦旅千千赴,

渺渺难托渺渺魂。

(二)

相传藏传佛教“善规派”(俗称“黄教”音译为“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1357-1419),诞生时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自然显出尊狮子吼佛像(释迹牟尼神像的一种),即“衮木”(十万身像)。宗喀巴去西藏学法6年时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急,让人捎去束白发和信要他回家一晤。宗喀巴为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一幅,并回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指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1379年(明洪武12年)香萨阿切在众信徒的支持下建“莲聚塔”,1560年(明嘉靖39年)禅师仁软宗哲坚赞于塔侧建个小寺,1577年(明万历5年)又在此基础上建弥勒殿。由于是先有塔斯社尔后有寺故名塔尔寺,藏语为“衮本贤巴林”即十万狮子吼佛像弥勒洲。有诗为证:

〔如梦令〕爱源

血脉融合大地,

胎藏菩提慈育。

赤子悟神佛,

久远高原雪域。

雄起、雄起,

圣爱开元天际。

注:“胎藏”是梵语“大悲”之意,佛教有“生死轮回、大慈大悲”之说。

(三)

该寺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由37座落9300间45万平方米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汉藏艺术相结合而组成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错落遍布在莲花山西南坳中。

大门内寺前广场西侧是八宝如意塔。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的八大功德,而于1776年建造的;其造型大同小异,每个高6·4米、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青砖底座白灰面塔身,腰部装饰有经文,南面有个藏有梵文的佛龛。 

寺院里已开放9处景点,每处均须门岗验票方可参观。寺内不许拍照。

大金瓦殿藏语“赛尔顿庆莫”(金瓦的意思)――位于全寺正中。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庄严雄伟光彩夺目。于公元1560年初建。公元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改为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后来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云头、滴水莲瓣;飞脊装有宝塔及一对“火焰掌”;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底层为硫璃砖墙壁二层是边麻墙藏窗,突出金色梵文宝镜,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殿内高悬乾隆皇帝御题“梵教法幢”的金匾。殿内宗喀巴诞生的地方矗立着12·5米高的镀金大银塔,镶嵌上各种珠宝裹以数十层白色哈达;塔上龛内塑有宗喀巴像,塔前陈放有各式酥油灯盏和银鼓号角、玉炉金幢。梁枋上布满了帷、幡、绣佛、围帐,天花藻井缠绕着层层哈达。我俯身抚摸着塔座上的一颗大如鸡蛋的翡翠:这就是一座琳琅满目的珍宝仓库啊! 

大经堂是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其面积近2千平方米168根大柱为寺中规模最大。初建于1606年(明朝万历34年)。内部陈设富丽堂皇,饰有黄、红、绿、蓝、白五色缤纷的幡、帏;还有珍贵的大型堆绣挂佛、刺绣佛;梁檐和各式天花藻井上绘有藏式风格细腻生动的图案花纹彩画;殿内大柱都由龙凤彩云的藏毯包裹。千多平方米的屋顶面上金碧辉煌,按照宗教法制和西藏传统艺术,装有铜制镏金的金鹿法轮、金幢、宝瓶、宝塔、宝伞和倒钟等,把单调的草泥平顶装扮得既绚丽多彩又威严大方。大堂内设有佛团垫,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座诵经;从座位排列和遗留的法衣等上看,喇嘛们也是分别若干等级的。

吉祥宫藏语大拉让(又称扎西康沙),建于1650年(清顺治7年),是一座四柱三进院落藏式建筑的府邸,历史上第三、四、五、七、十三、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六、九、十世班禅大师曾在这里驻锡过,也是历任法台安歇的寝宫。1777年(清乾隆42年)乾隆皇帝派人为此宫修建了宫墙、华门牌坊等,并赐名“永慧宫”。顺着依山阶梯坡道|护墙平道往返攀登数折,可在每折平道处观赏;进入西山半腰高处在宫楼上远眺,塔尔寺全景尽收眼底。有诗为证:

莲花吐蕊蕴芳香,

湟水滋流育丽皇。

母善儿孝神有种,

山青土秀圣发祥。

英雄岂闭今生慧,

赤子惟开后世盲。

银裹金包珍宝秀,

光辉塔荫雪原昌。

(四)

与上述建筑艺术相辉映的壁画、堆绣(唐卡)和油塑(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其中尤以酥油花最为有名。它们各以其技艺的精湛,手法的独特,外观的优美与风格的罕见而闻名于世。现简介其特别之处如下:

一是僧侣才华。相传唐文成公主与土蕃王松赞干布结亲时,曾从长安带去一尊佛像在拉萨大昭寺内。严寒的冬季无鲜花献佛,信徒们为了表示敬意就用酥油制成花供奉;后于1594年传到了塔尔寺,经该寺艺僧苦心钻研使其创新发展。堆绣则更是艺僧们在女工刺绣技艺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产所进行的推陈出新。

二是选料特别。例如酥油花是选用晶莹洁白、松软细腻的酥油塑制;堆绣有棉花和羊毛作为不同用途的填充物;壁画又大多先画在布幔上;特别是多用天然矿物质颜料,具有色泽鲜艳、经久不变的特点和特别的调制用法。

三是技艺融合。例如堆绣也是立体唐卡;壁画里有墙面装饰类唐卡;油塑中有像木偶能活动的人物。

四是技艺独特。例如装饰唐卡的布幔处理像油画,但是还有镶嵌在墙壁的技艺,而且往往由于画幅巨大彰显殊难;油塑也是将观赏便利和防止溶流二者结合,开创出向下倾斜式的结构布局技艺。

五是功能强大。由于其宗教色彩浓厚、艺术水准高超,油塑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堆绣是每年两次晒大佛法会,都能吸引四面八方的信徒和游客,前来领教这些艺术圣品的震憾魔力······有诗为证:

技压女工艺过天,

事佛男子献奇观。

三绝演尽天人法,

一品神华一美缘。

(五)

该寺还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等四大学院,研习佛学、语言、天文、历史、医药、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各方面的知识,1827年(清道光7年)创建了印经院,还收藏着多达万件的珍贵文物和浩如烟海的古籍藏书。

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分别举行4次全寺性的大型法会(四大观经),此外还有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圆寂的“燃灯五供节”和年终的送瘟神活动,鼎盛时期有3600僧众,常年吸引着不少香客游人。

半天的走马观花结束了向往已久的名胜观赏。有诗为证:

红尘喧闹苦,

远遁付蹉跎。

细雨天连地,

粗心面向佛。

观奇新景少,

揽胜旧名多。

古寺铅华洗,

金风浮躁脱。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6-7-22 5:17:44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理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在你的笔下,
领略了塔尔寺的风采。

文章评论共[1]个
理闻-评论

多谢版主赏光鼓励,还望不吝赐教啊··· ···at:2006年07月24日 早上9:22